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风渐起,冰雪消融。当大名府城外的杨柳抽出第一抹新绿时,陈远策划的“货币战争”已如一张无形巨网,在边境地带悄然铺开。
在沈炼亲自督办下,位于太行山深处一处废弃矿场被改造成了绝密的铸币工坊。高墙环绕,明哨暗卡林立,进出皆需特殊口令与信物。工坊内,数十名从各地秘密招募而来的老匠人,在严密的监视下日夜赶工。他们并非铸造大明制钱,而是依照沈炼提供的几枚从边境搜集来的、在晋商与后金贸易中流通的“松江银”式样,进行仿制。
这些老匠人都是行业里的顶尖好手,经过反复试验,终于找到了最佳的合金比例——七分银,三分铅锡。铸造出的银锭,外观与真品几乎无异,重量相仿,敲击声也颇为清脆,若非经验极其丰富的银匠仔细验看,极难分辨。为了增加迷惑性,陈远还下令在其中掺入约三成的真银,真伪混杂,更难追溯。
“大人,这是第一批成品,共计五千两。”沈炼将一枚沉甸甸的银锭放在陈远书案上,银锭底部打着“松江足银”的戳记,光泽流转。
陈远拿起细看,又掂了掂分量,微微颔首:“足以乱真。投放渠道可已安排妥当?”
“已通过三家背景干净、与我们无明面联系的皮货商,开始小批量向张家口市场渗透。他们会将这些银锭混杂在真银中,用于收购皮毛,并刻意抬高一些价格,显得急于成交,不会引人怀疑。”沈炼回道,“另外,按照您的吩咐,我们也开始在市面小规模收购铁料和硝石。”
几乎同时,在宣府镇外的张家口堡,这个明蒙边境最重要的贸易集散地,气氛也开始发生微妙的变化。来自山西的商队依旧络绎不绝,驼铃阵阵,人声鼎沸。但在几家较大的货栈里,出现了一些看似寻常的变化。
一家新近崛起的“隆昌号”皮货行,出手阔绰,收购上等貂皮、狐皮的价格比市价高出半成,且结账爽快,用的多是成色不错的松江银。这吸引了不少来自蒙古草原乃至更北方的货主。只有隆昌号的大掌柜心里清楚,他支付出去的银两中,有三成是那个神秘东家提供的、价格低廉得惊人的“特殊银两”。
而在另一条街上,专营铁器的“晋源丰”商号则遇到了麻烦。几个操着辽东口音的买家,指名要大量购买优质的闽铁和晋铁,开出的价格比往常高了两成,但要求十日内交割。晋源丰的掌柜既心动于高价,又苦恼于短时间内难以筹措如此大量的现货,只得一边加紧向山西老家催货,一边在市场上扫货,无形中推高了铁料价格。这几个辽东买家,自然是李定国派出的精干人员伪装。
市场上关于物资短缺的流言也开始悄然传播。
“听说了吗?关外那几个大部落今年遭了白灾,牛羊冻死无数,急着要粮食和布匹呢!”
“可不是,南边的茶路好像也不太平,今年的新茶怕是运不过来多少了。”
“我有个亲戚在永平府那边当差,说朝廷可能要严查边贸了,往后这生意啊,难做喽……”
这些真真假假的消息,如同投入水面的石子,在张家口这个巨大的贸易池塘里漾开一圈圈涟漪。商人们敏锐的神经被挑动,观望、囤积、抬价的现象开始出现。
后金,盛京(沈阳)。
虽已是春天,但辽东的寒意仍未完全褪去。皇宫大政殿内,炭火盆烧得噼啪作响。皇太极坐在铺着虎皮的御座上,看着手中一份来自南方的密报,眉头微蹙。他年约四旬,面容敦厚,但一双细长的眼睛里却蕴含着与他体型不甚相符的精明与锐利。
“范先生,”皇太极将密报递给下首一位身着汉家儒袍、气质沉静的中年文士,“你看看这个。”
此人正是皇太极极为倚重的汉臣谋士,范文程。他恭敬地接过,快速浏览。密报中提及,近期明国边境市场出现一些异常:部分物资价格不明原因上涨,尤其是铁料和硝石;同时,一批成色似乎略有差异、但难以立刻辨明的银锭开始在市面上流通。
“皇上,”范文程沉吟片刻,缓缓道,“明国境内,似乎有人在刻意搅动边市。铁料、硝石乃军国利器,价格波动,恐非偶然。至于银锭……还需取样细查,方可断定。”
皇太极点了点头,他崛起于白山黑水之间,历经战阵,对物资的重要性有着深刻的认识:“朕也有所疑虑。去岁入塞,虽有所获,然明国关宁防线依旧稳固,一时难下。若其边市有变,影响我八旗所需,绝非小事。”
他顿了顿,眼中闪过一丝冷光:“范先生,你亲自去查。一是查清物价波动的源头,二是验看那些银两。还有,告诉那些晋商,朕要知道明国朝廷内部的动向,尤其是那个……陈远,他在大名府搞什么名堂!”
“臣,领旨。”范文程躬身应道。
几乎在皇太极注意到边境异常的同时,大名府内,陈远也接到了初步的反馈。
“大人,根据隆昌号传回的消息,第一批‘特殊银两’已顺利流出,未引起怀疑。晋源丰那边,铁料价格已被我们抬高一成半,已有晋商开始大量囤积。”赵顺汇报着数据司的最新分析,“另外,夜不收回报,盛京方面似乎已有所察觉,派出了人手调查市场。”
陈远并不意外,如此大规模的操作,不可能完全瞒过对手。他要的,就是让对方察觉,却又抓不住切实的把柄,只能在疑神疑鬼中,被迫提高交易成本和警惕性。
“继续按计划进行,加大投放量,扩大收购范围,将盐、茶、药材也纳入其中。”陈远命令道,“同时,让沈炼的人散布新的消息,就说……朝廷有意在边市开设‘官牙’,统一管理贸易,打击私贩。”
这是一个虚实结合的烟雾弹,既能进一步扰乱市场,也能试探朝廷和晋商集团的反应。
“定国那边情况如何?”陈远又问。
“李将军回报,新军的小股骑兵已多次在边境巡弋,与几股零星的走私马队发生冲突,缴获了一些物资,也震慑了不少商人。目前,边关气氛紧张,商队通行比往日困难许多。”
“很好。”陈远走到地图前,目光仿佛穿透了千山万水,落在了盛京的宫殿,“让皇太极去猜,去疑,去应对吧。我们要让他知道,大明,不只有城墙和军队,还有他看不懂的刀剑。”
这场无声的战争,第一轮交锋已经展开。经济层面的涟漪,正缓缓向着政治和军事层面扩散。陈远深知,这仅仅是开始,更激烈的碰撞,还在后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