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新一轮的南征中,曹操军队水陆并进,势如破竹。婉兮随水军同行,她深知此次战役关键在于如何突破孙刘联军的水上防线。当曹军战船行至濡须口时,遭遇孙权水军阻拦。孙权战船排列整齐,将士严阵以待,一时间双方陷入僵持。
婉兮站在船头,观察着敌军的布阵,心中思索破敌之策。她见孙权水军战船高大坚固,正面强攻难以取胜,于是想到了“声东击西”之计。婉兮向曹操建议,派出小股战船佯装从上游进攻,吸引孙权水军主力,而曹军主力则趁机从下游突袭,打敌军一个措手不及。曹操依计行事,孙权果然中计,将大量兵力调往上游抵御曹军佯攻。婉兮抓住时机,指挥曹军主力战船如离弦之箭般向下游敌军冲去。一时间,战鼓擂动,喊杀声四起,曹军借着风势,迅速逼近孙权水军。
孙权水军发现中计后,匆忙回防,但已为时已晚。曹军战船冲入敌阵,短兵相接,展开激烈拼杀。婉兮手持长剑,身先士卒,鼓舞着曹军士气。在她的激励下,曹军将士奋勇杀敌,孙权水军渐渐抵挡不住,开始败退。此役,曹军大获全胜,成功突破濡须口防线,为后续进攻江东奠定了基础。
然而,孙刘联军并不甘心失败。刘备派诸葛亮率援军前来与孙权会合,共同抵御曹操。诸葛亮足智多谋,深知曹操军队远道而来,粮草补给是关键。于是,他与孙权商议,派出精锐部队,绕道截断曹操的粮道。曹操得知粮道被袭,心急如焚,一旦粮草断绝,军心必将大乱。
婉兮看出曹操的忧虑,她冷静分析局势后,对曹操说:“丞相,敌军截断粮道,意在乱我军心。我们可佯装粮草充足,迷惑敌军,同时派轻骑趁夜突袭敌军截断粮道的部队,夺回粮道。”曹操采纳了婉兮的计策,一面让士兵在营中虚张声势,堆积大量草垛伪装成粮草,一面挑选五千精骑,由许褚率领,趁夜出发。
许褚率骑兵衔枚疾走,悄无声息地接近敌军截断粮道的营地。趁着敌军不备,曹军骑兵如猛虎下山般冲入敌营,一阵砍杀。敌军毫无防备,顿时大乱。经过一番激战,曹军成功击退敌军,夺回粮道。诸葛亮得知粮道夺回,不禁感叹婉兮智谋过人,不可小觑。
随着战事的推进,双方陷入胶着状态。此时,曹操后方传来消息,西凉马超听闻曹操南征,联合韩遂起兵叛乱,意图偷袭曹操的根据地许昌。曹操腹背受敌,陷入两难境地。婉兮深知此时若退兵,之前的努力将付诸东流,但若继续进攻,后方不稳,亦是危机四伏。
经过深思熟虑,婉兮对曹操说:“丞相,西凉之乱不可不防,但我军此时若退兵,孙刘联军定会趁机追击。不如留下部分兵力与孙刘联军对峙,丞相亲率大军回师平定西凉之乱。待后方稳定,再挥师南下,定能成就大业。”曹操权衡利弊后,认为婉兮所言极是。于是,曹操留下曹仁、张辽等将领继续与孙刘联军周旋,自己则率领主力部队回师西凉。
在回师西凉的途中,婉兮为曹操出谋划策,针对马超、韩遂的联军制定了详细的作战计划。曹操利用马超、韩遂之间的矛盾,采用贾诩的离间计,成功使二人互相猜忌,联军内部人心惶惶。曹操趁机发动进攻,在渭南之战中大破马超、韩遂联军,平定了西凉之乱。
解决了后方隐患后,曹操再次整顿兵马,准备南下与孙刘联军进行最后的决战。而婉兮,这位在乱世中绽放光芒的奇女子,也将继续陪伴在曹操身边,在这风云变幻的三国舞台上,续写属于他们的壮丽篇章,如同那《三国演义》中众多英雄豪杰般,在历史的长河中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