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霈现在是按察使候补,虽然也是胡林翼这个布政使与李世安的属官。
但是至少,按察使这个官职专业性较强,没有那么直接统属关系。
按察使,在清代虽名义上为巡抚属官,但实际运作中具有较强的独立性,与巡抚、布政使形成制衡关系。
按察使的直接上级,并不是巡抚和总督,而是刑部尚书与皇帝。
且乾隆后明确规定,按察使直接对刑部和皇帝负责,不受督抚直接任免。胡林翼这个布政使就更没有资格管了。
但是,一旦降级变成正四品道员,那么杨霈就惨了,根据清代制度,
总督对道员、知府有考核权,可通过“大计”考核直接奏请撤职。
总督可直接弹劾并建议撤职。
对道员、知府官员的撤职、任免权,高达50%左右可不经吏部直接提调。具体比例因人而异,因时代背景而异。
这还是一般情况下。
但也是理论上。
实际一般情况下,
真正敢于直接绕过吏部对从四品官员撤职、任免的人几乎没有。
哪怕一般情况下,朝廷和皇帝为了维护总督权威,很少驳回总督对从四品以下官员的弹劾、撤职、任免建议。
七品知县这样的倒是不少。
但是现在
可不是一般情况下,因为战乱原因,本来督抚的实权就已经成倍增加。
李世安还同时拥有兵部尚书衔、右都督御史、文华殿大学士头衔。
他现在,
别的地方不敢说,
荆楚省内,完全可以先斩后奏,直接撤职、任免从四品以下官员。
王恩绶就是很好的例子,直接从七品知县,被任命为从四品知府。
上报吏部只是走个过场而已。
这些权利下放,
比原世界提前了四年多。
当然,到目前为止,
只有李世安有这些权利,其他的总督,包括直隶、两江总督,都没有这个权利,这就是大学士头衔的隐形好处。
所以,杨霈一脸恨铁不成钢的呵斥陈立,“你以为自己是谁啊?”
“你靠着老子的关系,才当上这么一个小小的从四品知府……。”
“还是在武昌道眼皮子底下,你如此不知轻重,当自己是天王老子啊?”
“你踏马知不知道这是在找死?”
“以李世安现在的地位,道府以下官员,他根本无需上报吏部,就能随时撤换!而我根本没有求情的资格…”
杨霈打归打,骂归骂,但是对于这个'大舅哥'的关心,还是有的。
这不是他对陈立有多好,更不是他多么在乎陈立的前途与死活,
而是现在,陈立是他扶持起来的人中,最有用、也是唯一可用的人了。
至于原因,
那是他现在没有了实职,缺少'根据地',缺少军饷物资来源。
现在的他,如果没有一块'地盘'的乡绅支持,手下的军队分分钟散伙。
没有手下的军队,他如何去立下军功?没有军功又如何官复原职?
虽然他借着官文组织作战,也靠着巴结西陵阿与僧王爷延续了仕途。
但是他现在缺少实权,如果不带着人马归附李世安,手下近四千的团练残兵,马上就要面临解散的风险。
而他是靠着投靠西陵阿与僧王爷才延续的仕途,又怎么可能投靠李世安?
另外就是,
李世安自己都不知道,杨霈其实早就把他当成了政敌。至于原因,也是在这个恨铁不成钢的陈立身上 。
如果李世安见到陈立,自然会感到熟悉,因为这个陈立,在担任咸宁知府之前,是潇湘省正四品粮道官。
因为得罪了李世安,被潇湘巡抚骆秉章,与曾某人联合给予了警告。
当时身为湖广总督的杨霈,因为需要湘军帮忙对付荆楚省太平军,不想与骆秉章、曾某人把关系闹僵。
就识趣的把陈立调走。
还是降职安排。
也算是一举三得,同时给了李世安、骆秉章、曾某人三人面子。
同时也是堵住三人的口。
防止三方,尤其是李世安借题发挥。
可是他却不知道,李世安从头到尾都没有在乎过小小的陈立。
也是阴差阳错,
当时误打误撞的安排,现在变成了他仕途上最后的救命稻草。
陈立现在身为咸宁知府,可以名正言顺的配合他组织乡绅募捐钱粮。
以这些钱粮来供养军队。
……
“是,下官错了!”面对杨霈没头没脑的一顿大骂,陈立虽然心中不满,但是当着西陵阿的面,他也不敢反驳。
一脸谄媚的认错道:“杨大人,是下官错了,下官以后一定注意…。”
“只是下官说的也是事实,现在长毛人多势众,还是一个个精锐…。”
“咱们的李大人现在岌岌可危…。”
陈立一边说着一边恭敬的给杨霈与西陵阿倒茶,心中却是暗自非议。
暗骂杨霈,“老东西,就知道骂我,你自己不是一样直呼其名?”
“要不是老子当年无意间得罪了李世安,老子现在就去告密…。”
“拿你们两个人去当投名状,老子必定能得到重用,跟着李世安这样的大红人,可比你们老两个窝囊废强多了…”
陈立也是影帝级别,
明明心中在暗骂两人,脸上却是一副狗腿子模样,微笑着伺候着。
杨霈看着陈立收敛了,心中的怒气自然也是少了很多,同时也感觉自己刚刚装逼的很成功,正要说什么,
一旁看戏的西陵阿却是意味深长的说道:“杨大人,咱们这里没有外人,都是一条线上的人,没必要遮掩。”
“另外,别顾着骂陈知府了,你现在可不是湖广总督了,你现在只是按察使候补,还是归属荆楚省的按察使候补。”
“按察使、布政使作为“两司”长官,其考核由吏部会同刑部、都察院进行,总督仅可提供考语,最终决定权在中央。”
“但是你却忽略了一个关键点,若总督兼大学士衔,可参与考课评议。”
“而他李世安,现在就兼大学士头衔,还是文官之首,文华殿大学士…。”
“也就是说…。”
“虽然按察使、布政使不是他主导考课评议。但他也是考核官之一。”
“以中央与圣上对他的看重,他的意见占比可是很高的,你也逃不了…。”
西陵阿的表情有些幸灾乐祸。
他之所以故意详细说明李世安这个总督的权利,故意打击杨霈,
其实是为了进一步打击杨霈的傲气,让他主动给自己当手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