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天,当付林从刘晴那里看到训练计划时,首先注意到的是,训练时间的缩短,一些辅助性训练被去除,从而减少了不少身体负担。
新的安排是上午和下午各训练两个小时,集中在速度和耐力的高强度训练上,同时每周,进行三天的肌肉群力量训练。
付林理解李青教练的意图:在他今多次在百米比赛中,跑进9秒80后,稳定变得尤为重要,教练担心加大训练量,可能会导致身体承受不了,从而受伤。
付林换上了短裤短袖,拿着跑鞋,和刘晴一起出门,前往训练场。
南海的气候宜人,此时京都已是零下,而这里的温度,仍保持在24\/5摄氏度,非常适合冬季训练。
付林想,未来或许可以重新规划整个百沙训练基地,争取明年,将更多有潜力的运动员,送到这里进行集训。
跑了两圈后,胡开和张佩萌也加入了热身准备中。
胡开一边跑步一边认真地说:“付林,我决定了,我要改技术,你可得帮我啊。”
付林自然为胡开感到高兴,22岁正是运动员黄金期的开始,一旦技术改进成功,胡开将迎来质的飞跃。
胡开昨晚想了很多,他太渴望进步了,看着付林从刚进校门一步步突破,一直到世界冠军、奥运会冠军、世界纪录。他能不向往吗?
最终他想通了,改技术即使失败,等研究生毕业,还可以继续考博,怎么着也不会太差。
胡开能想通,付林也替他高兴,“好,开哥,你放心吧,有什么需要尽管说。”
张佩萌也高兴地说:“开哥,还有我,我也帮忙。”
胡开兴奋地说:“好,有你们,我也拼一把。” 说着,胡开越跑越兴奋,竟直接来了一个小冲刺。
接下来,付林开始进行,400米冲刺的间歇训练。
而胡开和张佩萌,则被李青教练带到健身房,进行力量训练。
上午训练结束后,李青教练将付林和胡开叫到自己的房间,开始给胡开讲解下一步,步幅的改进计划。
他先播放了,付林在雅典奥运会决赛上的视频,和胡开在大运会上的比赛视频,进行对比。
李青教练拿着写字板,认真地说:“胡开,你看付林在雅典奥运会上,跑出9秒60的成绩,一共用了44步,平均每步2.27米,最大步幅2.41米。
经计算,他的步频是44÷9.60=4.583米\/每秒。
而你,在大运会上10.16秒的成绩用了48步,平均每步2.083米,最大步幅2.175米,你的步频是4.724米\/每秒。
相比之下,你的步频比付林稍快一些,但为什么,付林能跑出如此恐怖的成绩呢?因为他的步幅比你大。
所以,你现在首先要考虑的是,在保持步频不下降的情况下,加大步幅。
如果你能把步数控制在47步完成百米,那么你就有机会突破十秒。
如果能控制在45步以内,你就有机会打开9秒90,明白吗?”
听到9秒95,胡开兴奋地说:“教练,那我要是控制在44步呢?”
李青教练笑着说:“那你就可以创造新的世界纪录了。不过,你也不要考虑那么多,我们首先要解决的是你的46步,懂吗?”
胡开说:“懂,那就按教练你说的来。”
李青教练接着说:“我已经让李通去接瑜伽老师了,另外,下一步会全面增加你的身体素质,加大力量训练,你要做好准备。营养方面不用担心,付林已经给老赵打过招呼了。”
胡开感激地说:“谢谢。” 然后转向付林说:“也谢谢你。”
付林笑着说:“别客气,好好练吧。如果你真能超越我,我也会很高兴的。”
胡开有些不好意思地说:“那不可能,我知道自己的底子,能打开10秒我就心满意足了。”
付林鼓励道:“别没自信,相信自己。”
胡开坚定地说:“好,加油!”
李青教练看他们聊得差不多了,说:“行了,你俩别腻歪了,赶紧回去休息吧,我还有事。”
付林和胡开离开后,李青教练从抽屉里拿出训练计划,开始做给胡开做一个训练提纲。
一、增加力量训练:下肢力量训练、核心力量训练。
二、柔韧性训练:在瑜伽教练的配合下,增加髋部、腿部柔韧性训练。
三、优化技术训练:起跑姿势、上体稳定性,手臂前后摆动协调性,蹬地和摆腿的动作配合。
四、保持频率训练:快速高抬腿、快速小步跑、跳绳、60米蹲距式起跑。
五、增加神经、肌肉反应能力训练:听枪、听口令起跑,辅助设备刺激肌肉反应。
六、速耐训练:长距离间歇性冲刺跑。
李青教练合上训练计划后,看了一眼远处的田径场,感叹道:“但愿他能坚持下来。”
付林回到房间后,将李青教练的想法,告诉了刘晴,刘晴非常认同李青教练的思路,“李青教练是对的,胡开属于天生的步频快,但也是最容易,使成绩定型的一类运动员,可后期对成绩提升难度很大。
增加步幅虽然很容易受伤,一旦改变失败,原有的成绩也难以保证能恢复。
但如果改造成功,成绩会大幅提升。”
付林点头表示赞同,“对于胡开来说,机遇和挑战并存啊。短期内成绩下降是不可避免的,看来没事要多给他鼓鼓劲、加加油了。”
刘晴说:“你说得对。没事了,多鼓励鼓励他,对增强他的自信,有很大的帮助。”
在那两人谈话的间隙。李通,那位来自京都公子哥、能言善辩的小伙子,正开车,拉着南海大学的舞蹈老师返回基地,脸上洋溢着抑制不住的激动之情。
这位舞蹈老师名叫李子晨,来自京都,曾就读于华夏舞蹈学院,因与前任的感情纠葛而来到南海执教。
在柔韧性教学方面,李子晨可谓得心应手,毫不费力,甚至可以说,她的专业功底,比付林之前的舞蹈老师还要深厚。她不仅曾是全国舞蹈大赛的十强选手,还拥有着清纯的美貌和姣好的身材,完全符合李通的审美标准。
李通通过后视镜,偷瞧李子晨那精致的脸庞,忍不住又开口问道:“李老师,您也是京都人吧?和我们李青教练是一家子吗?”
李子晨微微皱眉,“你姓李,莫非咱俩真是一家子?况且你这一路上,嘴叭叭的就没停过,不累吗?”
李通被这话噎得一愣,随即尴尬地挠挠头,赔笑道:“李老师,我这不是想活跃一下气氛嘛。”说话间,车子已驶入训练基地。
李通停稳车,热情地帮李子晨拿下行李,“李老师,到了,咱们进去吧。”
一走进训练场,便看到李青教练早已矗立等候。
“李老师,辛苦您大老远赶来。”李青带着一丝玩笑的语气说道。
李子晨有些不好意思地回应,“哥,不辛苦,应该的。”
“哥?”一旁的李通突然大喊:“我就说嘛,你俩肯定是一家人,果然没错啊!”
李子晨毫不客气地回击:“你给我闭嘴,李通,哪都有你。”
李青见状,忍不住问:“小妹,怎么回事?”
李子晨白愣了李通一眼后,便将从接上她后,一路上的话痨表现,一股脑地讲了出来,听得李通羞愧难当。
而李青则边听边笑,“李通啊,这是我三叔家的小女儿李子晨,我们家最小的一个,一般人可不敢招惹,你可小心点吧。”
这时,胡开和张佩萌也结束了力量训练,走了过来。胡开看到漂亮的李子晨,有些腼腆地笑了笑。
李青教练向大家介绍:“这位是我们新请来的,瑜伽老师李子晨,今后胡开和张佩萌的柔韧性训练,就由李老师负责。”
李子晨微笑着点头,开始观察两人的身体状况,“从明天开始,咱们就正式进行柔韧性训练,你们可得做好吃苦的准备哦。”
两人憨厚地点点头,“好的李老师。”
当晚在餐厅吃饭时,李子晨看到付林后,先是一愣,随即露出惊喜之色,紧接着又恢复了平静的表情,礼貌性的点头,打了一个招呼:“你好,付林,你比电视上看起来更高、更壮实。”
付林礼貌地回应:“你好,李老师,辛苦您了。训练结束后,我听老胡提到过您,说基地来一位高挑、面容姣好的美女老师,看来就是您了。”
李子晨微笑道:“不辛苦,您慢用。”说完,她便端着饭菜与李青坐在了一起。
付林一边端菜一边喃喃自语:“可以啊,见到我,这位可是,第一个如此淡定的女孩。不过这款类型,不是我的菜,太瘦了,没福相。”
刘晴用胳膊碰了碰付林,端着饭菜坐在他旁边。“说什么呢?”
付林笑道:“没什么,我听说李通看上她了,估计又有好戏看了。”
刘晴好奇地问:“真的?”
付林点头,“看着吧。”
这时,付林看到李通,正一脸猥琐地给李子晨讲笑话,连李青都听不下去了,端着饭菜换了座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