又是五年。
揽月峰的葡萄藤已爬满了竹架,夏日里投下浓密的绿荫。林默坐在藤下的石凳上,看着两个孩子在院中追逐嬉闹。男孩叫林念锋,眉眼像他,握着一把小木剑,嘴里喊着“裂空斩”;女孩叫苏星禾,性子随苏清月,正举着一个小小的星盘,认真地对着天空比划。
“慢些跑,别摔着。”苏清月端着一盘切好的灵果走出屋,额角带着薄汗。她如今已很少亲自巡查节点,更多时候是指导弟子们推演星轨,眉宇间添了几分从容,却依旧不改当年的细致——果盘里的灵果被切成均匀的小块,还摆成了星图的形状。
林念锋跑过来,小手抓着灵果往嘴里塞,木剑随手放在石桌上,正好压到林默摊开的玉简。那是新修订的《空间节点维护要诀》,上面有他与苏清月这些年的心得,准备下个月传给各宗的新晋执事。
“爹,你看我练的裂空斩!”林念锋咽下灵果,捡起木剑,有模有样地劈出一剑。木剑带起的风拂过葡萄藤,落下几片叶子。
林默笑着揉了揉他的头:“力道够了,但手腕要松些,你娘说过,刚柔并济才是好剑招。”
苏星禾也凑过来,举着星盘给苏清月看:“娘,你看我找到北斗星了!是不是和锁龙谷的地脉对应呀?”
苏清月接过星盘,指着盘上的光点耐心讲解:“这颗是天枢,对应锁龙谷的阵眼;那颗是摇光,下面埋着灵源晶……”阳光透过藤叶的缝隙落在她脸上,温柔得像一汪春水。
正说着,魏长老拄着拐杖走进院,身后跟着端木瑶。老长老的背更驼了,却依旧精神矍铄,看到两个孩子,浑浊的眼睛顿时亮了起来:“念锋,星禾,快让爷爷看看,长这么高了!”
林念锋和苏星禾立刻围上去,一个拉着魏长老的衣袖,一个给端木瑶递灵果,叽叽喳喳问个不停。
“魏爷爷,您上次说的青锋道人,真的能一剑劈开大山吗?”
“端木阿姨,您的空间罗盘能找到天上的星星吗?”
端木瑶笑着捏了捏苏星禾的脸:“等你再长大些,阿姨教你用罗盘定位星辰,到时候咱们一起去望仙岛看海。”
魏长老则拉着林念锋,讲起了当年落日崖的大战:“……那时你爹呀,拿着青锋剑,一道剑光就把墨渊的魔气斩散了,比你这木剑厉害多了!”
林默与苏清月相视一笑,听着老人与孩子的对话,心里满是安宁。这些年,端木瑶一直留在青岚山脉,端木氏与四宗的往来愈发密切,她与苏清月常常一起推演星图,情谊不输亲姐妹。
“锁龙谷的定界石该换养灵液了,白长老让我来问问,你们要不要一起去看看。”端木瑶说明来意,目光落在石桌上的玉简上,“这是新修订的要诀?我端木氏的弟子正好需要,借我抄一份。”
“早给你备好了。”林默从储物袋里取出一卷抄好的玉简,“里面补充了空间节点与星象联动的内容,是清月新加上的。”
苏清月补充道:“最近流萤星雨的余韵还在,节点的能量波动有些特殊,正好带孩子们去见识见识。”
次日清晨,一行人穿过青云道前往锁龙谷。林念锋和苏星禾是第一次走通道,趴在边缘看外面飞速掠过的光影,惊呼和笑声不断。
锁龙谷的桃花早已谢了,结出了青涩的果子。定界石的黑光比往年更加温润,周围的阵纹在养灵液的滋养下,泛着淡淡的金光。石长老带着弟子们正在更换养灵液,看到他们来,笑着招呼:“念锋,来帮爷爷扶着梯子!”
林念锋立刻跑过去,小手紧紧扶着木梯,仰头看着石长老往定界石上滴养灵液。苏星禾则跟着苏清月和端木瑶,在一旁记录星象与节点的共鸣数据,小脸上满是认真。
“你看,”林默对林念锋道,“定界石之所以能稳固空间,不是因为它有多坚硬,而是因为它能和地脉、星象呼应,就像人要和身边的人互相帮衬,才能走得远。”
林念锋似懂非懂地点头,忽然指着远处的青云道:“爹,那通道是不是也像定界石一样,把大家连在一起呀?”
“是呀。”林默笑着点头,“不仅连在一起,还能互相取暖。”
夕阳西下时,一行人坐在锁龙谷的山坡上,看着定界石的光芒与天边的星象交织。林念锋躺在林默怀里,听他讲当年大战的故事,不知不觉睡着了;苏星禾靠在苏清月身边,拿着星盘对照着天空,嘴里念念有词。
“真好啊。”魏长老望着眼前的景象,感叹道,“千年前青锋道人守护的,不就是这样的日子吗?”
林默看向身边的苏清月,她正低头看着熟睡的女儿,嘴角带着温柔的笑意。他忽然明白,所谓的青云之上,从来都不是孤高的巅峰,而是无数人用守护与传承铺就的路,是寻常日子里的烟火,是岁月里的回响。
就像这定界石,历经风雨却愈发温润;就像这青云道,连接着山水与人心;就像这些孩子,带着新的希望,在光与影中慢慢长大。
未来的路还很长,但林默知道,只要这守护的信念代代相传,青岚山脉的安宁就会如山水般永恒,青云之上的光芒,也会永远照亮这片土地上的每一个晨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