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到嫂子的朋友圈,我攥着手机的手都在抖。明明我没做错什么,她怎么就不能放过我?我深吸了好几口气,才把心里的火气压下去。我告诉自己,现在跟她吵没用,得做出成绩让她闭嘴。
我重新坐回电脑前,可脑子里全是嫂子的话,根本没心思剪视频。我干脆关掉电脑,去阳台吹风。楼下有卖水果的阿姨在吆喝,声音洪亮又有劲儿。我突然想,我是不是太急了?或许我的视频还有问题,得再好好改改。
我回到房间,把之前发的视频都找出来,一条一条看评论。除了问购买链接的,还有人说“想看你吃猕猴桃的真实反应”“能不能拍点果园里的细节,比如怎么挑选成熟的果子”。我一下子明白过来,我的视频太“端着”了,不够真实,没让大家觉得亲切。
第二天一早,我就给二叔打电话,说想再回一趟老家拍视频。二叔说:“行啊,你过来吧,我把果园里的活都安排好,陪你拍。”挂了电话,我就收拾东西,跟爸妈说要回趟老家。我妈说:“要不要我跟你一起去?帮你打打下手。”我说:“不用妈,我自己去就行,很快就回来。”
坐上去老家的大巴车,我心里又紧张又期待。我拿出手机,在网上搜“农村带货视频技巧”,看到有人说“要像跟朋友聊天一样说话,别背稿子”“多展示产品的细节,让大家看到真实的样子”。我把这些话记在心里,想着到了果园就这么拍。
三个多小时后,大巴车到了老家的村口。二叔已经在村口等我了,手里还提着一个袋子,里面装着刚摘的猕猴桃。他说:“你路上肯定饿了,先吃个猕猴桃垫垫肚子,这是刚从树上摘的,甜得很。”我接过猕猴桃,剥了皮咬了一口,汁水一下子就流了出来,甜里带着点酸,特别好吃。
我赶紧拿出手机,打开相机,对着手里的猕猴桃说:“大家看,这是我刚从二叔的果园里摘的猕猴桃,刚咬了一口,汁水特别多,甜滋滋的,一点都不涩。”我一边说一边把猕猴桃递到镜头前,展示里面的果肉。二叔在旁边笑着说:“咱们这猕猴桃都是自然成熟的,没打催熟剂,吃着放心。”
拍了一会儿,二叔带我去果园。走进果园,满树的猕猴桃挂在枝头,绿油油的,看着就喜人。我拿着手机,从进果园的镜头开始拍,拍二叔怎么给猕猴桃套袋,怎么检查果子的成熟度,还拍了几个熟得刚好的猕猴桃,轻轻一掰就开了。我对着镜头说:“大家看,成熟的猕猴桃轻轻一掰就能打开,果肉是金黄色的,看着就有食欲。要是没熟的,得放几天,等软了再吃。”
我还拍了村里的其他农户,有张阿姨在晒红薯干,有李爷爷在收花生。我跟张阿姨说:“阿姨,我帮你卖红薯干吧,你这红薯干看着就好吃。”张阿姨笑着说:“好啊,要是能卖出去,阿姨谢谢你。”我对着镜头说:“大家看,张阿姨的红薯干是用自家种的红薯做的,没放糖,晒得干干的,吃起来有嚼劲,特别香。”
在老家待了三天,我拍了好多素材。每天早上天不亮就起来拍二叔去果园干活,中午拍农户们吃饭的场景,晚上拍大家坐在院子里聊天。我没背稿子,想到什么就说什么,有时候还会笑场,可我觉得这样才真实。
回到城里,我连夜剪辑视频。我把拍的素材一条一条拼起来,加了点轻快的背景音乐,没加太多特效。剪完第一条视频,我自己看了一遍,觉得比之前自然多了。视频开头是我走进果园的镜头,接着是我吃猕猴桃的样子,然后是二叔介绍猕猴桃的种植过程,最后是我跟张阿姨聊红薯干。
我把视频发布到平台上,没像之前那样一直盯着手机看,而是去洗澡。等我洗完澡出来,拿起手机一看,播放量已经涨到两千多了,点赞有一百多个,评论区里特别热闹。
“这个猕猴桃看着就好吃,怎么买啊?”
“红薯干多少钱一斤?我想买点给孩子吃。”
“主播太真实了,不像其他主播那样装腔作势。”
我激动得手都抖了,赶紧回复大家的评论,把购买链接挂到视频下方。没过多久,订单提示音就响了,一个、两个、三个……我数了数,不到一个小时,就有二十多单。
我赶紧给二叔打电话,告诉他这个好消息。二叔在电话里笑得特别开心,说:“太好了,我明天一早就去摘猕猴桃,保证新鲜。”我又给张阿姨打电话,说有好多人想买她的红薯干,张阿姨说:“真的啊?我这就去把红薯干装袋,明天就发货。”
挂了电话,我还是觉得不真实,又数了一遍订单,确实是二十多单。我跑到客厅,跟爸妈说:“我有订单了,二十多单!”我妈激动得抱住我,说:“太好了,我就知道你能行。”我爸也笑着说:“不错不错,继续加油。”
晚上,我没睡觉,一直在打包。虽然订单不算多,但我想亲自打包,给每个客户都放一张手写的感谢卡。我在感谢卡里写着:“感谢您的信任,您买的每一份土特产,都是农户们的心血,我会保证新鲜,保证质量。”
写感谢卡的时候,我心里暖暖的。我没想到,自己的一个小想法,不仅能帮到老家的农户,还能得到这么多人的信任。我更坚定了要把这件事做好的决心,我要让更多人知道老家的好东西,也要让嫂子看看,我不是她口中的“痴心妄想”。
第二天一早,我就把打包好的货送到快递公司。看着快递员把货收走,我心里特别踏实。我知道,这只是开始,后面还有很多困难等着我,可我不怕。只要我坚持下去,肯定会越来越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