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精灵“樱”的降临,让苏晓和娜娜巫原本规律的生活,多了一份甜蜜的忙碌与全新的课题。如何喂养这个依赖能量生存的小家伙,成了首要任务。
起初,他们尝试了最直接的方法。苏晓引导着伊甸镇清晨最纯净的朝阳之光,如同聚拢露水般,将其汇聚成纤细的金色光流,缓缓导向仍在沉睡的樱。娜娜巫则调动她与生俱来的亲和力,将院中花草散发的、充满生机的自然气息引导过来。
樱对此有所反应,周身光晕会变得稍微明亮一些,如同得到滋润的幼苗。但这似乎只是维持她基本存在的“清水”,远远谈不上“饱足”。她依旧大部分时间沉睡着,成长缓慢。
转机出现在一个午后。
娜娜巫正在厨房里尝试一款新的蜂蜜蛋糕。她一如既往地,将专注的心意与希望品尝者能感到幸福的祈愿,融入每一个步骤——从挑选色泽金亮的野蜂蜜,到轻柔地翻拌面糊,再到细心观察烤箱里蛋糕膨胀的弧度。
蛋糕出炉时,蓬松金黄,散发着温暖诱人的甜香。娜娜巫照例切下一小块,放在窗台边冷却,准备晚些时候和苏晓一起品尝。
就在这时,一直蜷在客厅软垫小窝里、没什么精神的樱,忽然动了动。她的小鼻子(虽然可能没有实体)微微抽动,像是嗅到了什么极其诱人的气息。她迷迷糊糊地漂浮起来,循着那香气,晃晃悠悠地飞到了厨房门口,眼巴巴地望着窗台上那块散发着温热与甜香的蛋糕。
更确切地说,她是望着蛋糕上方,那肉眼看不见的、如同细微光尘般缓缓升腾的淡金色光点——那是娜娜巫制作时倾注的“心意”,与蛋糕本身美味所引发的、纯粹的“幸福感”交织而成的能量余韵。
樱伸出小手,对着那些光点轻轻一抓。
奇妙的事情发生了。那些淡金色的光点仿佛受到了吸引,纷纷扬扬地飘向樱,融入她半透明的身体里。
“嗡……”
一声极其细微、如同风铃轻颤的鸣响从樱体内传出。她周身原本有些黯淡的光晕,以肉眼可见的速度变得明亮、凝实起来!她那小小的脸蛋上,也浮现出如同饱餐后的满足与红润,甚至舒服地眯起了眼睛,发出了一声微不可闻的、惬意的叹息。
她漂浮在空中,绕着娜娜巫飞了两圈,用脸颊亲昵地蹭了蹭娜娜巫的手背,表达着感激与喜悦,然后才心满意足地飞回自己的小窝,这次却没有立刻沉睡,而是精神奕奕地摆弄着自己光做的小手指,好奇地打量着周围。
娜娜巫惊讶地看着这一幕,随即恍然大悟。
“苏晓!”她轻声呼唤,带着发现的欣喜,“我好像知道小樱喜欢‘吃’什么了!”
苏晓闻声而来,听完娜娜巫的描述,再结合自己的观察,立刻明白了关键。
“不是物质,而是……情感与心意的共鸣。”他分析道,目光落在娜娜巫身上,“你制作食物时投入的专注与祝福,以及食物被真心喜爱时产生的愉悦反馈,这些正向的情感波动,对她而言,是比纯粹自然能量更高效、更美味的‘营养’。”
为了验证这个猜想,当天晚上,苏晓带着樱(将她藏在自己的外套口袋里,只露出一双好奇的眼睛)去了图书馆。
夜晚的图书馆只有寥寥几人。一位老人正戴着老花镜,沉浸在一本关于本地传说的旧书里,脸上不时露出追忆与感慨的神色;一个年轻学生攻克了一道难题,正欣喜地整理着笔记;还有几个孩子,围在一起看着绘本,发出压低了的、快乐的笑声。
苏晓能“看”到,在这些读者沉浸于知识、故事或思考时,他们的精神会散发出一种宁静、专注或愉悦的微光,如同思维的火花。
他引导着樱去感知这些微光。
樱起初有些怯生生的,但很快就被那些平和而积极的气息所吸引。她小心翼翼地,如同采蜜的蝴蝶,将那些散逸的、无形的思维微光一点点收集起来。尤其是当那个学生成功解题、豁然开朗的瞬间,爆发出的那股强烈的“成就感”与“求知欲”的光晕,让樱吸收后,舒服得整个小身子都抖了抖,光翼都舒展开来。
这一次“进食”后,樱显得格外满足且安定。她不再像之前那样需要长时间沉睡来消化和维持,反而精神头十足,甚至在回家后,尝试着用微光在空气中勾勒出她刚刚在图书馆“看”到的书本和星星的模糊形状。
看着樱的变化,苏晓和娜娜巫相视一笑,心中一块大石落地。
他们找到了喂养樱的方法。
这方法,就蕴藏在这伊甸镇最平凡的日常里——在娜娜巫充满爱意的手作点心间,在图书馆宁静的书香与思维的闪光中,在所有真诚的喜悦与安宁里。
第一次成功的“喂食”,不仅解决了樱的生存需求,更将这个小精灵的存在,更深地与他们,与这座小镇,紧密联系在了一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