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晨的阳光洒满和丰号后院,院子中央已经搭起了一个简易的木台。深红色的队旗在台上迎风飘扬,金色的驼铃和星图在阳光下闪闪发光。队员们穿着整齐的服装,带着各自家乡的特色物品,兴奋地等待着这一重要时刻。
\"各位,\"沈燕秋站在队旗前,声音温和而坚定,\"今天,我们将拍摄全队的'出发照'。这张照片不仅是我们旅程的起点记录,更是我们团结一心的象征。\"
大家齐声应和,脸上洋溢着激动和期待。
\"我们按小队顺序排列,\"沈燕秋继续道,\"安全队站在队旗两侧,外交队和路线队站在中间,物资队和机动队分列两翼。请大家自然一点,把最灿烂的笑容留给未来的自己。\"
随着沈燕秋的安排,队员们迅速站好位置。卫无忌双手抱胸,神情庄重;阿米尔微笑着整理衣领;顾长风轻轻扶了扶眼镜;苏凝将木琴抱在怀中;古扎丽把她的工具包放在脚边;林舟则细心地调整每个人的位置,确保画面平衡。
\"大家看镜头!\"老刘举起了相机,\"三、二、一——\"
\"等一下!\"沈燕秋忽然喊道,\"我想让大家一起喊出我们的口号,让照片不仅留住我们的笑容,也留住我们的信念。\"
\"好!\"众人齐声赞同。
\"我们的口号是——同心致远!\"沈燕秋领喊道。
\"同心致远!\"大家齐声高呼,声音在院子里回荡。
\"咔嚓!\"相机定格了这一刻。
\"再来一张!\"老刘提议,\"这次请大家举起自己最能代表家乡的物品。\"
队员们纷纷举起手中的物品:苏凝的木琴、顾长风的地图、卫无忌的弯刀、古扎丽的工具、阿米尔的翻译手册...每一件物品都承载着一段故事,一份乡愁。
\"三、二、一——\"
\"同心致远!\"
相机再次捕捉到这珍贵的瞬间。
拍摄结束后,大家围在一起兴奋地讨论着刚才的场景。沈燕秋看着每个人的笑脸,心中涌起一股暖流。她知道,这张照片将成为他们最宝贵的回忆之一。
\"我已经迫不及待想看到照片了,\"苏凝笑着说,\"我要把它寄给远方的家人,告诉他们我加入了一支多么棒的队伍。\"
\"我也想把照片留在商队的每一个歇脚点,\"阿米尔说,\"让更多人知道,不同文化的人也能成为一家人。\"
\"等照片洗出来,我们先在队旗旁挂一天,\"顾长风建议,\"让大家都能看到我们出发时的样子。\"
\"好主意,\"沈燕秋点头,\"我们还要制作几份副本,分发给各小队保存。\"
就在这时,院门外传来一阵喧哗。老刘去查看后回来报告:\"是几个外地商人听说我们要西行,特地来送行的。\"
\"请他们进来,\"沈燕秋微笑道,\"让他们一起见证我们的出发。\"
几位商人走进院子,看到鲜红的队旗和整齐的队伍,不禁赞叹道:\"好一支有气势的商队!祝你们一路顺风!\"
\"谢谢,\"沈燕秋拱手致谢,\"也欢迎你们日后与我们合作,共同开拓商路。\"
简单的交流后,商人们告辞离开。沈燕秋注意到,其中一位商人似乎对队旗格外感兴趣,站在远处观察了很久才离开。
\"又是一个关注我们的人,\"顾长风低声对沈燕秋说。
\"没关系,\"沈燕秋微笑道,\"我们的处罚已经引起了很多人的关注,这很正常。重要的是,我们已经做好了准备。\"
傍晚时分,照片洗出来了。大家围在队旗旁兴奋地传阅着。照片中,每个人都笑容灿烂,队旗在阳光下熠熠生辉,宛如一团燃烧的火焰。
\"这张照片拍得真好,\"苏凝感叹道,\"每个人都笑得那么真诚。\"
\"等等,\"顾长风忽然皱起眉头,\"你们看这里——\"
他指着照片的右下角,那里有一个模糊的身影站在树影中,似乎是一个陌生面孔,既不是队员,也不是刚才来送行的商人。
大家凑近一看,果然发现了那个可疑的身影。他站在阴影里,面部模糊不清,但可以看出他正望向镜头方向。
\"这是谁?\"卫无忌警觉地问道,\"怎么会出现在我们的合影里?\"
\"拍摄时我没看到这个人,\"老刘皱眉道,\"他一定是趁我们不注意站到了那里。\"
\"看来,我们的'客人'不仅在暗中观察,还想在我们的历史中留下自己的影子,\"沈燕秋若有所思道。
\"需要我去调查吗?\"卫无忌问道。
\"暂时不需要,\"沈燕秋摇头,\"我们明天就要出发了,现在最重要的是做好最后的准备。这个人的出现,反而提醒我们要更加警惕。\"
\"也许他只是个好奇的路人,\"苏凝轻声说,\"我们不必太紧张。\"
\"也许吧,\"沈燕秋微笑道,\"但无论他是谁,我们都已经做好了应对准备。\"
她转向大家:\"今晚大家早点休息,明天清晨我们准时出发。记住,无论路上遇到什么困难,我们都要像今天一样,同心致远!\"
\"同心致远!\"大家齐声回应。
夜幕降临,院子里渐渐安静下来。沈燕秋独自站在队旗前,轻轻抚摸着旗帜上的驼铃图案,思绪万千。她知道,明天将是一段全新旅程的开始,一段充满未知与挑战的冒险。
\"父亲,\"她在心中默念,\"我们已经准备好了。无论前路多么艰难,我们都将团结一心,完成您交给我的使命。\"
就在这时,院墙外传来一阵极轻的脚步声。沈燕秋警觉地望去,只见一个黑影在月光下一闪而过,消失在夜色中。
\"晚安,我的朋友,\"沈燕秋轻声自语,\"明天见。\"
她转身回到房间,将那只装有造纸术手抄本的木匣再次检查了一遍。然后,她将刚洗出来的合影放在桌上,凝视着右下角那个模糊的身影。
\"无论你是谁,\"她在心中说,\"我们的故事才刚刚开始。\"
长安城的灯火渐渐熄灭,唯有和丰号后院的队旗在夜风中轻轻飘扬,像是在为即将到来的旅程奏响序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