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城的秋雨淅淅沥沥地下了起来,敲打着指挥部的窗户,带来一丝寒意。然而,“清源”行动指挥部内的温度却持续升高。赵德明的心理防线彻底崩溃,边境“泥鳅”的踪迹若隐若现,多条线索如同即将汇入江河的溪流,奔涌向前。沈青云站在电子地图前,感觉空气中弥漫着一种大战将至的、令人心悸的宁静。
省厅看守所特审室内,赵德明仿佛一夜之间老了十岁。他蜷缩在椅子上,眼神空洞,之前那点精明和算计荡然无存,只剩下被彻底掏空后的麻木与恐惧。主审官老预审没有催促,只是静静地给他换了一杯热水,热气袅袅升起,模糊了他憔悴的脸。
“是…是韩…韩宝华…”赵德明终于嘶哑地吐出了这个名字,声音轻得几乎听不见,却像一道惊雷在安静的审讯室里炸响。
老预审瞳孔微缩,但脸上依旧平静无波:“继续说。”
“他是…省发改委的副主任…那些‘Ω’标记的钱…大部分…大部分都通过我…或者他指定的其他渠道…流到了他和他家人控制的海外账户…”赵德明断断续续地交代着,时间、地点、金额、甚至一些隐秘的交接细节,都如同决堤的洪水,汹涌而出。
他描述了韩宝华如何利用项目审批、资金拨付的权力,为“泥鳅”集团的走私活动大开绿灯,如何指示他处理那些见不得光的资金,如何在关键时刻通风报信。他甚至交代了韩宝华与“泥鳅”几次秘密会面的模糊地点和大致情况。
“他…他能量很大…上面…上面可能还有人…”赵德明说到最后,声音带着哭腔和极度的恐惧,“我完了…我说了这些…我肯定完了…”
“只要你配合,把你知道的都说清楚,法律会给你一个公正的评判,我们也会尽全力保护你和你的家人。”老预审适时地给予安抚和承诺,同时示意记录员将每一个细节都完整记录下来。
监控室内,沈青云听着赵德明的供述,脸色凝重。韩宝华!省发改委的实权副主任!这个级别,这个位置,其所能调动的资源和造成的影响,远超之前的预估。这已经不仅仅是公安系统的案件,而是涉及更高层面、更复杂权力关系的反腐风暴。
他立刻拿起红色加密电话,直接向高振邦厅长汇报了这一突破性进展。
高振邦在电话那头沉默了足有半分钟,才缓缓开口,声音带着一种山雨欲来的沉重:“我知道了。证据链必须绝对扎实!我马上向省委主要领导和省纪委汇报。你们专案组,按照既定方案,继续推进,对所有涉及人员,严密监控,固定证据!行动要快,但要稳,绝不能出任何纰漏!”
边境瑞丽,郑闯按照指挥部的指令,开始对“山猫”进行反向利用。他再次通过中间人联系“山猫”,语气带着不满和急切:“‘山猫’老弟,怎么回事?我那朋友龙老板还等着信儿呢!这都两天了,到底能不能走?给个准话!要是你这儿不行,我找别人了!”
“山猫”在电话那头支支吾吾:“老板,别急嘛,最近查得确实严,各个口子都加了人,得等机会…”
“等?等到什么时候?”郑闯故意发火,“龙老板那边催得紧,这批‘建材’压在手里,一天损失多少你知道吗?你要是没把握,就把定金退我!”
一听要退钱,“山猫”有点急了:“别别别,老板,再容我两天,就两天!我肯定给你找到最安全的路子!”
挂了电话,“山猫”显得焦躁不安。他在自己的小屋里踱了几圈,最终还是拿出那部加密手机,拨通了那个境外号码。
“爷,这边催得紧,那个‘龙老板’的朋友,好像很急…问我到底能不能走…”
电话那头,经过处理的沙哑声音沉默了一下,才冷冷道:“告诉他,最近不行,让他等着。还有,你最近也安分点,别乱接活。”
“是,是…”山猫连连答应,但犹豫了一下,还是补充道,“不过…爷,我总觉得有点不对劲…那个来找我的老板,口音有点怪,而且…他好像对‘龙老板’特别上心…”
“嗯?”电话那头的声音陡然变得锐利,“怎么个上心法?”
“就是…反复打听龙老板的情况,还暗示说,只要人能安全出去,钱不是问题…感觉…不像是一般的蛇头生意…”
电话那头陷入了更长的沉默,只有电流的细微噪音。“知道了。你暂时不要跟他联系,等我消息。”说完,便直接挂断。
指挥部里,技侦人员捕捉到了这段对话。沈青云眉头紧锁:“‘泥鳅’起疑心了。他比我们想象的更谨慎。通知郑闯,暂时停止对‘山猫’的刺激,避免暴露。同时,扩大对‘山猫’社会关系的监控范围,尤其是他最近接触过的、可能为‘泥鳅’提供藏身地点的人!”
韩宝华的名字浮出水面,如同在看似平静的省直机关投下了一颗深水炸弹。虽然消息被严格封锁,但那种无形的紧张感,已经开始在某个特定的圈子里蔓延。
沈青云能感觉到,来自某些方向的、无形的阻力似乎在加大。一些原本答应提供协助的部门,开始以各种理由拖延;一些看似无关紧要的程序,也变得格外繁琐。他甚至接到过几个来自不明身份人士的、语焉不详的“提醒”电话。
更让他警惕的是,专案组内部的信息保密,似乎也出现了细微的漏洞。有一次,他刚和边境的郑闯通完电话,商议调整监控策略,不到半小时,吴国忠政委就“恰好”过来,看似无意地问起了边境追捕的“最新困难”。
沈青云心中警铃大作。他表面上不动声色,以“仍在排查”搪塞过去,背地里却立刻启动了内部监察小组,对专案组所有成员,特别是能接触到核心信息的几人,进行了一次秘密的、高强度的背景审查和通讯监控。他必须确保,这把刺向黑暗的利剑,剑柄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绝不能从内部折断。
深夜,指挥部内灯火通明。沈青云、陈涛、雷刚以及几位核心组长围坐在会议桌前,每个人脸上都带着疲惫,但眼神却异常明亮。
陈涛首先汇报:“赵德明交代的材料,经过初步核实,基本可信。韩宝华及其密切关系人的监控已经全面启动,发现了多处可疑资产和异常通讯。边境方面,‘泥鳅’虽然起了疑心,但通过技术手段,我们捕捉到他另一个备用通讯设备有极其微弱的信号溢出,范围缩小到了瑞丽城郊结合部的一片傣族村寨和相连的丘陵地带。”
雷刚紧接着说:“行动组已经做好一切准备,随时可以对韩宝华以及省内其他涉案人员实施抓捕。边境追捕组也已完成对目标区域的秘密合围,配备了热成像和无人机,就等‘泥鳅’露面!”
所有人的目光都集中到了沈青云身上。
现在,两条线都到了最关键的时刻。是同时收网,还是分步进行?同时收网,力量分散,风险增大,但可以防止主要目标狗急跳墙,互相通风报信。分步进行,则可能打草惊蛇。
沈青云的目光缓缓扫过地图上省城和瑞丽的两个焦点,手指无意识地在桌面上敲击着,发出笃笃的轻响。指挥部里安静得能听到窗外淅沥的雨声和彼此的呼吸声。
片刻后,他猛地抬起头,眼中闪过一丝决绝的光芒。
“不能再等了!”他的声音斩钉截铁,“‘泥鳅’疑心已起,随时可能再次潜逃。韩宝华这边,证据基本确凿,迟则生变!”
他站起身,下达命令:
“通知所有单位,‘清源’行动,总攻开始!”
“第一战场,省城及省内相关地市,由雷刚负责,协调各地警方,于明日凌晨六时,统一对韩宝华及其他涉案嫌疑人实施抓捕!务必人赃并获!”
“第二战场,边境瑞丽,由郑闯负责,指挥部加强远程指挥支援,动用一切必要技术手段,锁定‘泥鳅’精确位置,不惜一切代价,将其抓捕归案!必要时,可协调边防部队和邻国警方协助!”
“内部监察组,确保行动期间信息绝对安全,发现任何泄密或干扰行为,有权采取紧急措施!”
“行动代号——‘惊雷’!”
命令如同出鞘的利剑,寒光四射。指挥部内瞬间忙碌起来,电话声、键盘敲击声、低沉的指令声交织在一起,汇成一股强大的、无可阻挡的力量。
沈青云走到窗边,推开窗户,清冷的夜风夹杂着雨丝扑面而来。他深深吸了一口气,望着远处省城阑珊的灯火和更南方那片未知的黑暗。
惊雷即将炸响,这场席卷一切的暴风雨,终于要来了。而他,就是那个引雷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