宣大前线,烽火暂熄。
岳托与科尔沁的联军,在宣府坚城之下,遭遇了卢象升天雄军的拼死抵抗,以及李定国五千大名新军精锐的侧翼牵制与犀利反击。加之“夜不收pLUS”持续不断的敌后破袭,严重影响了联军的后勤与士气,最终,皇太极不得不下令暂缓攻势,联军如同潮水般退去,留下了满地狼藉和无数焦黑的营垒。
大名新军的首次跨区作战,取得了辉煌的战果。他们以严明的纪律、精良的装备和灵活的战术,在几场关键的小规模战斗中重创敌军,赢得了“卢阎王”卢象升的高度赞誉,也震慑了那些原本对这支“地方团练”心存轻视的边军将领。
然而,胜利的代价是巨大的。大名府本就不甚充裕的府库,因支撑这场远距离的军事行动和持续的敌后破坏而几乎消耗一空。阵亡将士的抚恤、伤兵的救治、装备的损耗补充,如同一座座沉重的大山,压在了陈远的肩上。
巡抚行辕书房内,气氛凝重。赵顺捧着最新的财政报表,手指微微颤抖:“大人,库银……已然见底。去罗存银仅余三万两,而本月需支付的军饷、抚恤、工坊物料采买等项,预计便需十五万两以上。各地官仓存粮,也仅够维持大名府本地三个月之用。若不尽快开辟财源,莫说发展,就连维持现状,也难以为继了。”
李定国虽然得胜归来,但脸上并无多少喜色,他沉声道:“远兄,将士们用命,方可保境安民。然赏罚乃军中之基,若抚恤、赏功之银迟迟不能下发,恐寒了将士之心,动摇军心根本。”
沈炼依旧隐在阴影中,但声音也带着一丝疲惫:“‘夜不收pLUS’行动耗资巨大,各类特殊装备、人员犒赏、情报收买,所费不赀。近期虽战果颇丰,然长此以往,恐难以为继。”
陈远默默听着,目光扫过书房内这些他最倚重的臂助,他们脸上都写着同样的忧虑——缺钱。战争的胜利,并未带来安宁,反而将更深层次的危机,赤裸裸地摆在了面前。没有强大的经济基础,再能战的军队,再精锐的情报组织,也只是无根之萍,空中楼阁。
他走到窗边,看着窗外大名府街道上逐渐恢复的生机,商贩叫卖,百姓往来。战争的阴影暂时褪去,但生活的压力依旧存在。
“我们不能总指望朝廷的拨款,也不能永远靠抄没贪官家产度日。”陈远转过身,语气平静,却带着一种不容置疑的决心,“要想真正立足,拥有对抗后金、甚至扭转乾坤的实力,我们必须拥有自己稳定而强大的财源!必须建立起一套能自行造血、良性循环的经济体系!”
他走回书桌,铺开一张白纸,拿起炭笔。
“以往,我们侧重于军事、情报和内政数据化,这是对的,是生存之本。但现在,到了该在经济领域,落下重子的时候了。”陈远的眼神锐利起来,“我们要办‘国企’!”
“国企?”李定国、赵顺等人面面相觑,对这个陌生的词汇感到不解。
“所谓‘国企’,全称‘官营实业’,但与以往的官营作坊、皇店截然不同!”陈远解释道,“它由巡抚衙门主导创办并控制,但采用商号模式运营,独立核算,追求利润。其目的,不仅仅是赚钱,更要承担起平抑物价、供应军需、引领技术、抗衡外来经济侵蚀的战略任务!”
他的笔在纸上飞快地划动着,勾勒出初步的蓝图。
“首先,从我们最急需、也最有基础的领域入手!”
“第一,纺织!北地多棉麻,而苏杭等地的丝绸、棉布价格高昂,且运输不便。我们可以利用本地原料,创办‘大名纺织工坊’,但不是传统的一家一户式生产,而是采用‘标准化流水线’作业,集中生产,统一规格,降低成本,提高效率!初期主打军服、官服用布,稳定内部需求,随后可推出面向民间的平价优质布匹,抢占市场!”
“第二,军工!新军对火铳、火炮、弹药的需求巨大,且标准要求高。将军械所部分产能剥离出来,成立‘大明兵工总厂’,在保证军需的前提下,适当接一些地方官府、甚至是友好藩镇的武器订单,以战养战,促进技术迭代。同时,研发可民用的衍生品,如精良农具、矿山机械等。”
“第三,盐铁!此乃国之命脉,利润丰厚。以往多为官督商办,弊端丛生。我们要尝试在辖区内,建立直属于巡抚衙门的‘盐铁专卖公司’,从生产、运输到销售,全程掌控,打击私盐私铁,将这块利润牢牢抓在手中!”
陈远的构想,让在场众人听得心潮澎湃,又感到一丝不安。这步子迈得太大,涉及的皆是敏感而利润丰厚的行业,必然触动无数现有的利益集团。
“大人,此举……是否过于激进?”赵顺谨慎地提出疑问,“纺织、军工尚可,这盐铁专卖,历来是各方势力博弈的焦点,我们贸然介入,恐成为众矢之的。”
“正是因为敏感,我们才更要抓住!”陈远目光坚定,“战后百废待兴,朝廷无力过多干涉地方,这正是我们建立秩序、掌握主动的黄金窗口期!我们手握新军,内有数据司掌控信息,外有‘夜不收’警戒四方,有何惧之?”
他看向李定国和沈炼:“定国,新军需全力支持国企的建立与运营,负责重要工坊、矿场的安全护卫,打击任何敢于武力破坏的势力!沈炼,你的‘净街司’要盯紧市场,严防奸商囤积居奇、哄抬物价,更要警惕后金或其他势力可能发动的商业破坏与间谍活动!”
“至于具体经营,”陈远最后看向赵顺,“赵顺,你需从数据司中,遴选精通数算、敢于任事之人,组建‘经济审计署’,负责国企的账目审核、成本核算与绩效评估。我们要的,是高效、廉洁、能赚钱的国企,而不是新的蛀虫窝!”
部署已定,众人虽然感到压力巨大,但也被陈远的魄力和清晰的规划所鼓舞。他们知道,这又是一条全新的、充满挑战的道路,但也是大名府能否真正崛起、乃至影响天下格局的关键一步。
战争的废墟之上,商业帝国的基石,开始悄然铺设。一个以“国企”为利刃,意图在经济领域开疆拓土、征服世界的时代,即将来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