柏林郊外农庄的紧张气氛,随着两辆不起眼的厢式货车悄然驶离而逐渐消散。
车内,气氛凝重中带着一丝劫后余生的疲惫。伤员得到了初步的紧急处理,呻吟声被压抑在喉咙深处。张夜靠坐在车厢壁上,感受着车辆行驶的轻微颠簸,闭目养神,体内能量在缓慢恢复,伤口传来麻痒的愈合感。
凯尔坐在他对面,擦拭着嘴角的血迹,虽然没受重伤,但被子弹冲击的部位依旧隐隐作痛,脸色不太好看。
伊娃坐在前排,通过加密通讯不断与外界联系,安排撤离路线和接应点。她的声音冷静依旧,但眉宇间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忧虑。
行动虽然成功斩首了目标,但过程之艰难、敌方力量之强远超预期,暴露出的情报滞后和配合生疏问题不容忽视,更有队员负伤。要不是张夜和凯尔两人的鼎力相助,可能她们已经葬身于此了。
这无疑是一次险胜。
数小时后,车队安全抵达柏林附近一个偏僻的小型通用航空机场。
一架涂装着某家北欧知名户外旅游公司标志的双引擎螺旋桨飞机,早已在跑道上等候。
飞机不大,但看起来保养得极好。
众人迅速登机。机舱内装饰简洁实用,座椅舒适。
伊娃安排受伤最重的队员躺在后排加长的座位上,由懂医护的队员继续照看。
那个被张夜俘获的壮汉依旧处于昏迷状态,被安置在角落,手脚都被特制的磁性束缚带牢牢固定。张夜暗中通过精神连接确认编码者线虫仍在稳定工作,维持着其生命体征和昏迷状态。
飞机引擎发出轰鸣,滑跑,升空,将柏林这片刚刚经历血与火的土地抛在下方。张夜透过舷窗,看着下方逐渐缩小的城市灯火,心中五味杂陈。
这次行动,让他真切感受到了与一个庞大组织正面对抗的残酷和风险,也让他看到了极光这些理想主义者的勇气与牺牲。
飞行途中,伊娃拿着一台平板电脑,开始进行初步的行动复盘。
她没有指责,只是客观地指出了几个关键问题:初期情报严重低估了敌方异能者数量和配置;潜入小组与支援小组(张夜、凯尔)之间的即时通讯和协同存在延迟;对精神系异能者的诡异攻击方式缺乏预案。
她也肯定了大家的英勇表现,特别是张夜和凯尔在关键时刻的力挽狂澜,以及艾琳、狙击手白鹰等人的出色发挥。
“这次行动,我方零阵亡。如果不是夜先生和凯尔先生的战术支援,绝不可能以如此方式收场。这次佣金,按照惯例,三百万美元(约2100万人民币),会尽快支付到二位账户。”伊娃看向张夜和凯尔,语气郑重而充满感激。
出乎所有人意料,张夜摇了摇头,平静地开口:“钱,我们不需要。这次合作,让我们看到了极光的信念和力量。如果可能,我们更希望能有机会加深双方合作、参观贵组织的总部,与各位有更深入的交流。”他的目光坦诚而认真。
机舱内瞬间安静下来。所有极光成员,包括伊娃,都露出了难以置信的神色。
三百万美元,对于任何自由行动者来说都是一笔巨款,竟然有人如此轻描淡写地拒绝,提出的要求竟是……参观学习?
伊娃深深地看着张夜,冰蓝色的眼眸中闪过一丝极复杂的情绪,有惊讶,有审视,更有一种难以言喻的欣赏。
她沉默了几秒,缓缓点头:“我明白了。这个请求,我需要向总部汇报。但我想,朗厄兰先生会很乐意接待你们这样的……朋友。”
凯尔在一旁耸耸肩,对张夜的决定似乎毫不意外,只是低声嘀咕了一句:“伙计,你可真会挑。”
飞机向北飞行,穿越波罗的海上空。
当窗外出现连绵的森林、星罗棋布的湖泊和蜿蜒的海岸线时,赫尔辛基到了。飞机降落在市区边缘一个宁静的私人机场。
此时已是凌晨,北欧清冷的空气扑面而来,带着松林和海洋的味道。
“熟悉的空气……”凯尔刚下飞机便深吸了一口气,轻声说道,眼神中流露出一丝不易察觉的怀念。
张夜想起,凯尔的故乡就在海对岸的爱沙尼亚。
几辆黑色的沃尔沃越野车早已在跑道旁等候。
众人迅速换乘车辆,驶离机场,融入赫尔辛基黎明前最深沉的夜色中。
车队没有进入市中心,而是沿着风景优美的沿海公路行驶,最终拐入一片被茂密松林环绕的私人区域,停在一栋占地广阔、外观古朴大气的北欧风格庄园前。庄园静悄悄的,只有几盏暖黄色的壁灯散发着微弱的光芒,仿佛只是某个富商遗世独立的度假别墅。
众人下车,在伊娃的带领下走进主楼。
内部装饰是典型的斯堪的纳维亚风格,大量使用原木、石材和中性色调,简洁、舒适且充满质感,看不到任何与“秘密组织”相关的痕迹。
伊娃走到一楼书房的一面巨大落地书架前,看似随意地抽动了其中一本厚厚的皮质古籍。伴随着一阵几乎微不可闻的机械运转声,整个书架悄无声息地向侧面滑开,露出了后面一部宽敞、充满金属质感的电梯。
“欢迎来到极光之心。”伊娃对张夜和凯尔做了个请的手势。
电梯迅速下降,约莫十几秒后,门缓缓打开。
眼前的景象,让即使见多识广的张夜和凯尔也微微动容。
这是一个规模远超想象的地下空间。
挑高足有十多米,面积堪比大型体育馆。整体色调是干净的银灰和白,光线柔和而充足。
空间被合理分割成不同的功能区:一侧是布满各种先进电子设备的指挥中心,巨大的屏幕上滚动着全球各地的数据和监控画面;另一侧是装备精良的战术训练区,模拟巷战、靶场、体能器械一应俱全;还有生活区、医疗中心、实验室、档案库等。
工作人员穿着统一的白色制服,安静而高效地忙碌着,空气中弥漫着一种冷静、专业且充满目标感的氛围。
虽然整体规模可能不如莱茵公司在撒哈拉沙漠下的那个庞大基地,但这里的科技感、秩序感和那种积极向上的“人气”,是那个冰冷地狱无法比拟的。
“哇哦……”凯尔吹了声口哨,“这才像个‘秘密基地’的样子嘛,比咱们那个小别墅阔气多了。”
张夜默默点头,目光锐利地扫过每一个细节。这里的运作模式、空间布局、人员状态,都是他未来可能需要的宝贵参考。
就在这时,一名工作人员快步走到伊娃身边,低声耳语了几句。
伊娃点点头,转身对张夜说:“夜先生,朗厄兰先生想见你。他现在就在办公室。”
张夜心中微动,知道关键时刻到了。他看了一眼凯尔,凯尔对他咧嘴一笑,示意他放心去。艾琳也想跟着,却被伊娃用眼神制止了。
张夜跟随伊娃穿过忙碌的大厅,来到位于基地最深处的一扇厚重的实木门前。
伊娃敲了敲门,里面传来一个沉稳温和、带着些许北欧口音的男声:“请进。”
门自动滑开。
办公室宽敞明亮,依旧延续着北欧的简约风格,但细节处透露出不凡的品味。
一面墙是巨大的防弹玻璃,外面似乎是模拟的自然景观,甚至能看到潺潺流水和绿植。一个男人背对着门口,站在玻璃前,正望着外面的“风景”。
他身形挺拔,目测身高与张夜相仿,约一米八五左右,穿着合身的深灰色高领毛衣和卡其色长裤,显得随意而优雅。
听到脚步声,他转过身来。
张夜看清了他的面容。看起来四十岁上下,但眼神中的沧桑和睿智让他显得更成熟一些。
面容轮廓分明,鼻梁高挺,下巴线条坚毅,浅棕色的头发梳理得一丝不苟,鬓角有些许灰白,不仅不显老态,反而增添了几分成熟的魅力。
最引人注目的是他的眼睛,是一种清澈而深邃的湖蓝色,目光温和却极具穿透力,仿佛能一眼看穿人的内心。他脸上带着淡淡的、令人如沐春风的微笑,但周身自然散发出的那种沉稳、自信和久居上位的威严气场,却让人无法忽视。
他就是极光行动署的领袖,埃里克·朗厄兰。
“夜先生?我是埃里克·朗厄兰。”他主动走上前,向张夜伸出手,笑容真诚,声音温和有力,“欢迎来到极光之心。柏林的事情,伊娃已经简要汇报了。非常感谢二位的鼎力相助。”
张夜与他握手,感受到对方手掌的干燥和温暖,以及蕴含的力量。“朗厄兰先生,久仰。叫我夜就好。我们只是做了该做的事。”
他语气不卑不亢。
“请坐。”埃里克示意张夜在会客区的沙发上坐下,自己则坐在对面。伊娃安静地退到一旁,如同沉默的影子。
工作人员端上两杯热气腾腾的黑咖啡,香气浓郁。
“伊娃告诉我,你拒绝了佣金,而是希望来这里看看。”埃里克端起咖啡,轻轻搅动,目光平和地看着张夜,“能告诉我为什么吗?据我所知,像你和凯尔先生这样的……自由人,通常更看重实际的报酬。”
张夜迎着他的目光,坦然道:“钱很重要,但并非万能。尤其是当我们面对天火组织这样的敌人时……实不相瞒,我和凯尔一路走来,更多的是凭借个人能力和运气。但我们很清楚,单打独斗,终有极限。我们看到极光行动的信念、纪律和效率,这正是在对抗黑暗时最需要的东西。”
“我们想学习的,是如何将力量有效地组织起来,而不仅仅是如何使用力量。”他没有隐瞒自己的意图,这种坦诚反而更容易获得对方的好感。
埃里克认真地听着,眼中赞赏的神色越来越浓。
他放下咖啡杯,身体微微前倾:“说得好。力量需要方向,更需要容器。个人英雄主义可以解决一时的问题,但无法改变潮水的方向。极光行动署成立的初衷,正是为了建立一个‘容器’,汇聚志同道合者的力量,去遏制那些滥用超常力量、践踏生命尊严的行为。”
他顿了顿,语气变得深沉:“我们面对的,不仅仅是莱茵和天火,而是其背后代表的一种危险思潮——认为拥有了力量和手段,就可以凌驾于规则、道德甚至人性之上。这种思潮如果蔓延,将是整个文明的灾难。极光要做的,就是守住那道底线。这很难,我们力量有限,每一次行动都像是在刀尖上跳舞,就像这次柏林……”他轻轻叹了口气,没有再说下去,但其中的艰难与决心表露无遗。
张夜默默点头,埃里克的话说到了他的心坎里。
他正是因为目睹了莱茵公司的种种恶行,以及自身获得力量后对责任感的思考,才逐渐产生了类似的念头。
可能他没有那么圣人,不会考虑将整个世界的命运背负在自己身上——但他深知想要在这残酷的世界上保护自己所珍视的人,不付诸行动,早晚会失去一切。
“朗厄兰先生,冒昧问一句,支撑极光行动署运转的资金和资源……”张夜问出了一个实际的问题。
埃里克笑了笑,并不避讳:“一部分来自历史上一些有远见人士的遗产和捐赠,另一部分,则来自我们暗中扶持或合作的、认同我们理念的商业实体。比如你们来时乘坐的飞机所属的公司。我们确保这些资金的来源干净,用途透明。毕竟,对抗黑暗,不能让自己也陷入黑暗的泥潭。”他的回答坦荡而清晰。
接着,两人又聊了很多。
从全球超常力量活动的趋势,到不同异能组织的风格,再到普通社会对这类事件的反应和掩盖机制。埃里克知识渊博,见解深刻,言语间既有理想主义者的热忱,也有实干家的清醒与审慎。他毫不掩饰极光面临的困难和压力,但也充满了坚定的信念。
张夜也适当分享了部分经历和看法,主要是针对莱茵公司的观察,隐去了自身能力的核心秘密和编码者线虫这样的敏感信息。他的冷静分析和偶尔流露出的、对弱者的同情心,让埃里克频频点头。
“夜,你很特别。”埃里克看着张夜,眼中带着真诚的欣赏,“年轻,拥有强大的力量,却难得地保持着清醒的头脑和一份……仁者之心。这非常珍贵。极光行动署的大门,永远向你和凯尔先生这样的朋友敞开。无论你们是想要合作,交流,还是仅仅需要一个可以信任的避风港。”
说着,他拿出一张特制的金属卡片,上面只有一串复杂的加密代码和一个极光图案的激光蚀刻。“这是我在暗网的私人联络码。通过它,你可以在绝对安全的频道联系到我。”
张夜郑重地接过卡片,放入口袋:“非常感谢,朗厄兰先生。这份信任,弥足珍贵。”他也留下了自己的一个加密联系方式。
“叫我埃里克就好。”埃里克微笑着站起身,拍了拍张夜的肩膀,“走吧,我带你好好参观一下我们的‘家’。”
离开办公室时,张夜心中对这位极光领袖的评价极高。
埃里克·朗厄兰,是一个兼具理想、智慧、魄力和人格魅力的领导者,他身上的那种沉稳坚定的力量,正是张夜潜意识里所追寻和学习的榜样。
这次会面,不仅建立了联系,更让他对“组织”和“领导”有了更直观和深刻的认识。
玩世者的旅途上,一盏指路的明灯,似乎已悄然点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