驴车吱呀吱呀,沿着石板路慢慢前行,最终稳妥地停在了岩桑家门口。
岩桑家的院门敞开着,里头的人早已支着耳朵等候多时了。
果然,车轱辘声刚歇,苏春意和阿土娘就一前一后笑着迎了出来。
阿土娘身上还系着围裙,快人快语地朝车上人招呼:
“可算到了,快,都先进屋歇歇脚,东西不急着搬,先把早饭吃了。”
前两日,苏春意和阿土娘把秦阳租下的院子仔仔细细的打扫了一遍。
窗户擦得透亮,地扫得溜光,虽然家具还不齐全,但处处透着清爽利落,只等着今日将家当搬进来,便能直接住人了。
这时,两个小脑袋闻声也从岩桑家屋里探了出来。是秦熙和揉着眼睛、显然刚被唤醒没多久的阿依,因着秦玥要收拾东西搬家,所以阿依这两天都跟着秦熙睡。
此刻她瞧见秦玥正从驴车上跳下来,那点残留的迷糊立刻飞到了九霄云外,小脸上绽开笑容,欢呼一声,朝着秦玥张开手臂扑了过去。
秦玥见到阿依,也高兴得很,赶紧小跑几步上前,稳稳接住了扑来的小姑娘。两个小姐妹立刻亲热地搂在一起,嘻嘻哈哈地笑开来。
“阿依,昨晚睡得好不好?”秦玥轻声问,帮她理了理睡歪的小辫子。
阿依用力点头,奶声奶气地答:“好!熙儿姐姐晚上还给我讲了故事呢。”
阿土娘看着孩子们亲热,脸上也笑开了花,又扬声催促道:
“都别在门口干站着了,忙活一早上肯定都饿得前胸贴后背了。先进屋,吃了东西才有力气干活儿。”
众人说笑着,先一同进了岩桑家院子。秦阳四下看了看,没见着阿土和刘昌两个半大小子的身影,便顺口问了句:“阿土和刘昌呢?一早就出去了?”
屠老三正帮着把驴车拴好,闻言接过话头,语气里带着点好笑:“嗨,别提了。昨天下午就被周掌柜抓着,一起去乡下收药材去了。”
“走的时候两人撅着嘴,一百个不乐意,嘀嘀咕咕说要留在家里帮你们搬家。最后没法子,是被我和大哥硬生生拎起来塞进周掌柜马车里的。”
秦阳在脑子里想象了一下那个鸡飞狗跳的场面,不由失笑:“这两个孩子,也算有心了。”
说笑间,香味已经从灶房飘了出来。阿土娘早已煮好了一大锅热气腾腾的米线,浇头是喷香的焖肉帽子(臊子)。
油汪汪的焖肉混合着酱料的浓香,直往人鼻子里钻,勾得肚里的馋虫咕咕叫。他们几人确实起得早,都没顾上正经吃早饭,此刻被这香味一激,更是觉得饿得厉害。
也顾不上客气,赶紧一人端上一只粗瓷大碗,浇上浇头,或蹲或站,就在岩桑家院子里“呼哧呼哧”地大口吃了起来。
滚烫的汤水下肚,立刻驱散了秋日清晨带来的那点微寒,身上顿时暖洋洋的,额角也冒了点细汗。
男人们吃得快,几口就把碗里的米线扒拉干净,满足地抹了抹嘴,将空碗叠放进旁边的大木盆里。
秦熙和秦玥见了,不用大人吩咐,立刻默契地蹲下身,开始收拾碗筷准备清洗。
吃罢早饭,秦阳拿出钥匙,打开了自己家新院子的门锁。众人跟着进去,开始正式搬东西。
这院子的格局和隔壁岩桑家差不多,都是一间正屋带着东西两间厢房,虽然不算特别宽敞,但比起他们原来在知府后巷住的那间小院,已是宽敞了许多,看着就让人心里透亮。
院子左边是灶房和柴房,右边原本有个用来拴牲口的棚子,但秦阳家眼下既没有马也没有驴。
于是征得房东同意后,前几日岩桑带了几个马帮里的汉子,顺手就把那摇摇欲坠的棚子给拆了,还把地深翻了一遍,土块都敲得细碎。
秦阳和隋安儿商量着,等安顿下来,正好可以在这里种点家常小菜,葱蒜青菜什么的,自给自足。
第一个被搬进西厢房的“大家伙”,是王掌柜当初送给秦玥的那张床。她的书桌和书架,昨天就已经由秦阳抽空先搬过来安置好了,此刻正静静稳妥地靠在窗下的墙边。
放好床铺,秦阳又把之前送给秦玥的那架屏风搬了进来,在西厢房里比划着摆开。
这屏风一放,巧妙地将房间隔成了两半。靠窗明亮的地方摆上书桌书架,正好做书房。里面靠墙的位置放下床铺,便是卧房。这样一隔,竟然还余下不少活动空间,显得颇为宽敞。
秦阳左右看看,摸着下巴嘀咕:“这屋里空荡荡的,还得再给玥儿整个衣柜放衣裳,小姑娘家长大了,也得有个梳妆台才好。”
一旁的屠老三听了,笑着走上前,大手拍了拍秦阳的肩膀,爽快地说道:“买啥买?银子也不是大风刮来的。我有个战友是木匠,我跟着他学过几手。”
“雕花刻字这些精细活儿是不行,但打个结实耐用的衣柜、桌子凳子,还是不在话下的。你们要是不嫌弃样式简单,没有雕花,那这活就包在我身上。”
秦阳一听,又惊又喜,连忙拱手道谢:“哎呀,姐夫,这怎么好意思?那也太麻烦你了!”
屠老三摆摆手,浑不在意:“麻烦啥?都是自家人,搭把手的事。”
他说着,又打量了一下屋子,思忖道:“我看阿依那小姑娘,往后怕是也要常住的,总不能一直跟秦熙挤一张床,也得给她打一张床。”
“还有屋里用的桌子、凳子,也都一并打了。等把家里这些东西都归置妥当,咱俩就去木料行挑点合适的木头回来。”
秦阳自然是满口应下,心里暖融融的。
收拾好秦玥的西厢房,接下来便是秦阳和隋安儿住的东厢房。
苏春意和隋安儿一起,将带来的箱笼包裹打开,把里面的衣物、被褥、还有那些小心收着的零碎家当一件件拿出来,归置到合适的位置。
空荡荡的房间渐渐被填满,瞬间就有了过日子的烟火气息,像一个真正的家了。
而正房,则是他们一早商量好,要留给林郎中的。
那晚秦玥从孙知言院子里回来,就把林郎中当初帮忙的事原原本本告诉了父母。隋安儿和秦阳听后,心中震撼,感慨万千。
他们这才知道,那位平日里有些清冷孤僻的林郎中,竟在背后默默帮了他们。
一家人稍一商量,很快便做出了决定:一定要把林郎中接来一起住。他们如今脱了奴籍,有了自己的院子,正好接他过来奉养。
于是,这院里最好、最宽敞、光线也最充足的正房,早早便决定留给林郎中。
秦阳刚租定院子,第一件事就是跑去家具行,精心挑选了一张沉稳结实的木床,又特意订做了一张做工精致的香案。
他们从秦玥那里知晓,林郎中心里一直深深惦念着早逝的妻女,这香案就是用来摆放他妻女牌位的。
其他如书桌、衣柜等物,秦阳也都挑着用料扎实、做工好的买,务求让林郎中住得舒适、安心、方便。
此刻,正房的窗户开着通风,阳光照进来,落在干净的地面上。
这间屋子静静地等待着,等待着它的主人从药房搬过来,从此成为这个家的一份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