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日的练习室比往常热闹,除了崔始源和姜涩琪,边伯贤带着便携钢琴、朴灿烈背着吉他也早早到场,金亨锡手里拿着打印好的最终乐谱,刚进门就笑着扬了扬:“昨晚demo播放量破百万了,今天得把舞台动线定下来。”
姜涩琪正调试中提琴的弦,闻言抬头看了眼墙上的舞台草图——中央留了块圆形区域,标注着“双琴合奏位”,两侧则是钢琴和吉他的站位。“要不要加个互动设计?”她指着草图,“比如间奏时我和始源往中间靠一点,像当初改乐谱时那样?”崔始源立刻点头:“再加个细节,合奏到高潮时,我们的琴弓轻轻碰一下?”边伯贤在一旁调侃:“别光顾着设计双琴互动,我的钢琴位能不能离你们近点?不然镜头拍不到我弹伴奏的温柔瞬间。”
几人围着草图笑闹时,工作室的工作人员推着个大纸箱进来,说是“粉丝寄来的集体礼物”。打开一看,里面装满了贴着手写便签的小物件:有刻着“琴语同行”的琴弓防滑垫,有印着粉丝手绘双琴图案的谱夹,还有一叠折成星星的留言纸,最上面那张写着“知道你们在筹备舞台,这些小东西希望能帮到你们”。
姜涩琪拿起一个绣着音符的琴罩,指尖抚过细密的针脚,突然想起之前收到的“熊猫妹的竹叶”的便签。“原来大家一直在默默关注我们的筹备。”她轻声说。朴灿烈拿起一把定制吉他拨片,上面刻着《琴语》里的一句旋律简谱:“要不把这些元素加到舞台装饰里?比如背景屏循环播放粉丝的便签,让大家知道他们的心意我们收到了。”金亨锡立刻赞同:“这个主意好,正好呼应‘陪伴’的主题,舞台不只是你们的,也是和粉丝一起完成的。”
下午的排练却出了点小意外。姜涩琪在练间奏的即兴段落时,中提琴的一根弦突然断了,刺耳的声响让练习室瞬间安静下来。她握着琴弓愣了愣,崔始源立刻放下小提琴走过来:“没事吧?有没有被弦划到?”工作人员很快拿来备用琴,但姜涩琪试拉了几下,总觉得音色和之前的琴不一样,排练的节奏也慢了下来。
“别着急,”边伯贤突然坐到钢琴前,弹起了《琴语》的前奏,“我们先跟着钢琴找感觉,弦断了可能也是提醒我们,偶尔的小插曲反而能让音乐更有温度。”朴灿烈也跟着弹起吉他riff,轻快的节奏渐渐抚平了姜涩琪的紧张。她深吸一口气,拿起备用琴跟上,这次的旋律里少了点之前的紧绷,多了些自然的松弛,反而让金亨锡眼前一亮:“刚才这段带点即兴的处理,比之前更有感染力,就这么定了!”
傍晚排练结束前,工作室收到了一个特殊的视频——是“理性发声区”的粉丝们合拍的,几十个人拿着不同的乐器,从钢琴、吉他到小提琴、手风琴,一起演奏了《琴语》的副歌,最后举着牌子写着“期待舞台,我们会在台下合唱”。崔始源把视频投影在墙上,看着画面里不同年龄、不同职业的人认真演奏的样子,突然转头对姜涩琪说:“舞台结尾,我们要不要邀请粉丝一起合唱?”
姜涩琪眼睛一亮,立刻拿起笔在乐谱末尾加了段简单的合唱旋律:“把副歌的调子改得更易唱,再提前把歌词(其实是旋律哼唱词)发到网上,让大家提前练习。”金亨锡笑着补充:“到时候再在现场放粉丝之前录制的乐器伴奏,相当于所有人一起完成这首歌。”
离开练习室时,夜色已经深了。崔始源帮姜涩琪把备用琴放进琴箱,突然想起白天断弦的那把琴:“明天把断的弦换了,那把琴还是适合你,音色里有我们一起改谱子时的感觉。”姜涩琪点头,抬头看见天上的星星,突然笑着说:“你看,连星星都像音符,好像在等我们的舞台。”
两人并肩走在路灯下,琴箱碰撞的轻响和脚步声混在一起,像《琴语》里还没写完的尾奏。他们知道,下一次在舞台上响起的琴声,不只是两个人的对话,更是一场跨越舞台与观众席的共鸣——那些藏在音符里的心意,终将在聚光灯下,被所有人听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