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着可能是有任务,瞿子龙不敢耽搁,在酒桌上就开始看起小说,当然没从头阅读,而是从推送的这章开始,一目十行的快速翻阅。
《下庄生活》第195章 顾家故事九,里面讲的是一个叫顾墨帆的老人被徒弟李明辉问及游历人间的故事。
很快就看完了顾墨帆的回忆,从1982年15岁偷摸出山,偶遇27岁的苏国豪,二人携手创业,到苏国豪被刺伤,顾墨帆在江湖上杀得天昏地暗,最终隐居米露么,瞿子龙不禁咂舌,仅十年时间,苏国豪就给顾墨帆存了八个亿,那他自己赚了多少了?
也为苏国豪感到悲哀惋惜,没有金手指,不是穿越人士,十年间就能创立一个商业帝国,最终却犹如昙花般一现凋零,年仅四十岁。
对顾墨帆,瞿子龙感到发自脚底的冰凉,先天大宗师圆满,那得多高的武学境界,多牛逼的战力呀,开碑裂石?移山倒海?
如果自己身边有这么一个人辅助,想来自己也能创立一个商业帝国。
问题来了,手机上的是小说,可面前真真实实的站着两个人,这怎么解释?名字雷同?到底现在所在的世界是平行世界,还是下庄生活不是小说而是真实事件?
还有手机推送的这条,是任务?还是眼前俩人的资料档案?
瞿子龙想得头痛,也找不出思绪,只能放下手机,想着怎么跟这两个人搭上关系。
马站长醉醺醺地站起来:“老苏啊!来来来,我给你介绍,这位是徐主任的公子徐晓华同志,这位是县里的英雄模范瞿子龙......\"
说着几人把道听途说二龙山、县医院大案如同小说一样讲给二人听。
情节之夸张,人设之高大,场面之凶险,听得瞿子龙都不敢相信那是自己。
苏国豪眼中精光一闪而逝,笑容不改地走到瞿子龙面前:“瞿兄弟少年英雄,年轻有为啊!”
“苏老板过奖了。”瞿子龙笑着伸出手,“比起您白手起家创下十家聚仙楼的成就,我这点事不值一提。”
苏国豪哈哈大笑,接过身后顾墨帆递来的茅台,亲自给瞿子龙斟满:“行,可以,不骄不躁,来咱们俩兄弟走一个!”
瞿子龙也不怂,端起杯子轻碰对方杯底,一口干净杯中酒。
顾墨帆突然上前一步,微笑着伸出修长的手掌:“幸会,幸会!”
瞿子龙会意,笑着与对方轻轻一握:“久仰,久仰!”
他可不敢试探对方的手劲,那可是先天大圆满高手,虽然不知道这是什么境界,但想来捏碎一只普通小保安的手也是如同捏豆腐吧。
徐晓华适时插话:“苏老板怎么想到来清江发展!”
苏国豪给在座每人敬了杯酒,这才娓娓道来:“清江地处云贵高原,气候却与别的地区大不一样,是块风水宝地啊,我两年前跑货,来到这边就深深喜欢上了,320,215,214国道都在这边穿行,尤其清江人的质朴和好客。”
瞿子龙敏锐地捕捉到关键词:“苏哥看好清江的区位优势?”
“聪明!”苏国豪对这个顺杆爬的年轻人很是喜欢,笑着解释道:“现在改革开放,沿海地区发展快,但内陆交通枢纽才是未来十年的黄金节点。”
他意味深长地看着瞿子龙,“比如瞿兄弟开发的清江西坡,背靠省道,北边就是清江,稍加改造就是天然码头...”
瞿子龙心头一震。他规划江西坡时主要考虑就是水运潜力。后世西坡最大的就是紧邻清江,商业价值简直不言而喻,想不到苏国豪竟然一眼看破,果然是商业奇才!
酒酣耳热之际,苏国豪突然正色道:“瞿老弟,我虚长你几岁,托大喊你声老弟。今天一见投缘,送你句话——清江县生财地,清江坡是旺财地,不要辜负韶华。”他指了指顾墨帆,“墨帆你们年纪相仿,以后多亲近亲近!”
瞿子龙注意到苏国豪说这话时,眼中闪过一丝忧色,似乎他自己在清江也遇到了什么棘手问题。
临别时,顾墨帆突然用只有瞿子龙能听到的声音说:“你救人的事,我听说过,那个持枪犯可不是单枪匹马。”他掏出张纸塞进瞿子龙口袋,“这是我们所有店的电话号码,有事直接联系。”
或许是英雄惜英雄,或许是同一种人,这个在瞿某人眼里的绝顶高手竟把能联系到他的全部电话号码都给他抄了一遍。
这一顿酒结束,已经到了下午五点,
雪又下了起来,徐晓华和瞿子龙在积雪中推车并肩艰难前行。
尽管两人都年富力强,也能喝点,但跟单位这些老油条喝,显然就是小酒量、小趴菜。
尤其最后出现的顾墨帆更是能喝,两瓶茅子入口,依然云淡风轻,面不改色。
好在二人及时隐入人群装小透明。要不指定得先拉清江县医院醒酒才能回家。
“今天收获可以。”瞿子龙满意地说,“机械、水泥、红砖都解决了。”
徐晓华若有所思:“哥,屋顶怎么办,石棉瓦还是盖瓦,”
瞿子龙笑道:“苏哥不是说他厂里的石棉瓦随便用,鸡棚用石棉瓦,别的全部砖混平房吧,毕竟这么多水泥红砖呢!”
徐晓华笑道:“权力真好,因为关系。马站长他们怕的不是那张纸,而是纸背后的权力。”
瞿子龙沉默了几秒钟,摇摇头:“也不尽然,单位好是单位好,自己好才是真的好!”
徐晓华迷离着双眼,片刻后恍然大悟,:“都是人精,哥那这批材料和机械都要给回扣?”
“呵呵,当然,还不能给少了,不然尽管有合同,一个月后咱们就啥也做不了了!哦,你今晚回家,问一下你爸,明天能不能参加一下开工典礼。”
天黑时分,瞿子龙在居委会前的空地上敲响了集合钟。不到半小时,空地上就聚集了三四百号居民,呼出的白气在寒冷的空气中交织成一片片雾霾。
“各位叔婶街坊!”瞿子龙摇摇晃晃站在台阶上高声宣布,“江西坡的开发明天正式开工!我们有了推土机、挖掘机,还有足够的建材!愿意参加的,明天早上十点在这里集合!”
人群沸腾了。让瞿子龙没想到的是,当场全场人表示要上山干活。他费了好大劲才说服一部分老人、妇女和孩子留在村里,裱盒子也需要人的,这几天大家是真享受到了纸盒子的红利,一家三四个人闲着裱、饭后裱,一天竟能赚到一块二三。
最后确定了一百五十人上山。
“哥,这么多人,能用了么?”提前回到清南的安纤雪满脸担忧。
“管他呢,”看着热情高涨的村民,瞿子龙说,“反正山上活多,人多力量大!”
安纤雪望着雪中瞿子龙坚毅的侧脸,突然说:“子龙哥,你有没有想过,等江西坡开发完了,接下来做什么?”
瞿子龙转头看她,发现她的眼睛在雪夜中闪闪发亮:“呵呵,开发完?二十年都不一定!”
安纤雪瞪大眼睛,张大嘴巴:“哥,这,这西坡还要干很多工程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