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御书房里,小皇帝如何吃腻了点心。
如何像个顽童一样,随手一推,将一整盘名贵的“百花糕”打翻在地。
再到老总管陈无病如何让他收拾,
他如何动了贪念,偷偷藏了几块。
最后,到他如何兴冲冲地跑到后厨,想把这点心塞给自己那个爱吃甜食的叔叔……。
张威静静地听着,脸上的表情,从凝重,到惊疑,再到震撼,最后,化为一片匪夷所思的空白。
他的脑子里,仿佛有无数道闪电,在疯狂地劈落!
他想起了在“一线天”时,那只不知从哪儿钻出来,恰好在他马前窜过的黑猫。
他想起了小李子口中,那个因为吃腻了点心,就随手推翻了盘子的小皇帝。
他想起了王二,那个本该在汤里下毒,却因为侄子突然到来而手忙脚乱的厨子。
他想起了那包被王二拒之门外,又被他在行凶后,为了压惊而捡起来吃掉的“百花糕”。
他想起了王二那声,因为误食了“毒点心”(在他看来)而发出的,救了自己一命的凄厉惨叫!
点心……真的有毒吗?
不!
刘院判验过了,王二中的是“一步倒”,是汤里的毒!
跟点心没有半点关系!
王二,是被他自己下的毒,给“吓”死的!
不,是被这一连串巧合到令人发指的“意外”,给送上绝路的!
一个巧合,是运气。
两个巧合,是侥幸。
但当所有的巧合,都像被一只看不见的大手精妙地编织在一起,形成一张天罗地网,将敌人的阴谋诡计精准地绞杀,并最终指向同一个源头时……,
那便不是巧合!
那是天意!是神迹!
而这所有神迹的源头,竟然是那个坐在龙椅上。
只知道发呆、玩手指、吃点心的小皇帝,一个不经意的、孩童般的举动!
张威的身体,开始无法抑制地颤抖起来。
那不是恐惧,而是一种凡人窥见神明伟力时的……敬畏!
他忽然明白了。
他效忠的,从来都不是那个十岁的痴傻孩童。
他效忠的,是炎氏的江山,是这大炎王朝的国运!
而陛下,就是国运的化身!
是天命的载体!
陛下虽痴,但天命不绝!
龙气虽晦,但神威犹在!
“为什么我的完美计划,总被一群蠢货,用最愚蠢的方式破坏掉!”
李思远那张智珠在握的脸,仿佛出现在了张威的眼前。
他似乎已经能想象到,当这个消息传回丞相府时,
那个权倾朝野的“准皇帝”,会是何等惊疑、暴怒,乃至……疯狂!
张威挥了挥手,示意亲兵将已经吓傻了的小李子带下去,好生“安抚”。
然后,他一步一步,走出了书房,来到了洒满月光的庭院中央。
他整理了一下自己的衣冠,表情肃穆到了极点。
下一刻,在所有亲兵和下人震惊的目光中,
这位杀伐果断、铁骨铮铮的镇西大将军,
大炎王朝的军方擎天一柱,朝着皇宫的方向,直挺挺地跪了下去!
“咚!咚!咚!”
他以额触地,行了三跪九叩的君臣大礼,每一个头,都磕得无比沉重,无比虔诚。
“老臣张威,叩谢陛下救命之恩!”
他的声音,不再是面对属下时的冰冷威严,而是带着一种发自灵魂深处的颤抖与狂热。
“是陛下!是陛下在冥冥之中,显露神迹,救了老臣一命啊!”
“炎氏天命不绝!大炎国运不灭!”
声音在寂静的夜空中回荡,每一个字,都像是一记重锤,狠狠地砸在所有人的心上。
今夜之后,京城里关于那个傀儡小皇帝的传说,恐怕要彻底改写了。
一夜之间,京城的天,就变了味儿。
不再是权臣当道的沉闷腐朽,而是多了一丝……玄学的味道。
镇西大将军张威府上,昨夜闹刺客了!
这消息像长了翅膀,天还没亮透,就从达官显贵的府邸,传到了街头巷尾的说书摊,再钻进了每一个贩夫走卒的耳朵里。
版本五花八门,一个比一个离奇。
有说刺客是飞天大盗,能踏雪无痕,结果在将军府后厨偷吃,被活活噎死了。
有说刺客是西域妖人,会撒豆成兵,结果被将军府的灶王爷显灵,用锅底灰给拍死了。
但所有版本都有一个共同点——镇西大将军张威,毫发无伤,安然无恙。
这让无数暗中为张威捏了一把汗的人,长出了一口气。
也让某些躲在阴暗角落里,等着听丧乐的人,气得掰断了心爱的玉扳指。
……
太极殿。
文武百官分列两侧,气氛肃杀得能刮下一层霜来。
丞相李思远依旧站在百官之首,面沉如水,一身紫袍衬得他愈发深不可测。
他的眼神扫过对面武将队列中,那个身形站得笔直,面色如常的张威时,眼底深处,闪过一丝连他自己都未曾察觉的阴霾。
没死,不但没死,连根毛都没伤到。
后厨那个叫王二的厨子,是他安插了三年的暗子,稳妥、贪财、有把柄。
为了确保万无一失,他给的毒药是“一步倒”的引子,
需要和另一种食材混合才会发作,并且会伪装成食物中毒的样子。
而真正的“一步倒”,他让杀手组织“鬼见愁”的人,以“百花糕”的名义送给了王二,作为他事成之后的“甜点”和“灭口”工具。
计划天衣无缝。
王二毒杀张威,然后被灭口,死无对证。
可现在,王二死了,张威活着。
这盘棋,下到一半,棋盘被人掀了。
李思远活了五十多年,第一次感觉自己的脑子,有点不够用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