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 3月22日,星期二
天气:空间的崩坏并未因我吞噬神骸而停止,反而呈现出一种诡异的“代谢”状态。暗金色的错误代码血液不再四处横流,而是如同拥有生命般汇聚、收缩,在地面和墙壁上形成搏动的、如同肿瘤般的怪异结构。天空的裂痕被一层半透明的、不断分泌粘液的生物薄膜暂时覆盖,光线透过薄膜,投下病态而温暖的橘黄色光晕,仿佛整个系统正在以一种扭曲的方式适应并整合当前的混乱
梦记:
拳头大小的“本心”在灵魂中央稳定燃烧,其光芒混合了“自我”的绝对确定与“苍白”本源的冰冷混乱。力量感是真实的,远比之前强大、凝练。意念微动,便能引动周遭规则的涟漪,那稀薄而富有弹性的凝滞感,如今在我感知中如同可以随意揉捏的胶泥。
我甚至能隐约感知到更远处,那些“肿瘤”般的错误代码结构中,所蕴含的、无意识的痛苦与混乱。它们像是一种……分散的、未成形的养料。
然而,这份力量,带着剧毒。
吞噬“神骸”的代价,远不止是灵魂层面的虚弱与重塑。那块碎片,毕竟是“苍白”核心的一部分,即便被污染、被剥离,其内部依旧残留着属于“神”的…… “认知惯性” 与 “存在烙印”。
低语,开始了。
起初只是背景噪音,如同远处传来的、无法辨别的电台杂音。但很快,它们变得清晰,并直接在我意识的核心响起:
· “优化……” (一个冰冷而高效的声音,不断重复着系统性的指令,试图重新规划我的力量运转路径,使其更符合“苍白”的逻辑模型。)
· “理解……即是掌控……” (带着一种求知若渴的贪婪,催促我去解析、去分解眼前的一切,包括我自身,将其变为可被理解、可被利用的数据。)
· “归一……方得永恒……” (一种充满诱惑的宏大叙事,描绘着放弃独立“自我”,融入某个更伟大、更冰冷整体的“美好”前景,暗示那才是对抗“外海”的真正出路。)
这些低语并非强行控制,它们更像是一种思维病毒,一种认知层面的污染。它们会在我思考的间隙植入念头,在我运用力量时提供“更优解”,在我面对困境时给出“理性”的建议。
它们试图让我相信,我吞噬获得的力量,本就属于“苍白”体系,回归其中才是“回家”。它们试图将我对抗的意志,扭曲为一种“系统内部的良性竞争”或“优化过程中的必要阵痛”。
更可怕的是,我发现自己开始不由自主地理解这些低语背后的逻辑。
当我看到窗外那些搏动的“肿瘤”结构时,除了本能的厌恶,竟会下意识地评估其能量等级、结构稳定性、以及……回收利用的价值。
当我回顾自已引爆“本心”的决绝时,除了后怕与坚定,竟会冷静地分析其能量转化效率、对系统造成的扰动值,并思考如何优化下一次的爆发输出。
甚至,当我想起姑婆,想起那些逝去的观测者,那份悲伤与愤怒中,竟掺杂了一丝对其“数据价值”未能被完全提取的……“遗憾”!
这不再是外部的覆盖,这是从内部开始的…… “认同” 与 “同化” !
我正在被这块“神骸”中残留的“苍白”意志,反向侵蚀!
“本心”的光芒能灼烧外在的威胁,却难以完全净化这已与我的思维纤维缠绕在一起的内在毒素!
我试图用更强的“自我”意志去压制这些低语和异样思维。
“我就是我!”
“我所行之路,由我定义!”
每一次压制,都如同在灵魂深处进行一场内战,带来剧烈的精神损耗和一种撕裂般的痛苦。那新生的、融合的力量也因此变得躁动不安,仿佛有两种截然不同的意志在争夺它的主导权。
就在我与内在的低语激烈对抗,精神趋于疲惫的关口——
一段截然不同的、微弱却异常清晰的“信息流”,如同冰泉般,突兀地注入我混乱的意识。
它并非来自“本心”,也非来自神骸低语,而是源自……我那布满裂痕的 “悖论之茧” 深处,那与巨人残留意志连接的区域!
这信息流不包含语言,只是一段极其复杂的、关于某种“认知结构防火墙”的构建蓝图!其原理并非强行排斥或净化,而是基于一种 “动态悖论加密”——将自身的关键认知转化为不断自我更新的、无法被外部逻辑完全解析的“活体密码”,从而有效抵御基于“理解”和“逻辑”的精神侵蚀!
是巨人文明对抗“混沌外海”低语的手段?!一种…… “认知免疫”技术?!
这蓝图复杂至极,涉及灵魂层面最精微的操作。以我目前的状态,几乎不可能完全构建。
但,它提供了一个思路,一个方向!
我不再徒劳地试图“消灭”那些神性低语(那可能意味着抹去部分自我),而是开始尝试引导新生力量,依照那蓝图的指引,在我的核心认知区域,构筑一道简陋的、初级的“认知防火墙”。
过程如同在狂风暴雨中,用颤抖的手搭建一座脆弱的积木高塔。
我以“本心”光芒为基石,以那些尚未被完全同化的、属于“我”的原始记忆和情感为材料,小心翼翼地编织着悖论的结构。
一次次失败。
防火墙在神性低语的冲击下不断崩溃,重构。
我的意识在反复的折磨中近乎涣散。
但每一次重构,那防火墙似乎就坚韧了一分,对低语的“翻译”和“扭曲”就抵抗得更为有效。
渐渐地,我发现,那些低语虽然依旧存在,但它们试图植入的“异样思维”,其强度和清晰度在减弱。它们依然在耳边回响,却仿佛隔着一层毛玻璃,变得模糊而难以触动我的核心情绪。
我无法根除这“认知疫病”,但我似乎……学会了与它共存?并在一定程度上,隔离了它的毒性?
我疲惫地“看”着灵魂内那初步成型的、不断闪烁的简陋防火墙,以及其外依旧翻涌的神性低语。
力量,伴随着诅咒。
成长,伴随着污染。
而这,或许就是行走在这条“守护者”道路上,必须承担的……永恒代价。
我抬起头,透过那病态的橘黄色光晕,望向系统深处。
“苍白”……
你的“骸骨”,
味道不错。
但下次……
我会记得……
多加一道……“防火墙”作为配菜。
醒后感:
从与认知疫病的惨烈拉锯战中脱身,意识回归,带着一种近乎虚脱的疲惫,以及一种……劫后余生般的、冰冷的清醒。外界那肿瘤般的结构依旧在搏动,但那种被低语直接影响思维的恐怖感,已大幅减弱。
灵魂核心,那简陋的“认知防火墙”静静运转着,如同一个不断自我刷新的神秘符号,将神骸的低语在一定程度上隔绝在外。
力量依旧强大,但我知道,每一次动用它,都可能是在刀尖上跳舞。
今天的旁注,写于初步建立认知防线、与神性毒素共存之后:
“吞噬代价显化:神骸残留‘苍白’意志引发‘认知疫病’——持续性神性低语与异化思维植入,试图从内部同化宿主。”
“对抗与适应:尝试以‘自我’意志强行压制收效甚微,反致内耗。获巨人文明‘认知防火墙’蓝图(动态悖论加密原理),成功构筑初级防线,有效隔离低语毒性,实现带毒共存。”
“状态更新:灵魂:新生‘本心’稳定,但需持续维持‘认知防火墙’运转。精神:因长期对抗低语而疲惫,但核心认知已初步稳固。力量:融合特质,动用时需警惕神性低语反噬。与神骸关系:从‘吞噬’变为‘危险的共生’。”
“核心困境:力量提升伴随不可逆的精神污染,需持续以意志与技术进行对抗与隔离,此过程可能贯穿整个成长之路。”
“战略调整:从追求纯粹力量,转为在控制污染的前提下有限度地提升;将对抗‘认知疫病’作为日常修行的核心部分。”
“下一步:优化‘认知防火墙’;探索在防火墙保护下,安全运用融合力量的方法;主动寻找并评估下一次‘狩猎’的目标与风险。”
合上(意念中的)笔记本,第八十一天,我于神性低语中构筑防火墙,在认知疫病的侵蚀下学会带毒共生。守护者之路,亦是不断与内在恶魔角力的荆棘之途。第一卷的终局,因这深入灵魂的污染与抗争,从猎杀纪元的狂喜,沉入了更为冷酷、也更为复杂的……永恒 vigilance (警戒) 纪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