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3月7日上午10点,训练基地的中央训练馆里格外热闹——国家队组织了“国术乒乓观摩会”,邀请了年轻队员、体育院校学生和媒体记者,专门观看屈正阳展示国术与乒乓球结合的技术,这也是他的国术风格成型后,首次公开系统展示。
“各位来宾,欢迎来到国术乒乓观摩会!”主持人站在球台旁,声音洪亮,“今天的主角,是‘太极刺客’屈正阳!他将为我们展示如何把形意拳、太极拳的精髓融入乒乓球,让大家感受国术乒乓的独特魅力!”
屈正阳穿着红色训练服,站在球台左侧,手里握着球拍。第一位观摩者是体育院校的学生,提问道:“屈老师,您的【劈拳+炮拳】组合技为什么这么快?能讲讲发力原理吗?”
屈正阳笑着点头,走到场中央:“形意拳讲究‘整劲’,就是全身力量集中到一点。你们看,我打劈拳时,腰腹向左拧转,把腿部力量传到手臂;炮拳时,腰腹向右发力,衔接手臂爆冲——整个过程像拧毛巾,力量不浪费,所以速度能到192km\/h。”他边说边演示,腰腹转动时,训练服的衣角明显摆动,手臂挥拍的轨迹流畅如行云流水。
演示环节开始,陪练员小李配合喂球。第一球,小李正手爆冲185km\/h,屈正阳用【如封似闭100\/100】卸力——球拍轻轻后引0.3厘米,像贴在棉花上,球的旋转瞬间减弱,然后他手腕翻转,将球送向小李反手空当。“这是太极拳的‘以柔克刚’,”屈正阳解释,“不是硬扛,而是借旋转的力,把对手的力量转化为自己的回球力量。”
“太神奇了!”台下的记者忍不住惊叹,“明明是185km\/h的爆冲,看起来却像轻轻一碰就卸力了!”屈正阳笑着补充:“关键在手腕的控制力,太极讲究‘粘黏连随’,球拍要像粘在球上,才能精准卸力。”
接下来是“近台衔接”展示,屈正阳用【钻拳79\/100】发球,侧旋短球压小李反手,然后衔接【横拳78\/100】反手快撕,再衔接【劈拳】爆冲——三个动作的衔接间隙只有0.007秒,快得让人看不清。“这是形意拳的‘一气呵成’,”他说,“每个动作之间没有停顿,力量连贯,所以对手没时间反应。”
观摩会的高潮是“互动环节”,年轻队员小张主动上台,想试试对抗屈正阳的国术乒乓。第一球,小张正手爆冲180km\/h,屈正阳卸力后爆冲,“1-0!”第二球,小张反手快撕,屈正阳用【玉女穿梭96\/100】步法移位,“2-0!”第三球,小张想变线假动作,却被屈正阳预判,“3-0!”
“太厉害了!我感觉每一步都被预判到了!”小张下台后激动地说,“他的国术乒乓不仅快,还特别‘活’,根本找不到规律!”台下的媒体记者纷纷拍照,摄像机的快门声此起彼伏。
解说员(特邀体育频道解说)在旁实时讲解:“各位观众,你们现在看到的,是中国国术与乒乓球的完美融合!屈正阳的劈拳爆冲有‘刚劲’,太极卸力有‘柔劲’,步法移动有‘巧劲’——这种‘刚柔并济’的风格,不仅让技术更全面,还极具观赏性,这就是国术乒乓的独特魅力!”
下午1点,观摩会结束。屈正阳收到了不少年轻队员的签名请求,还有记者围过来采访:“屈正阳您好,您觉得国术乒乓未来能成为主流风格吗?”他笑着回答:“国术里有很多值得借鉴的东西,比如发力、节奏、预判,我希望能有更多人关注国术乒乓,让它成为乒乓球的一种新可能。”
傍晚,屈正阳回顾白天的展示,打开系统面板——经验值5880\/(观摩会无额外经验,专注技术展示),等级14级,【太极拳·如封似闭】仍保持100\/100(已满级,无涨幅),【八卦走转·玉女穿梭】从96\/100涨到97\/100(每周涨点,步法相关技能优先)。他看着面板上的技能数据,心里清楚:国术乒乓不仅是他的“杀招”,更是一种能让乒乓球更有魅力的风格,未来,他还要把这种魅力带到世锦赛的舞台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