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观海议约
晨雾刚散,莲心堂的观海台便聚了两拨人。台边的海风卷着咸气,拂得苏清涟的素色裙摆微微晃动,她指尖捏着一卷泛黄的议约文稿,目光先落在身旁的沈砚秋身上——这弟子自昨夜岛国一行人登岛后,便总时不时朝码头方向望,此刻剑眉微蹙,像是在琢磨什么。
“苏堂主。”清脆的女声打断思绪,千叶雪提着和服下摆走上台,身后跟着三个腰佩短刃的岛国弟子。她手腕上的莲花银镯随动作轻响,沈砚秋的目光果然顿了顿。
“千叶姑娘一路辛苦。”苏清涟将文稿递过去,“这是‘跨海莲约’的细则,关于两派弟子互派,你且看看是否需调整。”
千叶雪接过文稿,指尖划过“共同巡海击盗”那行字,抬头笑道:“我岛弟子每月初三、十七必随船巡海,若莲心堂能派熟悉近海地形的弟子同行,定能少走弯路。”
沈砚秋这时上前一步,腰间的“逐浪剑”鞘蹭过青石台:“近海暗礁多在西侧半月湾,去年我曾随师兄弟清剿过那里的海盗,若需引路,弟子愿往。”
千叶雪转头看他,眼尾弯起:“沈兄还记得去年洛阳花会吗?那时你击退假扮商人的海盗,也是这般利落。”她说着摸了摸手腕的镯子,“这镯子还是你当时帮我捡回来的。”
沈砚秋耳尖微热,刚要开口,苏清涟轻咳一声:“既无异议,便定下月初一为互派起始日。接下来,该议泉池换水的事了。”
二、泉池相换
正午的归心泉边,阳光透过樟树叶洒下碎金。两个青瓷大缸摆在泉眼旁,莲心堂弟子正用木勺将澄澈的泉水舀进去,水面泛着细碎的银光。
千叶雪打开随行的铜壶,将莲华池的水倒入另一个缸中,那水带着淡淡的莲香,刚接触归心泉水,便有细小的气泡冒了上来。
“归心泉性温,莲华池水性润,二者相混倒像是天生一对。”苏清涟蹲下身,指尖点了点水面,“往年这时候,池边的莲苞才刚露尖,今年有了这莲华池水,说不定能早开半月。”
千叶雪刚要回话,脚下不知被什么绊了一下,身子往前倾去。沈砚秋眼疾手快,伸手扶了她一把,掌心触到她微凉的手臂,又迅速收回:“泉边青苔滑,姑娘小心。”
千叶雪脸颊微红,道了声谢,转而对苏清涟说:“我来时特意带了莲华池的莲子,若撒在归心泉边,明年说不定能长出双色莲。”
“那可要多谢千叶姑娘了。”苏清涟转头对身后的林长老说,“派两个弟子盯着换水,莫让杂物落进缸里。”林长老应了声,刚要转身,却见沈砚秋已经拿起木勺,帮着岛国弟子往铜壶里装归心泉水,两人低声说着什么,时不时传来千叶雪的轻笑。
三、莲开并蒂
三日后的清晨,莲心堂的莲池边围满了人。往日里只开着零星粉白莲花的池中,此刻竟缀满了花苞,半数已经绽放,更奇的是,有七八朵花竟是并蒂而生,粉白花瓣相互缠绕,引得弟子们纷纷惊叹。
苏清涟站在池边,手里捏着一封刚收到的信笺,笑道:“千叶姑娘,你看,岛主来信说,莲华池也开了不少并蒂莲,还说这是‘跨海同心’的兆头。”
千叶雪凑过来看信,目光却不经意间落在沈砚秋身上——他正蹲在池边,小心翼翼地将一朵被风吹落的并蒂莲拾起来,放在掌心。她走过去,轻声问:“沈兄这是要做什么?”
沈砚秋抬头,将莲花递到她面前:“这花刚落,还新鲜,姑娘若喜欢,可插在房中。”阳光落在他眼底,映得瞳孔发亮。千叶雪接过莲花,指尖轻轻碰了碰花瓣,刚要说话,却听苏清涟开口:“既然泉池相换收效甚好,弟子互派的事也该定了。沈砚秋,你剑术好,又熟悉近海情况,便作为莲心堂代表,随千叶姑娘去岛国吧。”
沈砚秋一愣,随即拱手:“弟子遵命。”千叶雪听到这话,眼中闪过一丝喜色,连忙道:“有沈兄同行,我也能安心些。”
四、夜海异动
入夜后,海风渐渐大了起来。沈砚秋刚从归心泉边巡查回来,正要回房,却听到院外传来千叶雪的轻唤:“沈兄,你快来看!”
他快步走出别院,顺着千叶雪指的方向望去,只见远处海面上,三艘黑影船正静静停着,没有挂任何旗帜,船身比寻常海盗船宽出许多,在夜色中像三只蛰伏的巨兽。
“不是海盗船。”沈砚秋拔出逐浪剑,剑身在月光下泛着冷光,“海盗船不会这么安静,而且这个时辰,他们早该靠岸歇息了。”
“我去叫人!”千叶雪说着就要转身,却被沈砚秋拉住:“别去,动静太大反而会打草惊蛇。你水性好,跟在我身后,若有危险,你先往回游。”
千叶雪点点头,从袖中抽出短刃,跟在沈砚秋身后往海边走。刚到滩涂,那三艘黑影船突然亮起三盏红灯,接着竟快速朝岸边驶来,船头隐约站着一个穿黑袍的人,手里举着一支干枯的莲花——那是去年被莲心堂剿灭的枯莲教的标志!
“是枯莲教的人!”沈砚秋握紧剑柄,心头一沉,“他们怎么会找到这里?”
千叶雪脸色微变,刚要说话,黑袍人突然朝他们挥了挥手,一道黑色烟雾从船头升起,瞬间弥漫开来。等烟雾稍散,黑影船竟消失在了海面,只留下一支干枯的莲花飘在滩涂上。
沈砚秋弯腰捡起莲花,指腹触到花瓣上的毒刺,正想开口,远处突然传来弟子的惊呼:“不好了!沈师兄,千叶姑娘,归心泉的水……怎么变浑浊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