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大伟的意识在《缥缈宗秘史》的书页间沉浮,仿佛突破了时空壁垒,真正融入了那段尘封的岁月。
书中灵气不再是虚无缥缈的描述,而是化作了实质的洪流,将他紧紧包裹、拉扯,让他以一个亲历者的视角,目睹了缥缈宗开山老祖慕容太乙如何从一个锐意进取的青年才俊,一步步披荆斩棘,最终成为威震一方的一代宗主!
“原来如此……原来如此!”
他心中震撼,如同惊涛拍岸。先前他只是觉得缥缈宗十二峰气象万千,灵气充沛远超他处,是难得的洞天福地。
直到此刻,透过慕容太乙的视角,他才真正窥见了宗门最大的秘密——这连绵起伏、看似自然的十二座雄峰,其山势走向,竟暗合天道,共同构成了一朵正在缓缓绽放的、巨大无比的莲花道韵!
“人莲……竟是传说中的人莲!”
林大伟低声呢喃,每一个字都带着难以置信的颤音。
他曾于某些残破的上古典籍中瞥见过只言片语,提及天地间有三种至强莲花本源:天莲执掌法则权柄,地莲孕育万物生机,而最为神秘莫测的人莲,则能汇聚天地人气,衍化无穷玄妙,是气运所钟之物。
他一度以为这只是虚无缥缈的传说,万万没想到,这足以令整个修真界疯狂的“人莲”,并非一朵真实的莲花,而是以缥缈宗十二峰为载体,显化于世的惊天格局!
难怪缥缈宗能历经万劫而不倒,难怪门下弟子总能人才辈出,这哪里是什么寻常福地,分明是坐拥人莲道统的无上根基啊!这消息若是传扬出去,恐怕立刻就会引来九天十地所有巨擘的觊觎,掀起滔天浩劫!
巨大的冲击让他心神摇曳,手指无意识地摩挲着泛黄的书页。
脑海中,慕容太乙修炼《太乙心经》的种种关窍、施展太乙剑法时的精妙轨迹,如同烙印般清晰呈现。
不知不觉间,他的呼吸节奏悄然改变,隐隐与书中描述的某种古老吐纳之法相合,指尖甚至萦绕起一丝微不可查的剑气韵律,仿佛那套威名赫赫的太乙剑法,他早已演练过千百遍。
就在他心神与书中道韵共鸣达到顶点的刹那——
“嗡!”
书中那颗被慕容太乙郑重收起,来自幻星峰主所赠的青色莲子,毫无征兆地爆发出清蒙蒙的光辉!它仿佛沉睡了万古,终于被熟悉的气息唤醒!
“什么?!”
林大伟瞳孔骤然收缩成针尖大小,一股致命的危机感笼罩全身。
他想躲,却发现周身空间如同凝固的琥珀,将他死死禁锢在原地,连一根手指都无法动弹!
只能眼睁睁看着,那道青色流光如同跨越了时空界限,无视了一切物理规则,带着一种决然的、宿命般的气息,直刺他的眉心!
“噗!”
一声轻微的、仿佛水滴融入湖面的声响。
青色莲子毫无阻碍地没入他的眉心,一股清凉沛然的气息瞬间涌入,直贯识海深处。
禁锢感骤然消失,林大伟猛地一个激灵,下意识地摸向自己的额头,那里光滑如初,仿佛刚才的一切只是幻觉。
“这……这怎么可能?!”
他内心狂吼,充满了荒诞与骇然。
“那颗莲子……是万年前慕容老祖时代的东西!是‘过去’的遗物!它怎么可能穿透时空,进入我的身体?!”
这完全颠覆了他对天地法则的认知!
然而,更让他无法理解的是,对于这颗足以让任何修士疯狂的“人莲本源莲子”入体,他除了最初那一丝清凉感,竟再无任何不适,甚至连内视探查,都感觉不到它的确切存在,仿佛石沉大海。
他并不知道,此刻他的识海深处,早已掀起了翻天覆地的巨变!
这片本就不平静的识海空间,此刻更是热闹非凡。
早在进入这神主塔之前,林大伟便曾与黑暗领域的域主黑山爆发过一场惨烈大战。
黑山催动阴阳两仪大阵困他,更祭出自身性命交修的本命法宝——一朵蕴含大地毁灭与生机本源的“黑莲”,欲要彻底磨灭他的神魂。
危急关头,林大伟识海内一直沉寂的、得自未知遗迹的“地狱红莲”自动护主,悍然爆发。
一番惊心动魄的纠缠与镇压,红莲最终降服了黑莲,两朵本质极高的莲台便就此在他的识海中扎根下来,平日倒也相安无事。
这两朵莲台,一朵通体赤红如血,莲瓣之上仿佛有永恒不灭的火焰在静静燃烧,散发着至高无上的法则威压,正是那执掌天地法则的“天莲”。
另一朵则漆黑如墨,深邃得仿佛能吞噬一切光线,内部同时蕴藏着磅礴的毁灭之力与一线不屈的生机,正是那执掌大地本源生机的“地莲”。
天、地二莲,早已在林大伟不知情的情况下,成为了他识海的“住户”。
而此刻,随着那蕴含“人气”本源的青色莲子闯入——
“嗡!”“嗡!”
天莲与地莲同时剧震!赤金与暗紫色的光华以前所未有的亮度爆发,将整个识海映照得一片瑰丽奇幻。
“人莲的气息!”
“终于……终于等到了!三才汇聚,就在今朝!”
两道充满了无尽喜悦与沧桑的意念在识海中激烈回荡,那是天莲与地莲本源意识的苏醒!它们像是漂泊了万古的游子,终于感受到了至亲的召唤,欣喜若狂!
赤金色的法则丝线与暗紫色的生机光带,如同两道迎接帝王的虹桥,主动迎向那颗略显迷茫、散发着柔和青光的莲子。
青色莲子似乎也感受到了同源的气息,轻轻震颤着,表面的青光变得温顺而依恋,如同归家的孩童。
天莲与地莲环绕着青色莲子飞速旋转,传递出的意念充满了急不可耐的期待。
它们比谁都清楚,天、地、人三莲,本是混沌初开时同一本源所化,代表着构成世界的三种至高法则。
一旦三者融合,便能逆反先天,成就那仅在太古传说中出现过的“三才合一”,最终进化成凌驾万道之上的至高存在——混沌圣莲!
圣莲!那可是浩瀚虚空无数大能追寻了无数纪元而不得的终极造化!传说圣莲开合之间,便可定地水火风,衍化大千世界,净化一切邪祟,拥有开天辟地之伟力!这份逆天机缘,竟然就这般阴差阳错地,落在了这个看似普通的年轻人身上!
没有丝毫迟疑,天莲与地莲立刻行动起来。
天莲释放出亿万缕细如毫芒的法则神链,小心翼翼地将青色莲子包裹,如同最精巧的工匠,开始引导、梳理那初生的“人气”本源。
地莲则涌出浩瀚如海的精纯生机,如同温床与养分,源源不断地注入莲子内部,滋养它,催发它,助它尽快扎根、萌发。
识海之内,三色光芒疯狂交织、碰撞、融合,演化出种种混沌异象,散发出的能量波动足以让外界的大能者心惊肉跳。
然而,这一切惊天动地的变化,却被一层自然而生的、厚重无比的三色混沌雾气牢牢隔绝在内。
林大伟的意识对此一无所知。
他只觉眉心微凉后便恢复正常,甩了甩头,将满腹的惊疑暂时压下。
“或许是这《缥缈宗秘史》太过神异,让我产生了幻觉……”
他如是想着,缓缓合上了手中的古籍。
书页合拢的瞬间,一股暖流突兀地从四肢百骸深处涌出,迅速流遍全身。
脑海中,之前关于《太乙心经》和太乙剑法的诸多感悟,瞬间变得无比通透、烂熟于心,仿佛他已经在这两门绝学上浸淫了数十年之久!这种立竿见影的提升,让他心中暗惊。
“这《缥缈宗秘史》,果真是一部不可思议的奇书!”
平复下激荡的心情,他的目光落在了旁边另一卷古朴的书册上——《衍国图志》。
从名字判断,这应是记载衍国山川地理、风土人情乃至历史秘辛的典籍,或许能从中找到更多关于这个陌生世界,乃至离开此地的线索。
他伸手,正准备拿起《衍国图志》,旁边却忽然传来一个略带慵懒,却深邃如古井的声音。
“年轻人,宗门的《秘史》,想必你已经看完了吧。”
林大伟心中微凛,连忙转身,恭敬行礼:“回周长老,弟子已经看完,获益良多。”
出声者,正是那一直躺在竹椅上,仿佛永远睡不醒的藏经阁守护者——周源长老。
这位据说已经在此守候了数万年的神秘老者,此刻已然睁开了双眼。
那双眼睛,看似浑浊,却偶有精光闪过,仿佛能洞穿世间一切虚妄,此刻正平静地落在林大伟身上,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审视。
周源守护此地数万载,见识过无数惊才绝艳的弟子,也目睹过无数宗门兴衰的隐秘。
缥缈宗藏经阁顶层,非核心弟子与峰主不可入,林大伟能上来,本身就是一个异数。
而刚才,他可是清晰地感知到,那本《缥缈宗秘史》中封存万载的“人莲本源”,竟主动飞出,没入了此子眉心!
这简直匪夷所思!
出于职责与好奇,周源那庞大无比、足以轻易覆盖整个缥缈宗的神识,早已如同无形的水银,悄无声息地朝林大伟蔓延而去,想要探一探这少年的底细。
然而,结果却让他这位活了数万年的老怪物都感到一丝诧异。
在他的神识感知中,林大伟的肉身资质确实平平无奇,经脉不算宽阔,灵力修为也只是刚入门槛的水平,放在内门弟子中,堪称“平庸”。
可当他的神识试图侵入其识海时,却像是撞上了一堵无形无质、却又坚韧无比的墙壁!不,那不是墙壁,更像是一片浩瀚、混沌、初开的迷雾,将他的神识彻底隔绝在外,无法窥探其中分毫!
“咦?”
周源心中轻咦一声,眉头几不可查地动了一下。
“此子……有古怪!识海竟自带先天混沌屏障?连老夫的神识都能阻挡?看来,那人莲本源选择他,绝非偶然。”
活了这么久,周源深知宇宙玄奇,有些人的机缘,强求不得,也干涉不得。
他虽心中疑窦丛生,脸上却依旧是那副云淡风轻的模样,仿佛刚才什么都没发生。
他目光扫过那本《衍国图志》,随意地摆了摆手,语气带着几分恰到好处的催促。
“至于这第二部《衍国图志》嘛,其实也无需在此苦读,动用你的神识之力,将其复制一份带走便可。老夫我这酒瘾突然上来了,馋得紧,实在没心思再留你在此久待了。”
这话看似是长老的随意吩咐,实则暗藏玄机。
用神识复制典籍,至少需要筑基期以上的神识强度,且对神识的控制力要求极高。
他倒要看看,这个资质“平庸”的小子,神识是否也如其表象一般。
林大伟不疑有他,闻言立刻恭敬应道:“谨遵长老教诲。”
他收敛心神,集中意念。
虽然他的灵力修为尚浅,但不知为何,他的神识自从经历了几番奇遇后,就变得异常凝练和强大。
此刻他心念一动,眉心识海处顿时有无形之力涌出,如同无数只灵巧的手,轻轻覆盖在《衍国图志》之上。
哗啦啦——
书页无风自动,其上所有的文字、图形、乃至一些模糊的意境烙印,都化作一道道微小的流光,被那股无形之力精准地捕捉、剥离,然后如百川归海般,源源不断地汇入林大伟的识海之中。
整个过程流畅自然,没有丝毫滞涩,不过十数息时间,整部《衍国图志》的完整内容,已如同刻印般清晰地呈现在他的记忆里。
“长老,弟子已复制完毕。”
林大伟睁开眼,恭敬地将两本书籍递还给周源。
周源接过书,随手放在一旁,深深看了林大伟一眼,那目光似乎要将他里外看穿,但最终只是化作一声意味不明的轻笑,挥了挥手:“嗯,去吧。”
“弟子告退。”
林大伟再次行礼,压下心中的一丝疑虑,转身沿着楼梯向下走去。
直到他的身影消失在楼梯口,周源才缓缓收回目光,拿起手边的酒葫芦仰头灌了一口,浑浊的眼中闪过一丝期待。
“天、地、人三莲汇聚……多少纪元未曾出现的盛景了?这片天地,怕是又要热闹起来了……小子,可别辜负了这份机缘啊。”
……
藏经阁一层,东南角书架旁。
金巧巧正捧着一本功法典籍,看得如痴如醉。
与平日里的活泼灵动不同,此时的她蛾眉时而轻蹙,时而舒展,俏丽的脸庞上表情丰富,完全沉浸在了书中的世界。
午后的阳光透过窗棂,在她身上镀上一层柔和的光晕,勾勒出少女专注时动人的侧影。
林大伟走下楼梯,一眼便看到了这安静美好的一幕。
他放轻脚步,悄然走近,带着一丝好奇轻声问道:“金师姐,不知是何等妙法,竟让你如此入迷?”
“呀!”
金巧巧看得入神,被这突然的声音惊得娇躯一颤,如同受惊的小兔般抬起头。
见是林大伟,她拍了拍胸脯,松了口气,随即展颜一笑,那笑容瞬间驱散了方才的静谧,恢复了往日的明媚。
“原来是林师弟!你的事情都办妥了?”
“幸不辱命。”
林大伟微笑着点头,目光落在她手中那本书的封面上——《玉女心经》。
他随手拿起旁边存放的原册,翻看了几页,眼中闪过一丝了然。
这确实是一部颇为精妙的上乘女子功法,尤其注重灵力纯化与身法灵动,正适合金巧巧的路线。
“师姐既然喜欢,何不刻印一份带回去细细参详?”林大伟好心建议道。
谁知这话一出,金巧巧俏脸“唰”地一下就红了,一直红到了耳根。
她有些窘迫地低下头,纤细的手指绞着衣角,声音细若蚊蚋,带着几分难以启齿的羞涩。
“我……我倒是想……可是,刻印所需的灵石……我……我最近手头有点紧……”
说到后面,声音几乎微不可闻。
她一个内门师姐,向一个刚入门不久的师弟哭穷,实在是尴尬得恨不得找个地缝钻进去。
林大伟先是一愣,随即恍然。
是了,修行之路,财侣法地,“财”字当头。
无论是购买丹药、法器,还是刻录功法,都需要消耗大量灵石。
这《玉女心经》品阶不低,刻印费用想必不菲。看来这位看似光鲜的师姐,也有她的难处。
想到这一路来金巧巧对自己也算多有照应,虽然有时跳脱了些,但心地不坏。
区区二十块下品灵石,对他而言不算什么,若能帮到她,何乐而不为?
他脸上露出温和的笑容,语气轻松地说道:“我当是什么大事,原来是灵石不够。师姐稍待,这点小事,交给师弟便是。”
说罢,不等金巧巧反应,他便径直走向一旁负责典籍刻印的执事弟子处,利落地从储物袋中取出二十枚下品灵石递了过去。
那执事弟子手脚麻利,很快便将一份崭新的《玉女心经》玉简刻印好,交到林大伟手中。
林大伟拿着玉简回到金巧巧面前,递了过去:“师姐,给。”
金巧巧呆呆地看着眼前这枚散发着淡淡灵光的玉简,又抬头看看林大伟那带着爽朗笑容的脸庞,一时间竟有些恍惚。
她没想到自己只是随口一句抱怨,这位林师弟竟如此慷慨解囊!二十块下品灵石,对她现在而言,可不是一个小数目!
一股难以言喻的暖流瞬间涌遍全身,冲散了所有的尴尬与羞涩,只剩下满满的感动与惊喜。
她伸出微微颤抖的双手,小心翼翼地接过那枚尚带余温的玉简,紧紧捂在胸口,仿佛捧着世间最珍贵的宝物。
她抬起头,美眸中水光潋滟,定定地凝视着林大伟,红唇轻启,无比认真、一字一句地说道:“林师弟……谢谢你!这份情谊,师姐我……记在心里了!”
这一刻,林大伟在她心中的形象,已然完全不同。
不再仅仅是那个需要她引路的“关系户”师弟,而是一个值得深交、甚至让她心中悄然泛起一丝异样涟漪的存在。
林大伟被她那灼灼的目光看得有些不好意思,摸了摸鼻子,笑道:“师姐太客气了,同门之间,互相帮衬是应该的。走吧,我们回去。”
“嗯!”
金巧巧用力点头,珍而重之地将玉简收起,脸上的笑容灿烂得如同春日暖阳,脚步轻快地与林大伟并肩,走出了藏经阁的大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