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渠斋后院的晚风带着槐叶清香,轻轻拂过。顾云深蹲在老槐树下,正小心铺开爷爷传下来的蓝布藤席。席边已有些磨损,泛着岁月微光。她儿时常趴在这上面,看爷爷戴着老花镜修复古籍。如今掸去薄灰,指尖触碰处,仿佛还能闻到那股悠远的樟木气息。
沈砚辞缓步走来,左臂石膏似乎薄了些。他小心在席边坐下,侧身避开顾云深刚摆好的两杯腊梅花蜜茶:\"医生看了片子,恢复不错,下周三就能拆石膏了。等胳膊利索了,我们就能一起裁冷金笺,琢磨招生简章了。\"
\"先别急着想干活的事。\"顾云深将一杯蜜茶递到他右手中,\"今晚就安静陪我看星星吧。爷爷常说,'古籍修复讲究顺天应时,看看星辰流转,连调浆糊的火候都不会错'。\"她将膝头的清代手稿移近,几缕星光恰好落在泛黄纸页上,\"你看,这上面记载着古人如何通过观测北斗星的位置,推算最适合为古籍防潮通风的时辰。\"那\"冷金笺适配技法\"几字在星光下晕开淡光,似与头顶星河连成一片。
沈砚辞指尖轻柔地拂过手稿上的朱砂星图标记,低语:\"想起我爸日记里提过,顾伯伯常在这样的夜晚观星,说天上每颗星都对应着一本等待修复的古籍。光芒恒久的是传承有序的,若隐若现的则是静候有缘人去点亮。\"他抬头望向深邃夜空,北斗七星轮廓格外清晰,\"云深,你说爷爷此刻,是不是也在某处,看着这片我们共望的星空,看着我们守着这些古籍,还要把修复班办起来?\"
\"肯定在的。\"顾云深将头轻靠在他未受伤的右肩上,晚风将她的发丝吹拂到石膏袖口,\"去年这时,爷爷就在这指着星星教我辨认。他说'冷金笺上的金箔,非得在这样的星空下晾透,吸足夜露湿气,日后用起来才更服帖'。你瞧那棵老槐树,\"她指向巨大树冠,\"还是爷爷当年为给晾晒的古籍遮阴种下的,如今它的荫凉也能为我们遮风挡雨了。\"
院门外传来熟悉的轻叩声。老周推门进来,提着鼓鼓的牛皮纸袋,脸上带着风尘却欣慰的笑:\"今天去文化馆送材料,打听报名的人可不少!先印了五十份表格带回来,不够随时再补。苏师傅让我捎话,修复班定制的竹制工具都备齐了,就等沈小子拆了石膏,一起搬过来归置。\"
老周把表格放在藤席角落,目光扫过手稿上的星图标记,笑容更深:\"顾老哥当年最爱在这院里边看星星边聊这些。他说'天上的星星不会骗你,柜子里的古籍也不会,只要沉下心,总能听懂它们无声的话语'。你们接着聊,明早我再来帮你们拾掇后院。\"说完摆摆手离去。
后院重归宁静,只剩风声虫鸣。沈砚辞用右手拿起一张空白报名表,指腹轻摩纸面:\"云深,你说会不会真有像我们当年那样,刚入门时工具都认不全,却肯为一页残破古籍熬通宵的孩子?\"
\"一定会有的。\"顾云深声音清澈坚定,她指向夜空中一颗熠熠生辉的星,\"就像那颗星,初升时光芒微弱,但只要坚持,就会越来越亮。我们教他们修复技艺,更要教会他们守住初心,就像爷爷手把手教我,沈叔叔一页页教你那样。\"她眼眸一亮,从帆布包掏出细狼毫笔和一小张冷金笺边料,\"我们把这片星空画下来吧?就画在招生简章封面上,旁边写上爷爷的'观星知时,修书守心'。\"
沈砚辞眼中漾开温柔笑意,接过细笔,用右手稳稳执笔,在砚台蘸了淡墨,屏息凝神地在方寸金笺上勾勒北斗七星轮廓。他的笔触轻柔却沉稳,全神贯注的模样仿佛在修复珍贵古籍。顾云深凑在他身侧,微微倾身用指尖扶稳金笺,不时轻声提醒:\"砚辞,天枢星再画小一点,对,更像爷爷手札里的弧度了。\"清冷星辉洒在两人交叠的手上,流淌在金笺内敛的青光上,将静谧后院温柔包裹。
\"等石膏拆了,我们去趟黄山吧。\"沈砚辞笔尖在金笺右下角一顿,目光仍停留在星图上,\"去冷金笺金箔的母矿源头看看,去爷爷当年寻找矿脉的地方走走。我想在那样的星空下,给母矿敬炷香,告诉爷爷,我们把冷金笺工艺传下去了,把他老人家的心愿,一步一步变成了现实。\"
顾云深眼眶一热,用力点头:\"嗯!还要带上几张我们亲手做的冷金笺,放在母矿边,让爷爷看看,我们做的金笺是不是和他当年做的一样好......\"
晚风掠过树梢,她依偎在他身侧。过往岁月里的惊涛骇浪——与\"鸠鸟\"周旋的惊心动魄,追查\"圣殿之耳\"的步步惊心,沈砚辞受伤时的忧心如焚......所有的紧张疲惫,似乎都在这片浩瀚星空下被抚平沉淀,化作了心底带着微光的珍贵回忆。
夜色渐浓,藤席上两杯蜜茶已温凉。那份承载古人智慧的手稿依旧摊开,而小小冷金笺上的星空图已然完成。沈砚辞放下笔,小心地将金笺收进顾云深的帆布包内袋,伸出右手扶她起身:\"夜深露重,我们回去吧。明早还要整理报名表格。\"
顾云深温顺点头,与他十指相扣,一步步走向亮着温暖灯光的堂屋。月光将老槐树枝干投影在地,交错影子在青石板上蔓延,像极了爷爷宽厚温暖的手掌,无声拢住他们前行的身影。她回头望向深邃夜空,北斗星光芒依旧坚定明亮。这一刻她豁然明朗——\"后院星空\"从来不是简单的夜景,它是爷爷永恒的守护,是沈父深沉的期盼,更是她与沈砚辞用岁月和信念编织的约定。它是无数\"暗室微光\"汇聚成的璀璨星河,照亮了薪火相传的古籍修复之路,也照亮了彼此相依相伴的未来。
回到灯火通明的堂屋,暖意驱散夜露微寒。顾云深取出金笺星空图,用特制米浆糊仔细贴在手稿最后一页空白处。她提笔在星空图旁落下一行清秀有力的小字:\"甲辰年仲夏夜,与砚辞共观后院星空,感念祖训,铭记于心:定当守古籍修复之初心,传冷金笺制作之绝艺,不负祖辈殷殷厚望,不负头顶浩瀚星光。\"
沈砚辞静静站在她身侧,目光温柔追随她的笔尖。忽然,他向前一步从背后轻轻环抱住她——用那即将痊愈的左臂,动作轻柔如呵护易碎瓷器,却又带着磐石般的坚定。他将下颌轻抵她发顶,声音低沉有力:\"云深,以后每年这时,我们都回这后院看星星好不好?看着修复班的孩子们成长精进,看着冷金笺的古老工艺,通过我们的手、他们的手,一代代传得更远,更久......\"
顾云深安心靠在他温暖坚实的怀抱里,鼻息间萦绕着他身上混合墨香与药味的熟悉气息,心中一片前所未有的安稳丰盈。她深知,这片后院星空必将如爷爷的修复手札、沈父的同行日记一样,成为传承之路上最温暖的印记。这份珍贵,源于星空下志同道合的人依旧在身边,守护古籍的滚烫初心依旧炽热跳动。那束在无数深夜里点燃的\"暗室微光\"永不熄灭,将在往后每一个星空下,温柔坚定地照亮他们携手并肩的漫漫长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