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第12 节 他执意说来老莫餐厅共进晚餐由他请客
\/
他提前来到北京展览馆餐厅。也就是这个文化大革命以前叫莫斯科餐厅。
他选择了一个紧靠窗边的桌子。他坐了下来。他等待着雷亮亮和团长。他很有礼貌。虽然率先提出今晚在老莫餐厅共进晚餐的提议是由雷亮亮说出口的,但是他早就有这个想法了。他执意说来老莫餐厅共进晚餐由他请客,他还主动提出邀请团长一起共进晚餐。
他坐在餐桌旁,他的眼光注视着展览馆餐厅外面的风景。他看到外面的自行车人流,这些骑着自行车的人流像一群蓝色蚂蚁,看不出他们的模样和身份。不用说都是北京的工农兵群众。蓝色的蚂蚁人群里也夹杂着穿绿色衣服的军人。军人是这个时代地位最高的一群人。普通男孩子都想穿军装,成为一个真正的军人。普通女孩子都争先恐后想嫁给军人成为一个军属。田红兵无疑对自己是一个军人,而且是一个年轻的军官感到自豪的,甚至他内心还有点养尊处优高人一等的感觉。因为他是首都京城里的一个高干子弟嘛。高干子弟,高干子弟,虽然在文化大革命时期,有些高干子弟因为父亲母亲被打倒靠边站处境并不怎么好,有许多以前认识的高干子弟因为受父母问题的牵连甚至被打发到边疆或者落后的地方去了,比如有的到云南啦陕北啦极其偏远的贫穷山区当插队知识青年去了。但自己是幸运的。自己在首都北京顶级部队文工团从事音乐家工作,并正在向着一个青年作曲家的人生目标奋斗进军。就在今天傍晚,就在这个北京展览馆被北京人称呼为老莫的餐厅,一会儿还要和年轻的歌唱家雷亮亮,有名的部队文工团团长共进晚餐,并讨论创作《红军突破乌江天险》的交响乐。这是多么高雅的事情啊,这是多么高贵的职业啊!这是多么令人羡慕的聚餐啊!
田红兵通过毛遂自荐,又加上雷亮亮在团里领导面前的极力推荐,他最终把《红军突破乌江天险》交响乐的主创任务抢在自己手里了。他年纪轻轻的肩膀上背负起创作伟大交响乐的使命,这个使命,既是他自己主动挑在肩膀上的,又是团的领导,放在他稚嫩的肩膀上的。春节刚过,北京的气候依然寒冷,团里在召开春节后第一次业务会议的时候,把今年的创作任务分摊了下来。舞蹈组,戏剧组,音乐组,声乐组,美术组等各个主要部门,先申报各自小组今年的创作计划。本来,今年申报音乐组的创作计划按照以往程序田红兵是没有资格参加的,他所在的音乐组头头,回上海探亲还没有回到北京来,据说是老婆生孩子难产了,头头留在上海照顾坐月子的老婆了。田红兵临时被叫来顶替音乐组组长。当然,这也充分表现了团里领导对田红兵的重视。当然,也许有雷亮亮在背后的推荐有关系。在团里召开创作计划会议上,田红兵更多的谈自己的创作计划,而不是从总体上谈音乐组的计划,当然就比较多的谈到自己正打算创作交响乐《红军突破乌江天险》的计划。团长也相当理解田红兵临时代替音乐组长身份代来的局限性问题。但也充分尊重田红兵的发言。田红兵主动提出,今年他要创作一部音乐大作品。一部反应当年红军突破乌江天险的音乐作品。他暂且把这部音乐作品名字定成“突破乌江”组曲。年轻的田红兵,在向团里领导回报他的创作构想的时候,他的俊秀的脸庞像喝了酒红彤彤的。坐在他斜对面声音组的雷亮亮,用一种欣赏的目光一直看着他。他已经注意到雷亮亮的眼神里面满含着一种对他十分支持又充分信任的信号。当然,他还察觉到了雷亮亮的眼神里有对他一种爱的信号。说句实话,24岁的田红兵,还没有正式和女孩子谈过恋爱。尽管身边有不少美丽动人的女孩子,田红兵还没有滑入恋爱的漩涡之中。但来自爱的信息,他是能察觉到的。
团里的领导,自然是欣赏田红兵的,也非常感兴趣他的关于创作《红军突破乌江天险》组曲的音乐计划。田红兵看见领导如此支持自己,心里更是激动。
“红兵啊,你是解放军艺术学院作曲系毕业的高材生,受过系统的音乐创作训练,我相信你的音乐理论素养是足够,但是要创作出一部大型的类似交响乐气势磅礴的音乐作品,不光需要创作想法, 音乐才能,理论素养,还需要对题材的各种要素的掌握,挖掘。我问你,你去过乌江吗?”
“团长,说实话,我还真没有去过乌江,不过,我从小就听我父亲讲述当年他跟着毛主席周总理他们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万里长征的故事,尤其是父亲讲他们部队来到乌江边,面对汹涌澎湃的乌江天险,面对国民党部队的追杀的危急时刻,我脑海里就会出现那种发生在乌江激流险滩的壮烈场景,我的脑海里就会跳跃出蹡蹡有力的音符。团长,请认真考虑我的创作计划吧,我坚信自己会创作出不愧于我们这个伟大的时代,不愧于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时代的伟大音乐作品来。”
“好的,红兵,今年适当的时候,你去贵州遵义去乌江边体验体验生活,去采采风。我相信你到了遵义当地,到了遵义会议旧址现场,到了乌江边,到了当年红军长征的路上,你的创作激情会进一步激发出来,你一定会寻找到最合适的音乐旋律,抓到最能代表红军突破乌江天险的音乐形象来的。”
团长望着眼前这个才华横溢的年轻音乐家,他内心十分欣赏和欣慰。他从田红兵那红彤彤的脸庞上,仿佛看到又一个伟大的音乐作品“突破乌江”将要诞生在他领导下的部队顶级文工团了。田红兵很是幸运,首都音乐界1970年诞生了一部钢琴协奏曲《黄河》,是年轻的钢琴家殷承宗根据冼星海的《黄河大合唱》改编的,在北京引起巨大的轰动。据说毛主席周总理都非常赞赏这部音乐作品。作为首都一个顶级部队文工团的新上任的团长,他也想弄出个动静来。俗话说得好,新官上任三把火。新走上团长职务的他,也想在北京文艺界中国文艺界搞一个了不起的新作品来,没有想到,手下的田红兵首先提出要创作交响乐《红军突破乌江天险》的想法来了。文革开始以前,已经有个舞蹈作品家喻户晓了,这个舞蹈作品还在大型音乐舞蹈史诗《东方红》里出现,如果在自己担任团长的初期,能产生一个类似于抢渡大渡口《飞夺泸定桥》这样的作品,比如交响乐《红军突破乌江天险》作品,也可以展示自己作为一个部队文工团的领导才能,说不定今后还有进一步晋升的机会。
坐在不远处的雷亮亮,也情不自禁地说:红兵,我们声乐组也支持你。希望你的作品里穿插一两首歌曲,最好来一首女高音的歌曲,我来唱。
团长:好哇,好哇,红兵,你看,你的作品还没有问世,团里各个小组都支持你了,雷组长也表态支持你了,加油吧。你的交响乐《红军突破乌江天险》,我这个团长,就在这里当场表态,就成为我们团里今年的主要创作计划。不过,各位,你们都是知道的,我们团里每一项重大的创作计划,都是要上报给部队最高首长过目批准的,甚至文化部有关领导审查的。田红兵,你这两天把创作计划写出来,写得要尽量详细一些,我再写一个关于团里今年的总体创作计划,先交给首长过过目。说不定,最后周总理也会审核我们的创作计划的。
会议结束后,田红兵刚走出会议室,雷亮亮就走到田红兵身后,她说:红兵,好好珍惜这个机会,我相信你一定会创作出不愧于这个时代,不愧于你的音乐才华的音乐作品来的。
田红兵和雷亮亮并排行走在走廊拐角处。
田红兵说:感谢雷组长的鼓励。
雷亮亮说:不许你在私底下称呼我雷组长,你要叫我雷姐,或直呼我的名字雷亮亮都可以的。
田红兵说:嗯,那我就叫你雷姐好了。
雷亮亮说:你来到团里工作,我应该给你开个欢迎会什么的,我应该好好表达我对你的救命之恩,我想周末请你去北京展览馆老莫西餐厅吃莫斯科大餐。
田红兵说:雷姐姐,你别客气了,救命之恩谈不上,那只是我碰巧所做的。嗯,好啊,去老莫餐厅请吃西餐的应该是我来请你,我是基层小兵一个,什么都不懂,还要请雷姐多指导帮助。
雷亮亮说:没问题。去老莫餐厅还是我这个姐姐来请客吧。
田红兵说:不,请亮亮姐给我一个机会,哦,为了表达团长对我的创作计划的支持,我还把团长也叫上哈。
雷亮亮说:好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