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东境巫地:残墟映血,灵脉断流
北起苍梧之野,南至归墟之滨,绵延三万里的东境巫地,曾是巫族繁衍生息的根基所在。此地遍生通天古木,树干需十巫合抱,枝叶如伞盖遮蔽天日,林间常年弥漫着淡金色的巫力光晕——那是历代祖巫以本源之力滋养的“巫灵瘴”,既能护佑巫民不受妖力侵蚀,又能加速巫兵修炼。地面上随处可见丈高的青石祭坛,坛面刻满扭曲的巫纹,每逢月初,蚩尤便会率九大巫将在此祭拜天地,引东海水脉之力淬体,祭坛周围的土地因常年浸染巫血,呈出诡异的暗红色,却能让寻常巫民踩在其上,一日便可抵寻常修炼三日之功。
可如今,这片曾被巫族视为“圣土”的疆域,半数已沦为断壁残垣。太一率十万血妖军突袭的痕迹,如一道狰狞的伤疤刻在大地之上。从苍梧之野往南五十里,原本茂密的古木林成了一片焦黑的木炭堆,树干断裂处仍冒着缕缕青烟,空气中混杂着草木焦糊与血肉腐烂的气息,几只乌鸦停在炭化的枝桠上,啄食着残留在树洞里的巫民骸骨。那些曾泛着金光的巫灵瘴,早已消散得无影无踪,取而代之的是淡紫色的妖煞之气,附着在断木上,遇风便发出“滋滋”的声响,若有残存的巫民不慎触碰,皮肤会瞬间被腐蚀出深可见骨的伤口。
青石祭坛的损毁更为惨烈。蚩尤曾用来祭拜的主祭坛,坛面被东皇钟的余波震出数道丈宽的裂痕,刻在上面的巫纹尽数碎裂,原本镶嵌在坛角的“巫魂石”——那是用百名巫将的魂火炼制而成,能引动天地之力——如今只剩满地碎石,石缝中还残留着黑色的血渍。祭坛周围的暗红色土地,被妖兵的“血妖火”焚烧成了灰白色,用巫铲挖开土层,能看到地下三尺处的土壤都已板结,原本纵横交错的东海水脉支流,在此处断了源头,干涸的河道里,堆积着巫民与妖兵的残肢,被烈日暴晒得干瘪发黑。
巫地的核心区域“九黎寨”,更是成了一片废墟。这座曾住着五千巫民的村寨,木楼尽数倒塌,寨墙被妖兵用巨斧劈出数十个缺口,缺口处还嵌着断裂的妖刀与巫矛。村寨中央的“巫祖祠”,供奉着十二祖巫的木雕神像,如今神像被劈成两半,木屑散落一地,祠内的“祖巫灵位”被妖火焚烧成灰,灰烬被风吹得四处飘散。寨后的“巫药园”,原本种着能治百病的“九叶还魂草”“血参”,此刻只剩下被践踏的焦土,唯一幸存的一株血参,还被妖兵的马蹄踩断了根茎,渗出的汁液很快被晒干,留下一道暗红色的印记。
更让巫族心痛的是灵脉的断流。东境巫地的灵脉源头,本是深埋在地底万里的“东海灵眼”,通过无数条地下暗河,将灵气输送到巫地各处。可太一率军突袭时,命妖将用“混沌钟仿品”砸向灵眼所在的方位,巨大的冲击力不仅震塌了灵眼上方的土地,还将暗河通道堵死。如今站在灵眼遗址上,只能感受到微弱的灵气波动,用巫力探查地底,能发现暗河通道里塞满了碎石与妖兵的尸体,灵气被堵在深处,无法上浮。失去灵脉滋养,残存的巫地植被开始枯萎,原本能长到丈高的“巫禾”,如今只长到膝盖便停止生长,结出的谷粒干瘪无肉,根本无法作为食粮。
残存的巫民只能在未被损毁的西半区苟延残喘。他们用断木搭建简陋的窝棚,靠采摘野果、捕猎妖兽为生,每当夜幕降临,总能听到窝棚里传来低低的啜泣声——那是失去亲人的巫民在哀悼。蚩尤站在残垣之上,望着毁于一旦的东境巫地,双手紧握成拳,指节因用力而发白,巫力在体内翻腾,却又无处发泄,只能发出一声愤怒的嘶吼,声音响彻云霄,惊飞了林间的飞鸟,也让残存的巫民心中多了几分悲凉。
二、西境魔渊:裂隙扩深,幽冥贯通
西境原本是一片荒芜之地,地面上遍布黑色的岩石,寸草不生,只因常年受“魔气”侵蚀,连最耐旱的“沙棘”都无法在此存活。而魔渊,便是这片荒芜之地的核心——一个深不见底的巨大裂隙,宽约百丈,裂隙周围的岩石呈墨黑色,表面覆盖着一层薄薄的“魔霜”,遇光便会发出幽蓝色的光晕,若有生灵靠近,魔气会顺着呼吸钻入体内,侵蚀神魂,最终沦为失去理智的“魔奴”。
此前的魔渊,虽凶险异常,却有一道无形的“天地屏障”将其与外界隔绝,魔气只能在裂隙内部弥漫,无法扩散到西境其他区域。可自巫妖大战愈演愈烈,尤其是罗喉残魂袭杀蓐收后,这道屏障便开始出现裂痕。如今,屏障已彻底消失,魔渊的裂隙不仅扩大到三百余丈,深度更是延伸到了幽冥之地,黑色的魔气如潮水般从裂隙中涌出,顺着西境的地势蔓延,所过之处,黑色岩石被染成更深的墨色,地面上开始出现细密的裂缝,裂缝中渗出暗红色的“魔血”,散发着令人作呕的腥气。
站在魔渊边缘往下望去,只能看到无尽的黑暗,偶尔有幽蓝色的魔火在深处闪烁,伴随着“桀桀”的怪笑——那是被困在魔渊中的魔魂发出的声音。用天眼通探查,能看到裂隙深处有一条宽约五十丈的通道,通道壁上布满了尖锐的石笋,石笋上挂着暗红色的粘液,通道的尽头,连接着幽冥地府的“忘川河”支流。忘川河的河水本是浑浊的暗红色,可与魔渊通道相连后,河水开始泛起黑色的泡沫,河中的“怨魂”被魔气侵蚀,变得更加狂暴,不断撞击着河岸边的“奈何桥”,桥身摇晃不止,守桥的“孟婆”不得不加大自身的魂力,才能勉强维持秩序。
魔渊中涌出的魔气,不仅贯通了幽冥,还开始影响西境的地貌。原本平坦的黑色岩石地面,因魔气的侵蚀,逐渐隆起成一座座黑色的“魔山”,山体表面布满了孔洞,魔气从孔洞中喷出,形成一道道黑色的气柱,直冲云霄。魔山之间的低洼处,汇聚了从魔渊中流出的魔血,形成了一个个黑色的“魔池”,池水中漂浮着残碎的魔魂,若有妖兽不慎跌入池中,会瞬间被魔血吞噬,化为一具干瘪的骸骨。
更可怕的是,魔气开始吸引洪荒中的“凶兽”。西境原本只有零星的“黑风兽”“魔狼”,可如今,来自南境的“赤炎兽”、北境的“冰魔熊”,甚至东海的“墨蛟龙”,都被魔气吸引而来,它们在魔渊周围徘徊,吸食魔气后,体型变得更加庞大,性情也愈发凶残。一群魔狼围攻一头赤炎兽,魔狼的利爪上附着魔气,一爪便能在赤炎兽的鳞片上划出伤口,赤炎兽喷出的火焰,被魔气包裹后,变成了幽蓝色的“魔火”,火焰所过之处,岩石都被烧熔成岩浆。这些被魔气侵蚀的凶兽,不仅攻击过往的生灵,还开始冲击西境边缘的“巫族哨所”,哨所中的巫兵虽奋力抵抗,却因魔气的侵蚀,战力大减,已有数座哨所被凶兽攻破。
地府中的平心娘娘,早已察觉到幽冥与魔渊贯通的异象。她站在轮回台旁,望着忘川河中不断增多的“魔化怨魂”,眉头紧锁,周身散发出淡淡的金光,试图压制魔气的蔓延。可魔渊中的魔气源源不断,平心娘娘的魂力虽强,却也渐渐不支,她只能命地府的“阴兵”在忘川河沿岸布下“镇魂阵”,暂时阻挡魔化怨魂的扩散,同时派使者前往起源殿,请求龙宇出手相助。
西境的天空,因魔气的弥漫,常年呈暗灰色,阳光无法穿透魔气照射到地面,只有偶尔闪过的魔火,能带来一丝微弱的光亮。地面上,黑色的魔霜越积越厚,踩在上面会发出“咯吱”的声响,仿佛随时会陷入无尽的黑暗之中。这片曾经只是荒芜的西境,如今成了洪荒中最凶险的区域之一,无论是巫族、妖族,还是人族,都对其避之不及,唯有那些被魔气吸引的凶兽与魔魂,在此处肆意游荡,等待着下一个猎物的出现。
三、双境异变:连锁反应,洪荒震荡
东境巫地的损毁与西境魔渊的贯通,并非孤立的事件,而是引发了一连串的连锁反应,让整个洪荒的地貌与生态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东境巫地失去灵脉滋养后,原本依赖灵脉生长的植被大面积枯萎,裸露的土地在暴雨的冲刷下,开始出现“水土流失”的现象。巫地东部的“归墟之滨”,原本是一片平坦的沙滩,可如今,雨水将巫地的泥沙冲入海中,沙滩被泥沙覆盖,变成了一片泥泞的滩涂,原本在此栖息的“归墟鸟”——一种能在海面飞行的灵鸟,因失去栖息地,不得不向西迁徙,途中许多幼鸟因体力不支,坠入海中,成了鱼虾的食物。东海水域也受到影响,泥沙的涌入让海水变得浑浊,原本生活在浅海区域的“灵虾”“彩贝”,因无法适应浑浊的水质,大量死亡,以这些灵虾、彩贝为食的“东海鲛族”,不得不深入深海觅食,生存难度大增。
而西境魔渊的魔气扩散,则对洪荒的气候产生了影响。魔气吸收了空气中的“阳气”,导致西境及周边区域的气温骤降,即使是炎热的夏季,西境的夜晚也会结出薄冰。这种异常的气候,让西境边缘的“草原”开始退化,原本青翠的牧草变成了枯黄的颜色,以牧草为食的“青牛”“野马”,因食物短缺,开始向东南方向迁徙,迁徙途中,许多老弱病残的牲畜被凶兽捕食,数量锐减。更严重的是,魔气与空气中的水汽结合,形成了“魔雨”——一种黑色的雨水,落在地面上会腐蚀植被,落在生灵身上会引发“魔毒”,症状为皮肤溃烂、神魂混乱。此前,魔雨只在西境出现,可如今,随着魔气的扩散,魔雨开始向西南方向的“瘴气林”蔓延,林中的“瘴气兽”被魔雨淋过后,变得更加狂暴,开始攻击路过的巫族商队。
两大区域的异变,还引发了“灵脉紊乱”。东境灵眼被堵后,洪荒东部的灵脉失去了重要的源头,导致东部的“昆仑虚”“玉山”等灵脉汇聚之地,灵气浓度下降了三成。昆仑虚上的“瑶池”,原本池水清澈,能滋养仙莲,如今池水变得浑浊,仙莲的花瓣开始发黄,池中生活的“灵龟”,寿命也随之缩短。而西境魔渊的魔气,则侵入了西部的“不周山残脉”,残脉中的灵气被魔气污染,变得不再纯净,原本在不周山修炼的“散修”,因无法吸收被污染的灵气,不得不离开,前往东部的“泰山”“华山”等地,导致东部的修炼者数量骤增,资源竞争愈发激烈。
对于巫族与妖族而言,双境异变更是雪上加霜。巫族失去了东境巫地这一重要的粮草产地与兵源地,残存的巫民只能依靠北境的“冰原巫地”供给,可冰原巫地的产出有限,根本无法满足所有巫民的需求,许多巫兵因营养不良,战力大幅下降。妖族虽未直接受到魔渊的影响,却因东境巫地的损毁,失去了“狩猎场”——此前,妖族常派妖兵潜入东境巫地,捕猎巫民饲养的“巫兽”,如今巫兽几乎灭绝,妖兵只能深入洪荒腹地捕猎,危险系数大增,伤亡人数也随之上升。
更让洪荒生灵担忧的是,幽冥与魔渊的贯通,可能会引发“幽冥之乱”。地府中的“十殿阎罗”已察觉到,魔化怨魂的数量在不断增加,这些怨魂不仅攻击阴兵,还试图冲击“轮回台”,若轮回台被破坏,洪荒生灵的魂魄将无法正常轮回,最终只能沦为孤魂野鬼,甚至被魔气侵蚀,变成魔魂。平心娘娘虽全力压制,却也感到力不从心,她深知,若龙宇不及时出手,幽冥与魔渊的贯通,终将成为洪荒的又一场浩劫。
站在起源殿的观景台上,龙宇望着东境的残墟与西境的魔气,眉头紧锁。他能感受到,洪荒的“劫气”因双境异变而愈发浓厚,巫妖劫虽已近尾声,却又衍生出新的危机。玄空站在一旁,手中拿着记录地貌变化的竹简,轻声说道:“尊上,东境灵眼需尽快修复,西境魔渊也需重新封印,否则洪荒将陷入更大的混乱。”龙宇点了点头,目光坚定:“待我调息数日,便亲自前往东境与西境,修复灵眼,封印魔渊,绝不能让新的浩劫降临。”
此时的洪荒,正处在一个脆弱的平衡点上,东境的残墟与西境的魔气,如两把悬在头顶的利剑,随时可能落下,而龙宇的决定,将成为守护洪荒的关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