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铮踉跄着在扭曲的山脉阴影中穿行,每一步都如同踩在刀尖之上。内腑如同火烧,灵力枯竭带来的虚弱感几乎要将他吞噬。身后虽无追兵,但那无处不在的危机感和可能随时出现的诡异身影,如同鞭子般抽打着他,逼迫他压榨出最后一丝力气。
终于,在一处极其隐蔽的山坳底部,他发现了一个被巨大落石半掩的洞口。洞口狭窄,仅容一人侧身通过,内部漆黑一片,散发出阴冷潮湿的气息。
王铮强撑着最后一丝清明,仔细以神识探查洞内,确认并无活物气息后,才艰难地挤了进去。
洞窟不深,仅有数丈,但足以遮风避雨,隐蔽性极佳。最让他惊喜的是,在洞窟最深处,竟然有一小片尚未完全干涸的泥泞洼地,洼地中央,还有一株散发着微弱莹白光华的三叶小草,正顽强地生长着。
“月光藓?”王铮认出此草,乃是一种低阶灵草,性喜阴湿,能凝聚微薄月华,有宁神静气之效。虽然品阶不高,但在此绝境之下,已是意外之喜。尤其那泥泞的洼地,说明此地或许曾有一眼灵泉,虽已枯竭,但残留的湿气和灵气,正适合疗伤和培育某些阴属性灵草。
他不再犹豫,立刻用尽最后力气,取出几面阵旗,在洞口布置下一个简易的“隐匿阵”和“预警阵”。阵法光幕亮起,将洞口气息彻底隔绝,他才彻底松了一口气,身体一软,瘫倒在地。
剧烈的咳嗽伴随着鲜血从嘴角溢出,眼前阵阵发黑。他知道自己已到极限。
不敢昏迷,王铮强打精神,盘膝坐起,先将得自杜杀等人的疗伤丹药取出,挑出药性最温和、最适合当前状态的服下。丹药化开,温和的药力开始滋润受损的经脉和内腑。
接着,他小心翼翼地将那株“月光藓”连同一小块泥土移植到一旁,并未采摘。此草虽能入药,但在此地,它更大的作用是维持这一点微薄的生机与灵气,不宜竭泽而渔。
处理完这些,他才将注意力完全投入到自身疗伤之中。
《百蛊真经》功法缓缓运转,引导着药力流遍全身。背后崩裂的伤口再次传来剧痛,他咬紧牙关,默默忍受。灵力一丝丝恢复,虽然缓慢,却带来了希望的暖流。
时间在寂静的疗伤中悄然流逝。
不知过了多久,王铮再次睁开眼,脸色依旧苍白,但气息已然平稳了许多,伤势暂时被压制住,恢复了一成左右的灵力。
他立刻查看敛虫葫的情况。
寒螭缠绕在那几株“尸寒幽藓”上,依旧在缓慢吸收,气息比之前凝实了一分,但距离恢复还差得远。
小金、水影依旧灵光黯淡,静静蛰伏。
情况最糟的还是幽涡,它蜷缩在角落,几乎感觉不到生命波动,本源受损极重。
王铮心中沉重。灵虫是他最大的依仗,如今几乎全废,在这危机四伏的秘境中,寸步难行。
“必须尽快找到滋养恢复灵虫的灵物…”他目光扫过洞窟,最后落在那片泥泞的洼地和那株月光藓上。
一个念头浮现。
他小心翼翼地从储物袋中,取出那几个得自药王峰弟子的储物袋,开始仔细翻找。
果然,作为专修炼丹的药王峰弟子,他们的储物袋中,除了成品丹药,还有不少**灵草种子**和**未处理的灵植**!
王铮屏住呼吸,仔细辨认。
“**凝血草**…常见,疗伤效果一般。”
“**聚灵花**…种子活性不足了。”
“**毒蛛兰**…蕴含微弱毒素,或许对幽涡有点用,但杯水车薪…”
…
大多是一些常见或品阶不高的灵草种子,且很多因保存不当已失去活性。
就在他有些失望之时,指尖触碰到杜杀储物袋角落里的一个不起眼的黑色小布袋。布袋以某种防火防潮的蚕丝制成,入手冰凉。
他心中一动,打开布袋。
里面并非种子,而是三颗仅有米粒大小、却通体浑圆、散发着淡淡生机与奇异腥气的红色小果核!
这是…“血精妖果”的果核?!
王铮瞳孔微缩!他在《百蛊真经》的杂篇中见过对此果的记载!此果并非直接服用,而是需要以特殊秘法催生,其果实蕴含磅礴气血,对修复肉身创伤、补充气血有奇效!更重要的是,此果生长过程中,会散发一种奇异气息,能吸引并滋养某些喜食气血的异虫!
“好东西!”王铮心中大喜!此果对他恢复伤势,乃至未来培育吸引特定灵虫都有大用!
他压下激动,继续翻找。又在另一个弟子的储物袋中,找到了几粒灰扑扑、毫不起眼的种子,这些种子看似平凡,却给他一种极其**坚韧的感觉。
“石肤藤?”王铮不太确定,但感觉此物或许对小金这类甲壳灵虫的强化有所裨益。
最后,他的目光落在了那株月光藓和脚下的泥泞洼地上。
一个大胆的想法在他脑中形成。
他小心翼翼地取出一颗“血精妖果”的果核和两粒“石肤藤”种子。然后,他以玉刀在那片泥泞洼地旁,开辟出一小片更湿润的区域。
他没有直接将种子种下,而是先催动体内微薄的灵力,混合着自身一滴蕴含生机的鲜血,在地上刻画了两个微小的、源自《百蛊真经》的促灵虫纹!
随后,他才将血精妖果的果核和石肤藤种子,分别放入两个虫纹的中心。
接着,他又取出一些得自杜杀的、品阶不高的木属性灵石,捏碎成粉,撒在种子周围,作为初始养分。
做完这一切,他已感到有些疲惫,但眼中却充满期待。
他不知道在这灵气稀薄、环境恶劣的秘境角落,凭借这简陋的条件和粗浅的虫纹,能否成功催生这些灵植。但这已是他目前能想到的、最快获得资源的办法。
能否成功,只能交给时间和运气了。
王铮服下丹药,再次进入修炼状态。洞窟之内,重归寂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