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彪被押回市局的第二天清晨,陈默就带着一份《湿地环境安全排查申请》去了市应急管理局。
“城西湿地周边村民反映水质异常,还有村民说去年有个采藕人失踪后没找到,” 陈默指着申请里的条款,“我们想协调水上公安和水下搜救队,借排查污染源和失踪人员遗落物品的名义,对目标水域做拉网探查 —— 这样既不会惊动赵天雄的余党,还能名正言顺地找水底的箱体。”
应急管理局的李局长看着申请,又看了看陈默递来的村民签字信,很快批了字:“湿地是民生关切点,排查是应该的,我们会发函给水上公安和环保局,让他们全力配合。”
当天上午,三艘蓝白相间的搜救船就停在了湿地边缘的水域,船上的声呐设备像黑色的雷达,正缓缓垂入水中 —— 这是水上公安最新的 “水下探测仪”,能穿透两米深的浑浊水体,把水下物体的轮廓清晰传回到屏幕上,就像给水下做 ct,哪怕是埋在泥里的石头都能显形。
“陈队,声呐扫到东西了!” 搜救队的王队长突然喊,屏幕上跳出几个不规则的白色轮廓,大小和无人机拍到的箱体差不多,都集中在水域中央的芦苇丛下方,“每个轮廓周围都有金属反射信号,像是用铁链固定着,怕被水流冲跑。” 陈默凑过去,指着屏幕上最清晰的一个轮廓:“先捞这个!注意动作轻,别让箱体撞到石头破损。”
水下的情况比预想的复杂 —— 湿地的水因为长期被化工厂排污,变得像稀释的墨汁,能见度不足半米,潜水员只能靠手摸和绳子定位。
老吴站在船头,手里攥着对讲机,声音透着急:“潜水员说铁链很粗,一端焊在水底的水泥墩上,得用液压钳才能剪断!而且水底下全是烂泥,脚一踩就陷进去,操作很费劲。”
周若雪坐在另一艘船上,手里捧着父亲的笔记,指尖在 “2021.8,水底有铁,藏物?” 那行字上反复摩挲。
她突然抬头,对着陈默喊:“我爸当年可能也发现了水底有东西!他写的‘铁’,说不定就是固定沉箱的铁链!” 陈默心里一动,对着对讲机喊:“让潜水员留意水底的水泥墩,看看上面有没有刻字或者标记!”
半小时后,潜水员浮出水面,手里举着个生锈的铁牌:“水泥墩上焊着这个,上面有个太阳图案,跟之前金属徽记上的一样!”
周若雪赶紧跑过去,看着铁牌上模糊的太阳纹,眼泪差点掉下来:“是‘太阳先生’的标记!我爸当年肯定看到过这个,只是没来得及捞箱子就被灭口了!”
又过了一个小时,第一只沉箱终于被吊出水面 —— 这是个半米高、一米长的金属箱,表面裹着厚厚的绿锈,边缘的密封胶已经开裂,箱体两侧还焊着粗壮的铁链,一看就不是普通的储物箱。
“小心点放,别磕碰到!” 刘科长赶紧让人铺好防水布,把箱子放在上面,手里拿着便携式检测仪,先对着箱体扫了一圈:“没检测到辐射,但有微弱的化学药剂反应,像是之前的文物浸泡液!”
所有人的目光都集中在箱子上,老赵拿着撬棍,小心翼翼地撬开密封胶 —— 箱子盖 “吱呀” 一声打开,里面空空的,只有内壁沾着一层暗褐色的黏液,像没洗干净的菜盘子上残留的油印。
“空的?” 老吴皱起眉,伸手摸了摸黏液,“这黏液滑滑的,肯定是浸泡液残留,说明这箱子之前装过需要用浸泡液保存的东西 —— 会不会是文物?”
刘科长用棉签蘸了点黏液,放在检测管里,没过两分钟,检测管就变成了蓝色:“和之前在考古现场发现的文物浸泡液成分完全一致!这箱子装的绝对是文物,而且是需要长期用浸泡液保护的易碎文物,比如陶器或者青铜器!”
周若雪突然指着箱底,声音带着惊喜:“你们看!那里有羽毛!” 所有人都凑过去,只见箱底的缝隙里,卡着几根细细的白色羽毛,不是水禽的绒毛,反而更像鸟类翅膀上的飞羽。
“我去比对一下之前白鹤骸骨的羽毛样本!” 刘科长赶紧跑回检测车,没过多久就拿着样本跑回来,“对上了!这几根羽毛和白鹤骸骨的羽毛成分完全一样,都是国家二级保护动物灰鹤的羽毛!”
陈默盯着羽毛和箱子,突然理清了线索:“赵天雄的人不仅在湿地走私铀矿石、排放污水,还在偷偷运输文物!他们把文物放在密封的金属箱里,用浸泡液保护,再用铁链固定在水底,避开检查 —— 之前无人机拍到的箱体,可能就是装文物的,而灰鹤的羽毛,说明这些箱子在运输过程中,可能经过了白鹤保护区,不小心沾到的!”
“还有失踪的采藕人!” 老赵突然开口,“说不定他是看到了水底的箱子,被赵天雄的人灭口,尸体也藏在水底了!” 陈默点点头,对着搜救队喊:“继续探测!重点找水底有没有骸骨或者其他遗物,另外,把剩下的沉箱都捞上来,看看里面有没有更多线索!”
接下来的半天里,搜救队又陆续捞上了五个金属箱,其中三个是空的,另外两个里残留着更多的浸泡液痕迹和羽毛,还有一个箱子的角落里,发现了一小块破碎的陶片 —— 刘科长初步判断,是宋代的青瓷片,属于文物范畴。“这就全对上了!”
周若雪翻着父亲的笔记,指着其中一页画的陶罐,“我爸画过类似的青瓷罐,标注‘湿地附近出土,疑被盗’—— 原来这些陶罐被藏在了水底的沉箱里,赵天雄不仅搞走私、污染,还在盗掘文物!”
当天下午,省文物局的专家就赶到了现场,看着捞上来的金属箱和陶片,专家激动地说:“这些箱子的规格,很像文物走私团伙常用的‘水下储藏箱’,专门用来藏匿非法盗掘的文物,等风声过后再转运出去 —— 城西湿地周边有宋代古墓群,之前就有盗掘痕迹,肯定是赵天雄的人盯上了这些古墓,把盗掘的文物藏在水底!”
陈默站在水边,望着还在继续探测的搜救船,心里清楚 —— 水底沉箱的发现,不仅把环境污染、铀矿石走私、文物盗掘三条线索串在了一起,还证实了湿地水下存在一条秘密通道,赵天雄的网络远比他们想象的更庞大,涉及的罪行也更多。
而那个失踪的采藕人,很可能就是揭开这一切的关键,只是现在还没找到他的踪迹。
周若雪走到陈默身边,手里拿着父亲的笔记,轻声说:“爸,你当年没说完的事,我们现在终于一点点查清了,那些被藏在水底的文物,那些被掩盖的真相,很快就能重见天日了。”
陈默点点头,看着远处的夕阳把水面染成金色,心里坚定了下一步的方向:“接下来,我们要联合文物局,深挖古墓盗掘线索,还要继续排查水底,找到失踪的采藕人 —— 不管赵天雄的网络藏得多深,我们都要把它连根拔起,还湿地一片干净,还文物一份安全。”
搜救船还在水面上缓缓移动,声呐设备的 “嘀嘀” 声在湿地里回荡,像是在为即将揭开的文物非法网络,敲响了正义的警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