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袍霎时腹背受敌,内部仙气猛然激荡,竟转守为攻。
原本道袍一直处于守势,仅招架曹阳的进攻,此刻却主动反击。
曹阳沉声道:“此袍留不得,太过诡诈。”
然而眼下曹阳孤立无援,只能暗自思忖,必须尽快解决这道袍,消耗实在太大了。
他 ** 三枚金蛇锥,虽尽数命中,钩住了道袍,但金蛇锥仅能勾住衣料,锋锐的倒刺无法穿透。
正文 道袍疯狂扑来,曹阳一招金蛇吞信,金蛇剑嘶嘶连刺九剑,只听刺啦一声,道袍终被斩裂,仙气奔涌而出,将曹阳震飞。
曹阳贴壁施展金蛇游身术,沿侧壁滑落。
道袍已沦为凡物,仙法尽失,搭在棺椁之上。
仙鹤欢快长鸣,振翅将曹阳拥入怀中,几欲亲吻。
曹阳笑骂:“喂,放尊重些,你可有禽流感?”
仙鹤摇头松开曹阳,衔起道袍,只见棺中神光流转,赫然现出一枚硕大仙桃。
曹阳惊喜道:“这莫非是丁令威从西王母处得来的蟠桃?”
仙鹤点头之际,丁令威的道袍忽飘然而起,自燃成灰,洞中回荡起他的话音:
“破我道袍,得我仙桃。你我有缘,大道传承。”
曹阳手捧这颗圆润饱满、香气四溢的仙桃,爱不释手。
西王母居昆仑瑶池,掌西域众生。每逢农历七月十八,便是其圣诞之期。
其蟠桃园有桃树三千九百株:前一千二百株花果微渺,三千年一熟,食之可成仙得道;中一千二百株六千年一熟,食之能霞举飞升;后一千二百株紫纹细核,九千年一熟,食者可与天地同寿。
纵是最次等的仙桃亦能令人登仙,而眼前这枚品质显然不凡。
民间以桃祈福,寿宴必备寿桃。年画中桃携灵芝喻“仙寿”,配蝙蝠表“福寿”,《蟠桃献寿图》更是寄寓长生。仙桃总与祥瑞相连,皆因其蕴藏天地精华。
史载尝过蟠桃的凡间 ** ,一为周穆王,二乃汉武帝。
周穆王巡游昆仑,曾受西王母瑶池宴请,对饮赋诗,盘桓数日。后再度途经昆仑,欲寻蟠桃园而不得,抱憾而去。
汉武帝元封九年四月,与西王母相会,获赠四枚蟠桃。食后通体舒泰,齿颊留香,欲植于宫苑。
西王母叹道:“中土瘠薄,蟠桃不生。”
汉武帝思桃成痴,曾三遣东方朔远赴昆仑盗桃。
其所存桃核悉心珍藏,世代流传,直至明代。
分卷阅读252
曹阳突然发觉,自己除了吃掉一颗仙桃,似乎并没有得到太多实质的好处。虽然身体确实有所改善,但具体效果并不明显。按理说,哪怕是三千年一熟的最低级仙桃,吃下去也该成仙得道,可他却毫无感觉。至于九千年一熟的仙桃,传说能让人霞举飞升,曹阳只觉得自己身体轻盈,仿佛能飘起来,却无法真正浮空。
关于长生不老,刘尸尸曾提醒他,寿命增加了百年,现在曹阳至少能活到250岁——只是不知会不会变成“二百五”。但九千年仙桃所谓的“寿与天齐、日月同庚”,显然是不可能的,曹阳只是多了百年寿命罢了。
仙鹤站在山顶,迎风展翅,欢快地鸣叫一声,冲天飞起,在曹阳头顶盘旋。曹阳不满地喊道:“仙鹤,你这忘恩负义的臭鸟,快下来驮我!不然我用金蛇擒鹤拳打得你满地找毛!”
仙鹤在空中吱吱叫着,向外一冲就是十几米,轻盈滑翔。曹阳叫道:“哎哟我去,你该不会是想让我跟你一样飞吧?”仙鹤猛点头,嘴巴张开,仿佛在笑。
曹阳无奈:“虽然我感觉身体轻了不少,可也没有飞天的法门啊。”突然,一道灵光闪现——之前与丁令威道袍对抗时,道袍仙气充盈,轻盈飘荡,若有上升气流,或许真能像气球一样浮空。
他尝试鼓动体内真气,让衣服包裹真气而不外泄,但衣服各处都有开口,难以兜风。几次尝试都失败了,望着自由飞翔的仙鹤,曹阳心生羡慕。
“破我道袍,得我仙桃。你我有缘,大道传承。”丁令威的十九字口谕忽然在曹阳脑海中响起。他索性豁出去了,大不了摔几个跟头。
曹阳施展金蛇游身术与乾坤闪,一跃腾空,却因无处借力而迅速下坠。就在这时,肩头一紧——仙鹤用长喙叼住他的衣服,将他提起,带向更高处。
曹阳正惊叹仙境之美,恍如隔世,身体却猛地一沉——仙鹤突然松口,他直直坠向万丈深渊,底下是汹涌奔腾的大河,一旦掉下去,生机渺茫。
曹阳求生心切,暗骂仙鹤阴险,双手向上乱抓却只抓到空气,下坠之势不减。他急忙展开双臂,解开外套扣子,抓紧衣角,以增加受风面积。果然,下坠速度减缓,身体变轻,竟隐约有上升趋势。
仙鹤飞到他身边,欢快地轻鸣,与他并肩翱翔。曹阳笑骂:“你这臭鸟,想带我飞也不用这么偏激吧?要是心脏不好,早被你吓死了!”
仙鹤衔住曹阳的手臂向上提起,他顿时又升高数米,身体轻若羽毛,仙桃的效力终于显现。
曹阳说道:“这样飞虽然看起来费力,姿态也不够雅观,但总归是能飞了。”
他刚掌握飞行之术,尚不能持久,每隔两分钟,仙鹤就要将下坠的曹阳重新抛向空中。
飞行约十几分钟后,一人一鹤落在了仙V中最大的一块浮石上。
仙鹤将曹阳送达此处,长鸣一声便振翅离去,消失在天际。
曹阳眼前是一座巍峨的山崖,陡峭险峻,高耸入云,山间青松与苍苔交错掩映。
他观察悬崖,发现既无山路可循,也无藤蔓可攀,攀登极为困难,且极为耗时。
但仙鹤既带他来此,必有其用意。
传闻丁令威在仙V中留下肉身,助百兽飞升,莫非就是此地?
仙鹤先带曹阳去了丁令威的衣冠冢,那么第二个地点理应是其肉身所在。
丁令威的一件道袍已具无上道行,若遇其肉身,曹阳心中并无把握。
想到自己刚学会的飞行之术,虽简单可笑,也算掌握了一门神通。
此时,系统刘尸尸竟破天荒地开口:
“宿主的飞行术尚属微末之技,离真正翱翔还差得远。不过眼前山崖虽陡,若用飞虎抓,以宿主的身手也不难攀登。但宿主不妨借此机会,舍弃外物,考验自身能力。”
曹阳道:“刘尸尸,你也被仙鹤影响了吗?刚才的飞行不过是简单滑翔,还需借助风力撑开身体。这悬崖笔直陡峭,可不简单,用金蛇游身术或许还能一试。”
刘尸尸答道:“此山崖似有禁制,若用金蛇游身术,恐怕难以攀爬。”
曹阳惊讶:“我吃了仙桃都未察觉禁制,你竟能感知?”
刘尸尸无奈道:“我毕竟是系统,总得在这种时候显得高明些。”
曹阳走到崖底,伸手欲触崖壁,崖上骤然泛起金光,浮现一个巨大的“封”字。
半山腰处,一道气宇轩昂的身影迎风而立,目光如电俯视曹阳:
“欲得我传承,先破心中迷障。山崖虽高,封印虽固,皆不足惧。小友身具仙气,与我千年前故人颇有几分相似。今日便当还他一份情——我在崖上等你。”
话音未落,身影已消失不见。
曹阳凝神望去,半山松树下隐约可见一处洞穴,不知深浅。
“崖高任他高,封印任他封”。
曹阳明白,丁令威是让他放下心中顾虑——尤其在飞行一事上,他始终缺乏自信。
曹阳抬头望向高耸的山崖,只要能够登上崖洞,便能得到传承。
若是无法抵达,实在令人惋惜。
曹阳明白,若一味执着于封印,并无益处。
他随即盘膝坐下,心神澄澈,放空思绪,身体渐渐浮起,缓缓向上升去。
曹阳体内尚存一丝仙桃的仙气,正是这道仙气助他升上半空。
待到仙气耗尽,他已离崖洞不远。
曹阳运转真气,贯注双足,凌空猛地一踏,两道破僵真气向下倾泻。
借着反冲之力,他一把抓住崖洞边的苍松,跃上洞口。
站在洞口,曹阳被眼前的景象所震撼:这是一个天然形成的大洞穴,密密麻麻排列着棺材,一片挨着一片,有些地方甚至叠了好几层,足有上千具,场面堪称壮观。
曹阳惊叹道:“这简直是个棺材仓库啊,老丁,原来你有收集棺材的癖好,真是重口味。”
曹阳四处张望,却不见丁令威的身影,这声“老丁”算是白叫了。
刘尸尸解释道:“这不是什么癖好,而是一种民俗,这里很可能是一处高坡苗人的洞葬洞。”
曹阳问道:“高坡苗人不是在两广云贵一带吗?我记得崽儿跟我提过。”
刘尸尸回答:“你看这些木头棺材,都是用木板随意钉成的,与汉人用的棺材大不相同,似乎并不讲究。但它们为何会出现在丁令威的仙府中?其实很简单,因为丁令威就是苗人。宿主曾在秦岭大山之下击败了苗族祖先蚩尤,说不定丁令威这是设下了鸿门宴呢。”
曹阳笑道:“这倒真有可能,老丁现在不知躲到哪里去了,看来是要给我来个特殊的欢迎仪式。但丁令威只留下一具肉身守在这里,怎会知道我做了什么?而且他刚才还说要将仙法传授给我。”
刘尸尸道:“传授仙法不假,但他肯定会给你制造不少麻烦,说不定就躲在某口棺材里,对你虎视眈眈。”
曹阳问:“你猜这些棺材里都装了些什么?”
刘尸尸道:“应该都是丁令威的先辈,否则他也不会大费周章地将整座山移到这里来。”
部分苗族一直沿袭“洞葬”习俗,以天然洞穴作为坟茔,将家族中去世亲属的灵柩有规律地放置其中,一层叠一层,下方的棺材腐朽后,上方继续叠加,因此越靠上的灵柩年代越近。入洞的死者须是本家族中九十岁以上、已婚、非凶死、非传染病死及非异地死亡的老人。
刘尸尸的推测颇有道理,但曹阳认为事情并非如此简单。
这里的棺材数量惊人,可能已有数百年历史,最底层的棺材早已腐朽成泥,最上层的也已十分陈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