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23基地如同一颗骤然加速的心脏,在荒芜的星球表面以前所未有的效率搏动。林洛的指令化作了无数具体的行动,每一个部门都围绕着那个悬而未决的“帷幕周期”全速运转。
陈筱雨和她的技术团队占据了基地最大的计算中心。庞大的星图被投射到整个环形墙壁上,无数已知星系、脉冲星、引力透镜源的数据流如同瀑布般倾泻而下。“诺亚”核心超频运行,试图从亿万年宇宙天体的运行轨迹中,找出那符合“群星走到特定之位”的数学规律。这是一个浩大到令人绝望的工程,进展缓慢,且充满了不确定性。
秦雪派出的侦察小队像撒出去的网,以基地为中心,向周边星域辐射开去。她们不再仅仅搜索毁灭者的残迹,而是专注于记录任何细微的空间异常——那些难以解释的引力微澜、短暂出现的能量真空带、或者背景辐射中不自然的波纹。每一天都有海量的数据传回,需要耗费大量人力进行筛选和分析。
李静雅的机库更是灯火通明,日夜不休。新一代的飞船被命名为“帷幕号”,其设计理念完全不同于以往的探索或战斗舰船。它更强调多维感应、极端环境适应性、强大的护盾以及……一种近乎奢侈的能量冗余系统。旧飞船的零件被拆解回收,新材料被不断熔铸成型。工程的进度很快,但李静雅的眉头始终紧锁——时间,依然是最大的敌人。
医疗中心内,苏婉清对卡米拉博士的治疗从未停止。在“芽”和“心光晶石”的帮助下,博士的身体状况稳步好转,但精神的坚冰依旧难以融化。她像一座沉睡的宝藏,蕴含着至关重要的信息,却无法叩开大门。
“芽”的状态则有些微妙。她依旧沉默,但不再总是蜷缩。她时常会走到观测窗前,久久地凝视着星空,那双清澈的眼睛里倒映着亿万星辰,仿佛在倾听某种常人无法听见的宇宙低语。有时,她会无意识地在纸上画出一些极其复杂的、类似分形几何或能量回路的图案,连艾斯特拉都难以完全解读。
艾斯特拉自己则沉浸在故纸堆和数据海中。她将卡米拉博士的日志、祖父的碎片笔记、甚至“芽”无意识画出的图案进行交叉对比,试图找到更多关于“看守者”、“囚徒”、“永恒帷幕”的线索。她感觉答案就在眼前,却总是隔着一层薄纱。
林洛的投影核心处理着所有信息流,协调着各部门的进度。他感知到团队中弥漫的焦虑和紧迫感,但他更清楚,盲动比等待更加危险。他需要确切的坐标,需要确切的时间。
转机发生在一个看似平常的周期夜。
“芽”再次站在观测窗前,外面是K-23星球荒凉的夜空和璀璨的星河。她看得异常出神,连艾斯特拉走到身边都没有察觉。
“芽,你在看什么?”艾斯特拉轻声问道。
“芽”没有回头,只是伸出小手,指向窗外星空的一个方向。那里似乎空无一物,只有一片寻常的星海。
“那里……在唱歌……”芽的声音很轻,如同梦呓,“星星……走累了……快要……对齐了……”
艾斯特拉心中一动,立刻拿出数据板,调出那片星域的详细星图。“芽,能指得更具体一点吗?是哪几颗星星?”
“芽”的小手指缓慢移动,在数据板的星图上点出了几个看似毫不相干、分布在不同深空的恒星系。它们之间毫无逻辑关联,无论从距离、亮度还是光谱类型来看。
艾斯特拉虽然疑惑,但还是立刻将这几个坐标发给了计算中心的陈筱雨。
“筱雨,重点计算这几个坐标点的天体运行规律!尤其是它们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和历史轨迹!”
陈筱雨收到信息,虽然觉得这几个点选得有些莫名其妙,但还是立刻照办,将新的参数输入了庞大的计算模型。
令人震惊的事情发生了。
当这几个坐标被纳入计算后,原本杂乱无章、近乎无限可能的计算路径仿佛突然找到了焦点!“诺亚”核心的算力消耗急剧下降,一个清晰的、不断收敛的时间窗口正在被快速计算出来!
“我的天……艾斯特拉!你从哪里得到的这几个坐标?!”陈筱雨的声音充满了难以置信的激动,“它们就像……就像几个最关键的空间锚点!它们之间的相对运动规律极其特殊,下一次达到完美谐振点的时刻是……”
计算进度条飞速填满,一个精确到微秒的宇宙时间戳,赫然出现在主屏幕上!
“……七十三天又八小时之后!”
时间,确定了!
几乎在同一时刻,秦雪那边也传来了消息。一支外围侦察小队,在“芽”所指的大致方向,一个偏远的、几乎没有任何价值的红巨星系统边缘,发现了一片极其异常的空间区域。那里的空间结构薄得像一层即将破裂的肥皂泡,不断荡漾着细微的涟漪,并且持续散发出一种与“心光晶石”和“星忆合金”频率相似、却更加微弱和古老的背景辐射!
“帷幕最薄之处”……也找到了!
一切的线索,在“芽”无意识的指引下,瞬间串联了起来!
团队的情绪从焦虑的等待瞬间转变为目标明确的紧迫。七十三天!他们只有七十三天的时间来完成“帷幕号”的建造、进行全员准备、并抵达那个遥远的坐标!
“加速所有进程!”林洛的声音回荡在基地的每一个角落,“我们的时间不多了。”
希望与压力同时降临。他们知道了何时何地,却依然不知道即将面对的是什么。
“看守者亦被看守,囚徒窥视囚笼之外……”
卡米拉博士日志中那古老的话语,如同警钟,在每个人心中回荡。
星语已低徊,帷幕将启。
(第一百一十四章 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