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到秦玥等在门口,王稳婆很是意外,连忙加快脚步,掏出钥匙打开院门,将秦玥让了进去。
“玥儿,你怎么来了?可是有事?”
王稳婆一边放下包袱,一边张罗着要给秦玥倒水做饭。
秦玥见她面带倦色,显然是刚从哪里接生回来,连忙拉住她:
“婆婆,别忙了。我还没吃晚饭,您肯定也饿了,走,我请您去酒楼吃,咱们边吃边说。”
说着,不由分说地硬拉着王稳婆出了门,来到了隋记酒楼。
隋母见秦玥拉着王稳婆过来,虽有些诧异,但也热情地安排了一个清净的二楼小雅间。
很快便让厨房炒了几个家常却可口的菜,温了一壶清淡的米酒送了上来。
等酒菜上齐,雅间里只剩下她们二人,秦玥才将怀里用布包得严严实实的书取了出来,郑重地塞到了王稳婆的怀里。
王稳婆疑惑地接过,解开布包,看到是一本崭新的书。
她大字不识几个,翻开来,只见满篇密密麻麻的字,更是不明所以,茫然地看向秦玥:
“玥儿,这是……?”
秦玥指着书的封面,一字一顿,清晰地念给她听:
“孕—育—产—后—秘—录。婆婆,这是我的医书,马上就要刻版印刷,可以出书了。”
王稳婆一听,浑浊的老眼顿时亮了起来,脸上绽开惊喜的笑容,连声道:
“真的?哎哟!这可是天大的好事!太好了!玥儿,你真是有出息!婆婆替你高兴!”
她粗糙的手掌摩挲着光滑的封面,仿佛能感受到那文字的力量。
秦玥笑着,又翻到扉页,指着着书人那一栏,指尖点在“王琼花”三个字上,轻声说:
“婆婆,您看这里。”
王稳婆顺着她的手指看去,那三个字对她而言,依旧是陌生的符号。
她疑惑地看向秦玥。
秦玥看着她,语气认真而温暖:
“婆婆,这本书,不只是我一个人的。这上面写着呢,着书人:秦玥,还有——王、琼、花。”
王稳婆猛地愣住了。
她听到了自己的名字!
她从秦玥的口中,清晰地听到了“王琼花”这三个字!
她不敢置信地低下头,目光死死盯住秦玥指尖点着的那三个墨字。
颤抖着手,小心翼翼地抚摸上去,仿佛怕惊扰了什么。
然后,她抬起头,眼中充满了巨大的震惊和茫然,嘴唇哆嗦着,看向秦玥,似乎在寻求确认。
秦玥看着她,用力地点了点头,再次清晰地重复:
“是的,婆婆,王琼花,就是您。这本书,是我们两个人一起着的。”
“您的名字,和我的一样,都印在这书上了。”
刹那间,王稳婆的眼泪毫无预兆地涌了出来,顺着她布满沟壑的脸颊滚落。
她张了张嘴,想说些什么,想说谢谢,想说这怎么敢当,但喉咙像是被什么东西死死堵住,一个字也发不出来。
她活了这么大岁数,一辈子被人呼来喝去,被视为“三姑六婆”中的下九流。
何曾想过,自己的名字,有朝一日,竟然能变成字,印在书上,流传出去?
她猛地拿起桌上的酒杯,仰头就将杯中那点微辣的米酒一饮而尽。
温热的酒液划过喉咙,带来一丝刺激,才让她找回了一点声音。
她看着秦玥,泪眼婆娑,声音沙哑而激动:
“玥儿……我……我今天真高兴啊……从来……从来没有这么高兴过……”
话语未尽,已是泣不成声。
秦玥的眼眶也湿润了,她握住王稳婆粗糙冰凉的手,柔声道:
“婆婆,这是您应得的。这第一本印出来的书,您收好,是您的。”
王稳婆连连点头,将那本书紧紧抱在怀里,如同抱着世间最珍贵的宝物,生怕被人抢了去。
两人平复了一下情绪,继续吃饭。
酒足饭饱,秦玥又说起了正事:
“婆婆,牡寨送来了几个女孩子在医馆学医,都是些半大的丫头。”
“我想着,您在接生、照顾产妇这方面是行家里手,经验丰富。”
“想请您得空时去医馆,教一教她们,不知道您愿不愿意?”
王稳婆一听,立刻抹了抹眼角,拍着胸脯应承下来:
“愿意!怎么不愿意!这是积德的好事。明儿个我就去,保管把我这身接生娃娃的本事,都仔仔细细地教给她们,绝不藏私。”
她说着,又低头看了看怀里的书,神色间掠过落寞与沉重,叹了口气道:
“我啊……是真的巴不得,这世间再也没有女子,因为生娃这件事,就把命给丢了啊……”
她的声音低沉下去,带着历经沧桑后的悲悯:
“那么多年了,我见过的太多了,太多年纪轻轻像花儿一样的姑娘,头胎,或是二胎,就那么没了。”
“有些人,临走前,一直死死拉着我的手,说她不想死,舍不得娃,舍不得爹娘。”
“那眼神,我现在闭起眼睛,都还能清清楚楚地看见。想起来,这心里头,就像有把钝刀子在割,在绞着痛啊……”
她抬起头,紧紧拉住秦玥的手,老眼里闪烁着真挚而炽热的光芒:
“玥儿,你做的这些事,教女孩学医,出这样的书,是在做天大的善事,积大德的!真的!”
秦玥反握住她布满老茧的手,摇了摇头,笑容温暖而澄澈:
“婆婆,我不在意什么积德不积德,也没想那么多。”
“我只是觉得,这是我力所能及的事,看到了,知道了,便尽自己的一份心,一份力,去做而已。能帮到一个,是一个。”
夜色已深,秦玥将喝得有些微醺的王稳婆小心翼翼地送回了家。
王稳婆的儿媳见婆婆被秦玥扶着回来,怀里还紧紧抱着本书,连忙上前接过。
又给婆婆端来了温热的蜂蜜水,服侍她慢慢喝下。
王稳婆缓过些劲来,脸上依旧带着兴奋的红光。
她将那本书掏出来,献宝似的递到儿媳面前,声音带着醉意,却满是骄傲:
“儿啊,你快看!你看!你娘我的书!你娘的名字,印在书上了!”
王稳婆的儿媳也不识字,但见婆婆如此开心,情绪如此高涨,自然也跟着高兴,一个劲地说着好话:
“哎哟,娘,您可真厉害!都能出书了,这可是了不得的大事,咱家祖坟冒青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