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9月11日上午8点,利物浦酒店门口,国家队的大巴已经等候多时。屈正阳背着球拍包,手里提着装有比赛服和护具的行李箱,和队友们陆续上车。樊振东坐在他旁边,手里翻着世界杯秩序册:“咱们小组赛在3号球台,你的第一场是明天下午3点,对手奥马尔,我上午10点打,到时候我先去探探场地情况。”
屈正阳点点头,打开球拍包检查装备——主球拍的反手胶皮边缘用胶带加固过,备用球拍的拍柄缠了新的吸汗带,这些都是秦教练昨晚特意提醒他的细节。“记住,比赛前半小时再贴胶皮,场地湿度比国内低,胶皮黏性会稍强,”秦教练走过来,递给他一小盒防滑粉,“手心出汗就擦点,别影响握拍。”
大巴缓缓驶向利物浦体育馆,沿途能看到不少挂着世界杯海报的建筑,红色的“IttF woRLd cUp”标语格外醒目。路过一家体育用品店时,屈正阳看到橱窗里摆着自己和马龙的海报,旁边写着“中国乒乓冲冠”,心里涌起一阵暖流——这是他第一次参加世界杯,却能感受到来自全世界球迷的期待。
上午9点,大巴抵达体育馆。场馆经理早已等候在门口,带着球队参观场地。走进中央赛场,屈正阳特意走到3号球台旁,弯腰摸了摸台面——木质纹理清晰,弹性比训练时更均匀,他掏出手机,对着球台拍了张照片,发给妈妈:“妈,这就是我明天比赛的球台,很舒服。”
灯光调试环节,工作人员将亮度调到比赛标准的1500lux。屈正阳站在球台左侧,感受灯光对视线的影响——正前方的顶灯会在球台中线形成微弱光斑,他默默记下:发球时要稍微侧移5厘米,避免光斑干扰判断。樊振东在旁边的球台颠球,笑着喊:“正阳,过来试试对拉,感受下球台弹性!”
两人练了10分钟正手对拉,樊振东的反手快撕速度188km\/h,屈正阳用组合技回敬,192km\/h的球速让樊振东也得全力应对:“可以啊,这速度在世界杯上绝对够用,波尔想防也得费点劲。”练完球,秦教练拿着摄像机回放动作:“你的组合技衔接又快了0.001秒,明天比赛就按这个节奏打。”
下午,球队进行赛前装备检查。屈正阳的比赛服上,国旗和名字的刺绣已经确认无误,护腕和护膝也试戴了多次,确保不影响动作。晚上回到酒店,他和妈妈视频通话,晓萌举着画满星星的加油牌:“哥哥,我明天要让全班同学都看你的比赛!”姐姐抱着宝宝,对着镜头说:“正阳,宝宝今天学会抓球了,等你拿冠军,回来教他打球。”
挂了电话,屈正阳整理好明天要带的物品:球拍包、比赛服、防滑粉、毛巾,整齐地放在床头。他打开系统面板,虽然没有新增经验值,但技能状态全部显示“最佳”——这是连日适应和模拟的成果。窗外的利物浦渐渐入夜,他躺在床上,心里没有紧张,只有期待——明天,“太极刺客”的世界杯首秀,即将拉开帷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