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色深沉,听雪小筑的书房内却灯火长明。苏明月将自己埋首于父亲留下的故纸堆中,烛火将她专注的侧脸映得一片暖黄。她不再如往日般只是随意翻阅,而是将那些看似杂乱无章的星图、水道图、以及夹杂在笔记中的怪异符号,分门别类地誊抄在巨大的宣纸上。
慕容文远推门进来时,看到的便是这样一幅景象。明月伏案疾书,秀眉微蹙,手边堆满了摊开的古籍与她的临摹稿,空气中弥漫着墨香与旧纸特有的沉郁气息。他没有出声打扰,只是静静走到她身侧,目光落在她正在绘制的一幅巨大星图上。
那并非当下司天监通用的星图,星辰位置显得古老而奇异,许多星宿的名称他都闻所未闻。更引人注目的是,星图之上,还用极细的墨线勾勒出了几条蜿蜒的轨迹,隐隐与下方一幅东南沿海的水道图相互呼应。
“你来了。”明月察觉到他的气息,并未抬头,笔尖依旧在纸上流畅地移动,勾勒出一个复杂的符号,“看这里。”她指着星图一角,那里有几颗星辰被特别标注,连线形成一个类似玉玦的环形,“这个星象组合,在父亲笔记中被称为‘璇玑之门’,每隔一甲子才会出现一次。而笔记中记载,上一次‘璇玑之门’开启时,正是那位‘沧海客’先祖出现的年代。”
文远心中剧震!璇玑之门?甲子轮回?这难道就是穿越的周期?他凝神细看,发现那“璇玑之门”所指的方位,在星图上隐约对应着……归墟所在的区域!而明月手边那对双凤玦仿品,在烛光下,其内里的纹路竟与这星图中的某些线条隐隐契合!
“还有这个,”明月又推过一张她刚刚破解的密码图,上面是一些由数字和简单图形组成的序列,“我对照了父亲留下的几种密码本,终于破译出一段话:‘玦合星现,门开一线。龙珠为引,归墟见真。然时空壁垒,非血肉可轻涉,需锚定之物,方可往返。’”
玦合星现,门开一线!龙珠为引,归墟见真!这几乎明示了双凤玦与龙珠是开启“璇玑之门”、连接归墟的关键!而“锚定之物”……文远下意识地摸向怀中的龙珠,难道它就是所谓的“锚”?
“锚定之物……”明月抬起头,眼中闪烁着智慧的光芒,“父亲笔记中多次提到‘心之所系,魂之所依’,或许,这锚定之物,并非单纯的器物,而是与使用者心神紧密相连的存在?或者说,需要在此界有无法割舍的羁绊,才能抵抗时空穿梭的撕裂?”
她的目光落在文远脸上,带着探询,也带着一丝了悟。文远与她对视,瞬间明白了她的意思。他来自另一个时空,却能在此界留存,是否正是因为与苏家、与明月建立了深刻的“羁绊”,从而成为了某种意义上的“锚”?
这个推测让两人都陷入了沉默。真相似乎触手可及,却又更加扑朔迷离。沧海客前辈留下了线索,似乎预示着他的到来,甚至可能预见了明月的作用。
“笔记中还提到,”明月的声音打破了沉寂,她指向另一张描绘着奇异水脉的图,“归墟并非固定不变,它的‘入口’或者说‘影响范围’,会随着星辰运转和地脉变动而偏移。父亲推测,下一次‘璇玑之门’开启前,归墟的力量会异常活跃,甚至可能引发一些……天象或地动。”
文远想起之前龙珠的异常震动,以及杭州、明州等地近来些微的气候异常,难道都与这有关?蔡京如此执着于寻找双凤玦,是否也知晓部分秘密,想利用这超越凡俗的力量?
“我们需要找到更确切的证据,关于‘锚定之物’,关于下一次‘璇玑之门’开启的具体时间和地点。”文远沉声道,目光落在明月绘制的那张巨大的、融合了星象与水系的综合图上,“或许,答案就藏在这张图里。”
明月点了点头,指尖划过图上那条连接星宇与大海的虚幻轨迹,轻声道:“我有一种感觉,父亲穷尽半生,想描绘的,就是这样一条路。”
一条连接两个世界,贯穿过去与未来的路。而他们,如今正站在这条路的起点。
窗外,夜风渐起,吹动树叶沙沙作响,仿佛无数细语在黑暗中交织。书房内,烛火摇曳,将两人共同俯首于星图之上的身影投在墙上,紧密相连。
探寻真相的道路布满迷雾,但此刻,他们彼此就是对方最明亮的灯盏。
(第一百三十一章 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