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光灯下,林薇薇握着话筒的手指微微收拢,却没有丝毫颤抖。面对陈总的尖锐提问,她没有急于辩解,而是先低头看了眼手中的平板——上面是团队连夜整理的核心数据图表,此刻正清晰地映在她的眼底。
“陈总,您关心的可持续性和风险应对,我们团队早有预案,这些预案不是空想,而是基于过去3个月的实际运营数据。”她的声音透过音响传遍礼堂,平稳中带着笃定,“首先,关于用户复购和物品损坏问题,我这里有两组关键数据:过去3个月,我们的用户复购率达到68%,物品损坏率控制在5%以内,这两个数据都优于我们初期的预期,也高于行业内同类校园项目的平均水平。”
话音刚落,她抬手示意李萌切换ppt。大屏幕上瞬间跳出两张对比图表:左侧是用户复购率趋势图,蓝色折线从第一个月的45%稳步上升到第三个月的68%,每个月的增长节点都标注着对应的运营动作——“新生礼包上线”“积分兑换启动”;右侧是物品损坏率统计图,红色柱状图始终保持在5%以下,最近一个月甚至低至3.2%,下方备注着“每周回访+每月检修”的执行频率。
“这68%的复购率,不是靠运气。”林薇薇指着复购率图表,语速适中却字字清晰,“我们做了两件事:一是分层运营,针对不同需求的用户设计不同的租赁方案。比如给考研学生推出‘季度学习套餐’,包含台灯、暖手宝、折叠桌,租金打8折;给社团活动提供‘按需租赁’服务,按小时收费,避免资源浪费。二是精细化服务,我们有专门的客服小组,每天收集用户反馈,24小时内解决问题。上个月有位同学反映租的风扇噪音大,我们当天就上门更换,还额外赠送了3天免费租赁时长,这位同学后来不仅成了常客,还推荐了5个朋友来平台下单。”
台下传来一阵小声的议论,有观众拿出手机对着屏幕拍照,几位评委也在笔记本上快速记录。陈总微微前倾身体,目光落在损坏率图表上,没有说话,显然在等待更详细的解释。
林薇薇立刻接话:“至于5%以内的损坏率,核心靠‘预防+保障’双机制。预防方面,我们实行‘押金分级制度’,根据物品价值设定不同押金,比如100元的风扇收50元押金,500元的投影仪收300元押金,用户归还时若物品完好,押金全额退还;若有损坏,按维修成本扣除费用,这从源头上减少了恶意损坏的情况。”
她顿了顿,调出一段短视频——画面里,仓库的兼职学生正戴着手套,用酒精棉片仔细擦拭回收的风扇,随后将风扇放进紫外线消毒箱,消毒完成后,又用标签机打印出“已消毒·2024.xx.xx”的标签,贴在风扇底座上。“保障方面,我们建立了‘三级维护体系’:回收时初步检查外观,入库后全面消毒检修,出租前再次确认功能。所有维护流程都有记录,每一件物品都有专属的‘维护档案’,方便追溯。”
说到这里,她侧身看向评委席:“上个月,我们还联合学校后勤处做了一次‘物品安全抽检’,随机抽取了100件在租物品,邀请专业维修人员检查,合格率达到100%。这份抽检报告现在还在学校官网公示,欢迎大家查阅。”
陈总的眉头渐渐舒展,手指轻轻敲击桌面,示意她继续说盈利模式的问题。
林薇薇立刻切换到下一页ppt,屏幕上出现“多元盈利结构”的标题,下方用饼图展示了各项收入的占比:租金收入占65%,合作分成占25%,其他服务收入占10%。“关于盈利的可持续性,我们没有把鸡蛋放在一个篮子里。除了核心的租金收入,我们已经拓展了合作分成渠道。目前,我们已和本地3家文具店达成联名合作,分别是学校东门的‘晨光文具’、南门的‘学霸书店’和生活区的‘小太阳文具’。”
她点击鼠标,屏幕上弹出三张合作协议的扫描件,协议上清晰地写着合作内容:校园租赁平台的用户凭租赁订单,在合作文具店消费可享受9折优惠;文具店则按每月交易额的8%,向平台支付分成。“这是一种双赢的模式:用户能拿到折扣,文具店能增加客流,我们能获得额外收入。上个月,这3家文具店通过我们平台带来的交易额达到1.2万元,我们获得的分成有960元,虽然金额不算高,但已经形成了稳定的流水,未来随着用户规模扩大,这笔收入还会增长。”
“除了文具店,我们还在和学校周边的打印店、咖啡店谈合作。”林薇薇补充道,“比如和打印店合作,用户租了投影仪后,可能需要打印ppt,我们就会引导他们去合作打印店,享受‘租赁+打印’的套餐优惠;和咖啡店合作,推出‘学习套餐’,租台灯送咖啡优惠券,吸引更多学生下单。这些合作不仅能增加收入,还能丰富平台的服务场景,提高用户粘性。”
台下突然有人举手提问,是一位学生观众:“学姐,我之前租过你们的风扇,感觉很方便,但有时候想租的物品会缺货,你们以后会增加品类吗?”
林薇薇笑着点头:“这位同学的问题很好,缺货确实是我们之前遇到的问题。接下来,我们计划新增‘校园闲置物品回收租赁’业务,鼓励学生把不用的物品交给我们,我们消毒检修后上架出租,既解决了缺货问题,也能降低采购成本。目前,我们已经在学校贴吧和微信群发布了回收公告,短短3天就收到了50多件闲置物品,包括相机、画板、露营装备等,后续会陆续上架。”
她的回答赢得了台下的掌声,那位提问的学生也满意地坐下了。林薇薇看了眼时间,从开始回答到现在已经过去了8分钟,比预计的多了3分钟,但评委们没有打断,反而听得很认真,这让她更有信心。
“最后,我想补充一点关于未来的规划。”她的目光再次投向陈总,“我们计划在半年内,将平台覆盖到周边5所高校,每所学校招募2-3名校园代理,负责收集需求、反馈问题。同时,我们会开发‘校园租赁’小程序的2.0版本,增加‘物品共享’功能,允许学生之间互相租赁物品,平台只收取少量服务费,进一步扩大用户基数和收入来源。”
说到这里,她举起手中的平板,展示了小程序2.0版本的设计草图:“大家可以看到,新版本会增加‘个人闲置’板块,用户上传闲置物品信息后,平台会进行审核,审核通过后就能发布租赁信息。我们还会加入‘信用评分’体系,信用分高的用户可以免押金租赁低价值物品,这既能降低用户门槛,也能减少风险。”
陈总终于开口,语气比之前温和了许多:“你们的规划很详细,数据也很扎实,尤其是‘闲置物品回收’和‘信用评分’,考虑得比较周全。但我还有个疑问,你们团队都是学生,精力有限,如何保证拓展过程中服务质量不下降?”
“这是我们重点考虑的问题。”林薇薇立刻回答,“首先,我们会建立‘标准化服务手册’,从物品消毒、订单处理到客服应答,都制定统一的标准,确保每所学校的服务质量一致。其次,我们会定期对校园代理进行培训,每月召开线上会议,分享运营经验,解决遇到的问题。最后,我们会保留核心团队的决策权,重大问题由我们三人共同商议,避免出现管理混乱的情况。”
她还笑着补充:“其实我们已经在尝试‘轻量化运营’,比如和学校的社团合作,把物品配送、消毒等工作外包给社团,我们只负责平台维护和订单处理,这样既能节省精力,也能给更多学生提供实践机会。”
陈总点了点头,没有再提问,而是对着身边的评委小声交流了几句,脸上露出了认可的笑容。
此时,主持人走上台,笑着说:“感谢林薇薇同学的精彩应答,条理清晰,论据充分,让我们再次用掌声感谢她!接下来,有请下一位评委提问。”
台下响起了热烈的掌声,比之前任何一次都更响亮、更持久。林薇薇微微鞠躬,放下话筒,走回座位坐下时,才发现手心已经沁出了汗,但心里却无比踏实——她知道,自己已经把团队的努力和项目的价值,完整地呈现在了所有人面前。
张弛和李萌悄悄对她比了个“耶”的手势,眼里满是兴奋。林薇薇看向台下的陆承宇,他正举着手机对着她,屏幕上是刚拍的照片,照片里的她站在聚光灯下,嘴角带着自信的笑容。陆承宇对着她做了个“真棒”的口型,眼神里满是骄傲。
林薇薇忍不住笑了,她知道,这场答辩已经不仅仅是一场比赛,更是对团队所有努力的认可,是对她重生后勇敢追逐梦想的最好鼓励。无论最终结果如何,她都已经赢了——赢在了坚持,赢在了团队的信任,赢在了面对困难时不退缩的勇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