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逐流看到干纸鹤传信想到的是,这个方法的快捷和方便安全,要知道有这个方法如果两方家族开战的话。
有这个千纸鹤得话前后方的通信会多么的容易,前方子弟征战,后方粮草药材又能及时补给。
当有一方传信如此之迅速,凭借这个时间差在这,岂不是能够抢占到不少的先机。
只能说方向不一样,但对这千纸鹤传信都看到了很多的感悟想法。
温逐流对温晁此举是极为感谢的,因为他看到了这个干纸鹤传信的珍贵,所以温逐流对温晁行礼称是。
至于温晁为什么要教温逐流学习干纸鹤,纯粹是因为温逐流是早就结丹的人。
并且天天跟在他的身边,教起来也比较方便,并且也想看看这个干纸鹤传信,是不是只有结丹才能学。
如果不是,那么结丹的人和不结丹的人哪个会学的快点。
至于温晁为什么要教没有结丹的人干纸鹤传信,纯粹是因为他在试验干纸鹤传信的时候。
发现千纸鹤传信并不需要多少灵力罢了,温晁没结丹的话也能够成功的施展出来。
所以温晁才会教温宁和薛洋学习干纸鹤传信,两人修习灵力也有好长时间了,温宁年纪八岁修习灵力也都有两年了。
而薛洋是来到温家才开始修习的灵力,那修习灵力也有快要一年的时间了。
也都可以支撑起干纸鹤传信的灵力了,因为干纸鹤传信需要的灵力真的不是很多。
就是需要细操而已,对于使用灵力的精准度要求比较高罢了。
不过薛洋的话可能学的会艰难一点,因为他修习灵力的时间确实不长,但好在他能比温宁聪明点。
不是说温宁笨,是因为温宁摄灵的劲还没过去,学习方面会接收的差一点。
好在过年时候许的愿望实现了,温晁成功的又在两名老师面前毕业了,所以他的时间也充裕了点。
温晁在教他们的时候,已经都做好了心理准备了,因为属于隔着一个世界壁垒教学。
虽说同属灵力侧世界,并且还教的是最简单的干纸鹤传信。
所以温晁还真没想到,他教了两个月竟然没有一个人能够成功传信。
真的是干纸鹤都叠的溜溜的了,但是一到往里面注入灵力的时候,就把千纸鹤给整裂了。
就没有一只完好的千纸鹤,能够从三人输入灵力的手上存活下来。
温晁在教学一个星期的时候,就发现了这个问题,然后他仔细的研究了一下。
发现两个世界的确实都是灵力侧的,但是对灵力侧的用法是不同,显然安倍晴明他对灵力的研究更为的纯熟。
因为让干纸鹤能够成功传信,需要的是温和的灵力,并且因为是普通的纸张,就连输送的灵力也不能过多过猛。
不然就会像温逐流他们一样,把干纸鹤给撑的裂开。
开始温晁以为的是因为他们灵力输送的太多,并且输送的太猛,后来温晁一点一点的教导三人,让三人缓慢细小的输送灵力。
三人在一个月后成功的达标了,完全做到了,跟温晁输送千纸鹤传信需要的过程总量一模一样了。
接下来干纸鹤传信确实是在他们手里存活了不少的时间,但是还是没有成功。
因为一到最后等三人把灵力都输送完毕的时候,干纸鹤传信它又裂开了。
明明一样的输送灵力,一样的符箓形成,为什么不可以呢。
经过温晁的对比研究,发现这个世界的灵力普遍用法都是打架使用。
所以这个世界的灵力普遍都挺锐利,而干纸鹤传信需要的却是温和的灵力。
就像是纸人替身或者是小纸人式神都得是温和的灵力。
在灵力的用法上面,确实是属于安倍晴明的研究比较纯熟,并且因为温晁有了安倍晴明的感悟。
从没感觉到灵力转换的难处,更何况温晁感觉让灵力,温和或者尖锐都挺简单的,大概除了安倍晴明的感悟。
还有因为西门吹雪和李寻欢的感悟吧,因为在武侠的世界,内力也是即可救人亦可杀人的。
不过这个世界的灵力也可以做到的,不过好像一般有病都是吃药。
并且因为有乾坤袋的缘故,什么药都可以随身带着,还真没什么需要别人使用灵力给治伤的时候。
而且就算是治伤,因为基本上所有修习灵力的人,体内的灵力都是锐利的,
所以就算是治伤,也不需要把灵力转换温和在治伤。
所以后一个月,温晁主要是在一直在教导三人,把自身的灵力转换的温和一些,事实证明,这个没有控制灵力走量那么容易。
因为这个世界自古以来教育如此,环境如此,这个世界的人都没有转换温和灵力的念头,所以教导起来尤为的困难。
所以,这两个月江家那边都找回来个大徒弟了,温晁这边的教导任务,就是差这最后一步完不成。
死活就是没有人能够学成千纸鹤传信,温若寒也就早就知道,温晁在教三人一个千纸鹤传信术法。
不过并没有看到过,所以也并没有在意,温晁本想在三人身上试验一番什么时候能学会,结果就是三人跟卡瓶颈似的怎么就是学不成。
好在温晁也并不沮丧,因为三人不是一点进步都没有,或者说进步还是很大的,很大程度上三人的学习程度,都是不分先后的。
因为温逐流修习灵力时间最长,同时也是温逐流能够充分理解温晁的意思。
所以往往都是温逐流学的最快,这给了温晁一丝这个世界的人,也能学会千纸鹤传信的信心。
同时,温宁和薛洋也是学的很认真,两人的认真程度,就纯粹是因为这个术式是温晁教的罢了。
而温逐流学的认真,可是跟这个原因关系不大。
因为在温晁教导千纸鹤传信的时候,同时也教导了他们怎么控制灵力,控制灵力的多少,又控制这灵力在纸上细细的连接成符箓,这让温逐流受益匪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