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默将那段带有神秘钟声的音频文件视为突破当前僵局的最重要线索之一。
物理隔离的安全室里,无窗的金属墙面吸走了所有多余的声响,只有天花板角落的空气净化器发出近乎微不可闻的嗡鸣,营造出一种与世隔绝的压抑感。他指尖捏着一副银灰色的 Sennheiser hmp-200 专业降噪耳机 —— 这是刑侦技术部门特制的设备,能过滤掉 95% 以上的环境杂音,连呼吸声都能削弱到近乎消失。
戴上耳机前,他习惯性地揉了揉发胀的太阳穴,眼底还带着熬夜追查金广发案的红血丝。
按下播放键的瞬间,耳机里先传来一阵轻微的电流声,随即浮现出金广发那刻意压低、带着几分慵懒的嗓音,夹杂着玻璃器皿碰撞的脆响,还有远处隐约的空调通风声。
而在这一切背景音之下,那道悠远、低沉的钟声如同深海中的低频震动,每一次敲击都精准地穿透层层杂音,落在耳蜗深处。
陈默闭上眼,指尖无意识地在桌面上轻点,试图跟上钟声的节奏。第一遍播放时,他数到第七下就被金广发的一句 “那块地的手续,按老规矩走” 打断,眉头瞬间拧成结 —— 必须把这些干扰项彻底从脑海里剥离。
他重新按下播放键,这次特意调出音频软件的波形图,屏幕上跳动的蓝色波纹里,代表钟声的正弦波如同沉稳的脉搏,与代表人声的锯齿波泾渭分明。
“音色偏浑厚,应该是青铜材质的钟体,” 他对着笔记本快速记录,笔尖在纸上划出清晰的痕迹,“第一次间隔 0.8 秒,第二次 0.78 秒,误差在正常机械钟范围内……” 反复播放到第二十三遍时,他终于精准数出:总共十二下,前四下间隔两秒,是主钟报时,后八下以特定旋律排列,像是某种简短的音阶。
可背景里突然出现的汽车鸣笛声,还是让他错过了最后一下钟声的衰减细节,他烦躁地按停播放,摘下耳机,安全室里的寂静反而让他有些耳鸣。
深知现代刑侦技术威力的陈默,没有选择继续徒劳地消耗时间。
他起身走到墙边的加密通讯终端前,这台设备没有联网功能,只能通过内部专线联系指定人员。
他按下侧面的红色按钮,屏幕亮起暗绿色的光,弹出 “身份验证” 界面 —— 指纹、虹膜、声纹三重验证后,终端才接通了省厅技术侦查总队的专线。
“李工,是我,陈默。” 电话那头传来李建明教授略显沙哑的声音,这位年过六十的声纹专家,手上还沾着上一个案子的试剂残留。
“小陈?这么晚了,是有急事?” 李工的声音里带着刚被唤醒的疲惫,却很快恢复了专业的警觉。
陈默没有多余寒暄,直接说明情况:“有段音频,背景里的钟声是关键,需要你们剥离杂音、做声学特征提取,还要比对数据库。
优先级最高。” 挂了电话,他从保险柜里取出一个黑色钛合金外壳的加密移动硬盘 —— 外壳上刻着 “涉密载体” 的字样,接口处有物理锁扣,必须用专用钥匙才能打开。
他带着硬盘走出安全室,走廊里的感应灯应声亮起,两名荷枪实弹的安保人员正在尽头值守,看到他出示的证件后,才打开通往技术科的防爆门。
技术科的办公室里灯火通明,李工已经带着三名助手等候在工作台前。陈默将硬盘放在桌上,和李工一起用各自的钥匙打开了锁扣,屏幕上弹出 “正在解密” 的进度条。
“你听,就是这段。” 陈默调出音频,李工戴上同样的专业耳机,眉头随着钟声的节奏微微起伏。
“有点意思,这钟声的泛音列很特别,” 他摘下耳机,指着屏幕上的频谱图,“基频大概 85hz,二次谐波 170hz,三次 255hz,这是欧洲十九世纪青铜钟的典型特征 —— 国内的钟泛音会更集中在 100-200hz 之间。”
专家团队立刻投入了紧张的工作。年轻助手小张负责降噪处理,他操控着 Adobe Audition 工业版软件,指尖在键盘上飞快敲击,先用带通滤波器将人声集中的 250-500hz 频段削弱,再用自适应降噪算法一点点剥离环境杂音。
屏幕上,代表汽车鸣笛、空调噪音的杂波如同退潮般消失,只剩下那道沉稳的钟声波形愈发清晰。“李工,这里有个问题,” 小张突然停下操作,指着波形图的末尾,“最后一下钟声的衰减尾音有 0.5 秒的延迟,像是被什么东西反射了。”
李工凑过去看了一眼,手指在屏幕上比划着:“是空间反射,说明录音地点的天花板至少有 5 米高,而且墙面是硬质材料 —— 可能是大理石或者实木。”
接下来是多维度分析。
另一位助手王姐负责测量时间间隔,她用毫秒级计时器逐帧比对,最终确认:前四下主钟的间隔分别是 2.01 秒、1.98 秒、2.02 秒,误差不超过 0.03 秒,符合机械钟的精准度;后八下副钟的旋律是 “do-mi-so-la-mi-do”,节奏均匀,这是典型的报时旋律。
李工则专注于音色指纹提取,他用自主研发的 “声纹比对系统”,将钟声的泛音列、衰减曲线、共振频率等数据转化为一串复杂的代码 —— 这就是钟声的 “声学身份证”,每个钟的这串代码都独一无二。
完成特征提取后,便是大规模的数据比对工作。王姐调出了省厅的 “声学样本数据库”,屏幕上瞬间弹出三千多个样本的列表,按 “古建筑钟”“寺庙钟”“公共建筑钟”“私人场所钟” 分类排列。
“先排除寺庙钟,” 李工指着屏幕,“寺庙钟的衰减时间更长,一般在 3 秒以上,这个只有 1.5 秒。” 小张操控鼠标,将 “寺庙钟” 分类的 200 多个样本全部剔除。接着,他们又排除了公共建筑钟 —— 这些钟的泛音列更规整,没有欧洲老钟特有的细微杂音。
计算机开始自动比对剩余的 500 多个样本,屏幕上的相似度百分比不断跳动。90%、92%、95%…… 直到凌晨三点,一个样本突然跳出 ——“铂悦钟楼 - 1903 年欧洲铸造”,相似度 99.7%。李工立刻调出这个样本的存档录音,那是 2018 年技术科为保护历史建筑录制的报时音频。
他将两段音频同步播放,屏幕上的波形图几乎完全重合,尤其是后八下的旋律,连最细微的节奏偏差都一模一样。“就是它了,” 李工重重拍了下桌子,“下午四点的报时旋律,铂悦钟楼独有的 —— 当年铸造时,厂家特意为它设计了这个旋律,纪念钟楼落成。”
一份用蓝色封面装订的分析报告,在第二天清晨送到了陈默手中。
报告里附带了波形对比图、频谱分析表和音色指纹比对结果,结论部分用加粗的宋体字写着:“送检音频中的钟声,与本市铂悦钟楼顶层 1903 年欧洲铸造机械报时钟的声学特征高度吻合,匹配度 99.7%,确认声源为该钟。”
“铂悦钟楼” 这个名字,让陈默的目光瞬间变得锐利起来。
他靠在办公椅上,指尖摩挲着报告的边缘,脑海里浮现出这座钟楼的样子 —— 它矗立在市中心最繁华的路段,哥特式的尖顶直插云霄,钟面直径 3 米,罗马数字是用黄铜打造的,阳光照在上面会反射出温暖的光泽。
陈默小时候跟着父亲路过这里时,还曾仰着头听它报时,那时候钟楼还是市图书馆的一部分,门口围着一圈石凳,老人和孩子经常在那里晒太阳。
可现在,这座百年建筑早已变了模样。2015 年,它被一家外资公司收购,改造成为私人俱乐部 ——“钟楼会所”。陈默记得当时的新闻报道里,只提了一句 “保留历史风貌,打造高端社交场所”,却对会员制度只字未提。
后来他从线人那里得知,想加入 “钟楼会所”,光有财富远远不够:必须有两名现有会员推荐,资产至少 10 亿,还要在行业内有足够的影响力 —— 比如担任过上市公司董事长,或者获得过省级以上的荣誉。
而且,会员的身份信息会被加密存储,连会所的安保人员都无权查看。
更让陈默在意的是,坊间关于 “钟楼会所” 的传闻从未断过。有人说,去年城东那块地的竞标结果,就是在会所的 “北塔厅” 里定下来的 —— 当时,几位开发商和市领导关起门谈了三个小时,出来后就公布了结果;
还有人说,会所里有一间专门的 “隔音室”,墙壁里装了三层铅板,能屏蔽所有的监听设备,一些不能见光的交易,都是在那里进行的。陈默之前查金广发的时候,也曾怀疑过他是否和会所有关联,但一直没有证据 —— 现在,这段钟声录音,终于把两者联系了起来。
金广发作为省内金融界的巨头,是 “钟楼会所” 的核心会员之一,这完全符合他的身份和能量。
陈默打开电脑里的金广发档案,里面记录着他的行程:每周三下午,他都会从公司出发,开车前往市中心,停留两个小时后再离开 —— 之前,陈默以为他是去见客户,现在看来,他很可能是去 “钟楼会所”。
而那段录音,极有可能就是在会所的某个私密房间内录制的 —— 也许是 “北塔厅”,也许是那间 “隔音室”,但不管是哪里,都说明金广发把那里当成了自己的 “安全屋”,才敢在那里进行那些隐晦的谈话。
钟声的来源被锁定,意义重大。陈默站起身,走到窗边,看着外面车水马龙的街道。远处,铂悦钟楼的尖顶在阳光下隐约可见。
他知道,这条线索就像一盏突然亮起的探照灯,虽然还不能照亮所有的黑暗,但至少指出了下一步的方向。
之前,他查金广发的公司账目,发现所有的资金往来都很 “干净”,没有任何异常;他跟踪金广发的行踪,也只看到他参加各种公开的会议和活动,找不到任何破绽。
现在,他终于有了一个具体的目标 ——“钟楼会所”。
当然,陈默也清楚,要突破 “钟楼会所” 的安保屏障并不容易。
会所的入口在侧面的拱门里,门口站着两个身高 1.9 米的安保人员,不仅要查会员证,还要进行虹膜识别;会所周围的街道上,装着隐蔽的监控摄像头,能覆盖 360 度无死角;甚至,会所的地下停车场里,还有专门的反监听设备,任何电子设备靠近都会被检测到。想要进去侦查,或者安装监听设备,难度极大。
但陈默并不气馁。
他从抽屉里拿出一张本市地图,用红笔在铂悦钟楼的位置画了一个圈,然后在旁边写下 “下一步计划”:第一,申请调查令,监控会所的出入口,记录金广发的出入时间和随行人员;第二,联系国土局,调取会所的装修图纸,看看有没有秘密通道或者未登记的房间;第三,找线人打听会所的内部情况,尤其是 “北塔厅” 和 “隔音室” 的位置。
写完这些,陈默合上地图,心里涌起一股久违的兴奋。他知道,自己终于触摸到了那庞大冰山隐藏在水下的一角。
虽然前面的路还很长,还会遇到很多困难,但至少,他不再是在茫茫林海中盲目搜寻了。
那段来自钟声的线索,就像一把钥匙,打开了通往真相的第一道门。
陈默拿起电话,拨通了副队长的号码:“老张,准备一下,我们去省厅申请调查令 —— 目标,铂悦钟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