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日的朝阳,似乎也比往日更加明亮几分,金灿灿地洒在刚刚苏醒的武汉三镇。长江江面上波光粼粼,轮渡的汽笛声悠长而响亮,但与往常相比,这个清晨的空气里,似乎浮动着一丝不同寻常的、躁动而兴奋的气息。
林瀚章骑着那辆旧自行车,像往常一样前往工业处上班。然而,一驶出宿舍区,他就敏锐地察觉到了异样。
街道上,比平时这个钟点要热闹许多。许多机关单位门口,都有人忙碌地悬挂着崭新的红旗,那红色在朝阳下显得格外鲜艳夺目。更有一些学校的师生和工厂的工人队伍,正举着横幅和彩旗,在进行队列练习,脸上洋溢着压抑不住的喜悦和期待,仿佛在为什么重大活动做准备。
“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毛主席万岁!”
“中国共产党万岁!”
一条条墨迹未干、笔迹各异的崭新标语,被醒目地张贴在街头的墙壁、电线杆和商店的门板上。内容不再是之前常见的“庆祝武汉解放”或“支援前线”,而是指向一个更加宏大、更加根本的庆典!
路人们行走的脚步似乎也轻快了许多,相识或不相识的人碰面,总会交换一个心照不宣的眼神和意味深长的微笑,低声交谈着:
“听说了吗?今天下午……”
“嗯!通知了,要组织收听!”
“是要宣布了吧?肯定是了!”
“哎呀,盼了多少年啊……”
各种猜测和期待,像无形的电流,在熙攘的街道上迅速传递,营造出一种节日般的预热气氛。连空气中弥漫的煤烟味和市井气息,似乎都被这股兴奋的情绪所冲淡。
林瀚章的心跳不由自主地加快了。他猛地想起这几天报纸上连篇累牍关于北平正在召开的“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的报道,想起会议上讨论通过的《共同纲领》,想起不断传出的关于“国号”、“国旗”、“国歌”的消息……
一个巨大的、几乎不敢让他轻易相信的预感,如同破晓的晨光,骤然穿透迷雾,照亮了他的脑海!
难道……难道是那个时刻……真的要来了?!
他用力蹬着自行车,几乎是以最快的速度冲进了工业处所在的那栋旧办公楼。
楼里的气氛比街上更加热烈和忙碌!电话铃声此起彼伏,走廊里人们步履匆匆,脸上都带着兴奋和急切的表情。各个科室的门都敞开着,干部们都在大声交谈、安排着工作。
“小林!你来得正好!”刚放下自行车,处长就从办公室探出头来,脸上泛着红光,声音因激动而格外洪亮,“快!立刻通知全处同志,九点钟准时到大会议室开会!紧急会议!任何人不得缺席!”
“是!”林瀚章立刻应道,从处长的表情和语气里,他更加确信了自己的预感。他强压着内心的澎湃,迅速跑向各个科室传达通知。
九点整,大会议室里挤得满满当当。所有干部,无论是像林瀚章这样的年轻骨干,还是几位留用的旧政府技术人员,都正襟危坐,神情严肃又期待。
处长站在前面,手里拿着一张刚刚送来的、盖着军管会大红印章的通知,情绪激动得手都有些微微颤抖。
“同志们!”他几乎是喊着开口,声音盖过了所有的嘈杂,“刚接到军管会最高级别的紧急通知!今天——1949年10月1日下午三点整,在北平天安门广场,将举行盛大典礼!中央人民政府主席毛泽东同志,将向全世界庄严宣告——”
他刻意停顿了一下,目光扫过台下每一张屏息凝神、充满渴望的脸庞,然后用尽全身力气,一字一顿地宣布:
“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今天——成立了!!!”
“成立了”三个字,如同三声巨炮,在会议室里轰然炸响!
尽管早有预感,但当这石破天惊的消息被正式确认时,巨大的、难以形容的狂喜还是瞬间席卷了每一个人!
“哗——!!!”
短暂的死寂之后,是雷鸣般的、几乎要掀翻屋顶的掌声和欢呼声!所有人都猛地从座位上跳了起来,拼命地鼓掌,尽情地欢呼,许多人激动得热泪盈眶,与身边的同志不管不顾地拥抱在一起!
“新中国!是我们的新中国啊!”
“毛主席!!”
“成立了!终于成立了!”
处长自己也激动得眼圈发红,他努力平复着情绪,挥舞着双手让大家安静:“同志们!静一静!静一静!听我布置任务!”
会场好不容易才渐渐安静下来,但每个人脸上都洋溢着极度兴奋的红光,胸膛剧烈起伏着。
“这是天大的喜讯!是中华民族历史上开天辟地的大事件!”处长声音嘶哑却充满力量,“上级要求,全市所有机关、学校、工厂、单位,必须精心组织,准时收听下午三点的开国大典实况广播!会后,要立即组织庆祝活动!”
他迅速布置着任务:安排人员立刻去领取庆祝用的红旗、标语;检查处里那台老旧的电子管收音机是否完好;安排场地,准备扩大器(如果有的话);下午全体停工,集体收听;会后组织游行庆祝……
会议在一种极度兴奋和高效的状态下结束。干部们立刻像上了发条一样,冲出会议室,分头行动起来。整个工业处,乃至整个武汉市的党政机关,都像一部巨大的机器,为了迎接这个历史性时刻而全速运转起来。
林瀚章被分配去协助调试收音机和布置会场。他和其他同事一起,小心翼翼地将那台珍贵的、蒙着灰尘的收音机从仓库里搬出来,擦拭干净,接通电源。看着那亮起的、温暖胆管光芒,听着喇叭里传出的调试时的沙沙电流声,他的心情难以平静。
他的眼前,仿佛又看到了华北平原上那寒冷的冬夜,那急行军的队伍,那破庙里摇曳的煤油灯,那双清澈沉静的眼睛……无数画面飞速闪过。
他想起了自己写给周文瑾的那封信,信中他引用了“寰宇澄清万里埃”的诗句,憧憬着那一天。
而这一天,竟然真的就要到来了!以如此真切、如此隆重的方式!
一种巨大的历史参与感和自豪感,如同长江的波涛,在他胸中汹涌澎湃。他和他的战友们,千千万万的革命者,所有的牺牲、所有的奋斗、所有的等待,不就是为了这一刻吗?
一个崭新的中国,一个属于人民的共和国,即将在世界的东方屹立起来!
会议一结束,布置工作的间隙,一个强烈的念头无法抑制地冒了出来——他想要立刻见到周文瑾!想要和她分享这份巨大的、几乎要满溢出来的喜悦和激动!想要告诉她,他们曾经在战火中间接谈论过的、那个看似遥远的梦想,真的变成了现实!
他仿佛能看到她听到这个消息时,那双清澈的眼睛里,也一定会迸发出同样惊喜和激动的光芒。那份关于“每个孩子都能打上疫苗”的理想,将从今天起,拥有一个最坚实、最伟大的国家根基来支撑它实现!
他迫不及待地想和她一起,见证这个历史性的时刻,分享这份无与伦比的喜悦。
他看了看窗外,阳光正好,时间还早。他知道周文瑾此刻一定也在市立医院里,同样忙碌地准备着下午的收听活动。
一种混合着历史豪感和个人情感的急切冲动,驱使着他。他找到处长,简单说明了一下情况(借口可能有需要与医院协调的紧急事务),获得了一个短暂的外出许可。
他几乎是跑着冲出办公楼,骑上自行车,汇入街上越来越热闹的人流,向着硚口区,向着市立第一医院的方向,奋力蹬去。
心,早已飞向了那个有着消毒水味道、却有她在的地方。
历史的巨幕即将拉开,而他最想与之分享这份荣耀与喜悦的,是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