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查组的消息传到瞿子龙那里,他眼中寒光一闪。果然,宗乾的杀招在这里!想从“虚开发票”这个民营企业容易出问题,又容易做手脚的地方打开缺口!
“告诉他们,”瞿子龙对着电话那头的徐晓华,声音冷得像冰,“单据原件不可能让他们带走,这是公司的核心财务凭证。他们可以当场拍照、复印,也可以邀请任何有资质的第三方鉴定机构前来鉴定。如果坚持要带走原件,请出示县局主要领导签字并加盖公章的正式书面通知,并说明法律依据。否则,我们将视为非法抢夺商业机密,并保留追究法律责任的权利!”
态度强硬,寸步不让!
但检查组锲而不舍,不因一城得失而放,翻箱倒柜,掘地三尺,似乎一定要在龙华集团找出猫腻。
接下来的四天里,检查组的人几乎驻扎在了各分公司,尺测度量,反复询问,气氛压抑。
一个个员工被喊到专门的房间里谈话,或勒令车间停工等待他们排查,公司运营开始陷入半停滞状态。
中高层基本专职应对检查,管理出现空档;会议室账本堆满,正常报销和支付都受到影响。员工们人心浮动,各种小道消息开始在公司内外流传。
有的说:“公司可能会面临重大的处罚,”
有的说:“大老板得罪了大领导,这次是凶多吉少!”
还有的说:“我们是国企,这次听说政府要收回机械一厂和服装厂。”
“我现在是不想当正式工了,我就想在老瞿家手下做事,家里好不容易过了几天好日子......”
“哪由得你?到时候你愿意干就干,不愿意他们就开除你!”
......
这些谣言虽然未经证实,但却在员工们中间引起了不小的恐慌。
“老板,他们这明显是故意找茬!再这么下去,各分公司都要受影响了!”单元奎气得直跺脚。
瞿子龙站在办公室窗口,看着楼下院子里那些晃悠的检查人员,眼神冰冷。他料到会有刁难,但没想到对方如此迫不及待,吃相如此难看。硬抗不是办法,自己是民他们是官,规则由对方制定。
他拿起电话对副总马建涛说:“马副总,你准备一下,国际考察团对我们项目的评价,还有那几个有明确合作意向的外资项目的初步接触情况的报告可以交出去了。”
马建涛还在犹豫:“大老板,现在就交出去?”
“对,”瞿子龙嘴角泛起一丝冷意,“他宗乾可以不要脸面,但清江县委、南开市委还要经济发展,还要改革开放的政绩。既然县里不想好好玩,那我们就换个桌子。你把报告再梳理一遍,要做得漂亮点,重点突出龙华的国际影响力和未来对地方经济的巨大拉动作用。你现在出发,去找关心招商引资、重视民营经济的领导,比如市委调研室、市计委的负责人,‘顺便’提一下我们目前遇到的‘小麻烦’,表达一下我们对优化营商环境的‘期盼’。”
马建涛立刻明白了瞿子龙的意图:“好!我马上去办!让上面的人知道,有人在开倒车,破坏大好局面!”
这份经过精心准备的报告,以及马建涛在市里的偶遇,果然起到了效果。
当天下午,蛰伏在南开市的马建涛就提着公文包前往了市府。
第二天早上市委书记范德权电话就打到了清江县府,范德权看似随意地向宗乾问:“老宗啊,听说你们县那个龙华集团,搞得很不错嘛,连外国专家都赞不绝口,还引来了外资项目?这是大好事啊!你们县里一定要创造良好的环境,保护好这种具有示范效应的民营企业,可别让一些不必要的检查、繁琐的程序,寒了企业家的心,拖了发展的后腿啊。”
范德权语气平和,但话里的分量,却让宗乾瞬间脊背发凉。他脸上挤出一丝尴尬的笑容:“范书记放心,我们一定落实好您的指示,全力支持企业发展。”
挂断电话,宗乾的脸色阴沉得能滴出水来。他没想到瞿子龙反应如此之快,手段如此刁钻,直接绕开他,把状告到了市里!这记“敲山震虎”,虽然没能伤他筋骨,却让他多少有点投鼠忌器,不得不暂时收敛。
但到了第二天他才拿起电话,打给杨红江:“老杨,那边……检查得差不多了就撤吧,注意影响。”
第一轮交锋,瞿子龙凭借对上层风向的精准把握和四两拨千斤的政治智慧,险险化解。但他和宗乾都清楚,这仅仅是开始,更凶险的较量,还在后头。表面的平静下,暗流更加汹涌。
检查组什么都没有检查出来,无比恼怒,但听到宗县的电话,只能准备打道回府。
这时,龙华总部却迎来了一批意想不到的客人。
不仅有县纪委书记、县委办主任,还有两位来自市纪委和市税务局的干部!原来,瞿子龙马建涛提出发前,另一路的康建军就通过姜书记和范德权的渠道,匿名将一些反映宗乾及其亲信在以往工作中可能存在问题的“材料”,递到了纪委有关人员手中。虽然这些材料暂时动不了宗乾的根本,但足以引起上面的关注和警惕。
县委办主任徐安邦很明显是来为儿子站队的。
而市领导的出现,名义上是“调研优化营商环境”,恰好“路过”清江,听说有联合检查,便“顺道来看看”。但时机拿捏得如此精准,其意味不言自明。
市税务局的干部直接介入发票鉴定,经过现场初步核查,认定印章问题属于正常印制批次差异,并无伪造嫌疑,严厉批评了县税务局稽查员的业务不精和主观臆断。
面对更高级别的领导和确凿的证据,联合检查组的气焰顿时被打了下去。杨红江冷汗直流,连连道歉,带着人马灰溜溜地撤走了。
一场声势浩大的围剿,就这样虎头蛇尾地收场了。
当晚,瞿子龙接到吴福良从省城打来的电话,语气严肃中带着欣慰:“子龙,你受委屈了。省里和市里对清江的发展,尤其是龙华的贡献,是高度肯定的。个别同志不顾大局的行为,一定会得到纠正。你放心,清江的投资环境,不会因为个别人而改变!”
电话这头,瞿子龙语气谦逊:“谢谢老友爹关心,我一定再接再厉,为清江发展贡献力量。”
二人又聊了许久,瞿子龙才挂断电话,
夜色中的西坡灯火通明。他知道,经过这一役,宗乾在清江的权威受到了重创,而龙华集团的根基,更加稳固了。但他也明白,斗争并未结束,只是转入了新的阶段。未来的路,需要更加审慎和智慧。
而此刻,他需要去安抚受了惊吓的员工,奖励有功的部下,然后,继续带领龙华这艘巨轮,向着更广阔的海洋,全速前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