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阳认出这是“魁星盘”。相传魁星为“九九星中第一龙”,古星学中“魁”为北斗第一星,乃九宫之魁首,在天为万灵主宰,在地为百脉权衡。魁星即贪狼星,传说贪狼星君容貌丑陋,突面獠牙。魁星盘同样是搬山道人自古墓中掘出的秘器,相当于一个小型风水观星盘,能不受天候、地磁与电磁干扰。古人认为天地人一体,可通过山海间气息的微妙变化观测天星、权衡地脉。虽然搬山道人不擅风水观星,但那本《十九字阴阳风水秘术》却详述其中奥秘。有了“司天鱼”与“魁星盘”,几乎如同开了天眼,使黑墨镜即便身处黑暗,也能畅通无阻。
曹阳隐约感到,黑墨镜那双藏在墨镜后的眼睛最为神秘,或许是什么阴阳眼或魔眼,格外特殊。
胡静儿简单介绍了“司天鱼”与“魁星盘”的用途,大家顿时安心不少。尽管这里存在莫名的磁场干扰,但这两样东西显然不受影响。搬山道人果然有独到手段,早在千百年前,就已想出应对磁场干扰的办法。
不过搬山道人向来独来独往,很少与人合作,因此司天鱼和魁星盘的秘密始终掌握在他们自己手中,外人无从得知。
胖子在一旁哼哼唧唧,不知在做什么。曹阳问道:“胖子,你不舒服吗?这么长见识的时候,你在发什么呆?”胖子嘟囔着:“我就是听到一些声音不舒服……”
胡静儿关心地问:“师弟,你是不是幻听了?”曹阳心里暗笑,她哪知道,胖子是因为黑墨镜之前嘲讽鹧鸪哨——也就是胡静儿的外公——而在生闷气。
曹阳说:“别管他了,我们跟着黑墨镜走吧。东华部落一向向往东方华夏,他们的至尊方位一定是东方,跟着司天鱼的方向准没错。”
胡静儿嗔怒喊道:“胖子,快点!是不是要我背你?”胖子一听,赶紧笑嘻嘻地跑过来,他最怕这个师姐了。
胖子小声对曹阳说:“你不觉得黑墨镜很可疑吗?这人底细复杂,你要提防点。他表面与世无争,其实暗藏祸心,还爱吹牛。鹧鸪哨那样传奇的人物,他居然说自己要不是怎样怎样,就是搬山道人第一人,真不要脸。”
胖子虽然有时胡搅蛮缠,但话常能说到点子上。鹧鸪哨在盗墓界是宗师级人物,传说众多,一把金刚伞能挡各种机关,一脚魁星踢斗制服所有僵尸,从未失手。按黑墨镜的说法,他比鹧鸪哨还强,可盗墓界从没听过他的名字。
而且黑墨镜是曹公突然交给曹阳的,曹阳对他一无所知,只知他是搬山道人。但从胡静儿的反应来看,她显然知道黑墨镜的真实身份,甚至惊呼出声,说明黑墨镜确实没吹牛,得到了鹧鸪哨的认可,鹧鸪哨也曾向胡静儿提过他的事。
这只能说明,黑墨镜过去有过一个很特别的身份,后来因故不再使用。但曹阳仍想不通,搬山道人一派中,名气最大的就是鹧鸪哨,其他十八人也都有名有姓,曹阳都清楚,却没有一个符合黑墨镜的身份。
一个明明比鹧鸪哨还强的人,竟默默无闻,连曹家《盗墓札记》中也没有记录,实在令人费解。《盗墓札记》由曹家负责整理,几乎记录了盗墓界所有大事小事,却偏偏没有黑墨镜的痕迹。
曹氏家族的成员遍布全国乃至海外,他们会将所有与盗墓相关的信息传回本家。
这意味着黑墨镜这个人肯定在《盗墓札记》 ** 现过。
然而二十多年前那次黄金盗墓令事件,却没有任何记载。
整个盗墓界对那件事都保持沉默,从未有人提起。
黑墨镜的身份实在令人深思。
《盗墓札记》中关于搬山道人的记载,最多的当属鹧鸪哨。他堪称搬山一脉的传奇,凭一己之力撑起了整个门派。
此外还有被称为\"搬山十九人\"的杰出代表,其他搬山道人则未作详细记录。
分卷阅读590
曹阳提醒道:\"胖子谨言慎行,黑墨镜耳力极佳。有什么话都先忍着,等上岸后随你怎么说。此人在海底墓中的作用可能超乎想象,否则我父亲也不会特意引荐。\"
胖子点头:\"你心里有数就好,千万别被蒙蔽了。\"
众人跟随黑墨镜前行,这座沉寂的海底墓葬保存完好,所有设计都如同新建,不论是石雕还是树木都被海水冲刷得干干净净。
但始终不见人影。
行进约半个时辰,前方出现数排石屋。这些石屋均无门扉,室内可见石灶、石床等石器时代的器物,显示东华部落沉入海底前仍处于石器文明阶段。
令人不解的是,这个远赴海外的部落为何要铸造青铜门来守护某物。
霍思雁举着相机连续拍摄,眉头越皱越紧。
曹阳询问:\"怎么了雁妞,是否发现异常?\"
霍思雁分析道:\"这里仿佛一直有人居住,就像刚离开不久。他们既能建造隔绝海水的巨石阵,说明我们所在区域始终维持陆地状态。这些人在海底生活与陆地并无二致。\"
曹阳赞同:\"我也这样认为。所谓西海王出巡,很可能只是东华部落幸存者乘坐特殊船只进行年度补给。\"
由于船只构造特殊,航行时会掀起巨大风浪,在不明就里的渔民眼中犹如王者出巡,加上随行的幽灵船队,自然被当作鬼神之说。
霍思雁指向石屋群前的 ** :\"分析得很有道理,来看这些文字。\"
** 上矗立着十余米高的石碑,刻满密密麻麻的象形文字,记录着东华部落的兴衰历程。
曹阳注意到最下方新刻的文字痕迹,虽然无法辨识,却印证了他的猜想:这里根本不是海底墓穴,而是真实存在的古华夏部落聚居地。
也许整座岛屿的沉没并非自然现象,很可能是东华部落自己让岛屿沉入海底,只为永远埋葬青铜巨门的秘密。
他们想要守护的东西,就这样被深埋 ** 之中。
曹阳问道:“上面写了什么?能破译出来吗?”
霍思雁回答:“文字太多了,而且记录了很多琐碎的内容,短时间内很难全部解读。不过最后一段提到,他们的物资和淡水已经耗尽,即将再次启航,前往遥远的东方。”
“遥远的东方?这么说他们一直和中原保持联系,每年都会像普通人一样上岸补给。那他们的船,还有那些幽灵船,平时会停在哪里?他们又是用什么方法隐藏的?”
霍思雁说:“阳哥,你忘了吗?他们每次登陆都选在狂风暴雨的时候,渔民根本不会出海,他们自然不会被发现。”
曹阳恍然大悟:“我竟然忘了这一点。看来我们确实低估了东华部落,他们其实一直就在我们眼皮底下活动,只是我们从未察觉。说不定哪天午后,我就曾和东华部落的某个美丽姑娘擦肩而过呢。”
霍思雁笑了起来:“你呀,想象力可真丰富。不过这种可能性确实存在。以前我们对东华部落了解太少,总以为这是一个早已消失的失落部落。现在看来,他们成功避开了全世界的视线,没有人能找到他们。就像阿宁曾经是鬼洞族的公主一样,这世上其实生活着许多神秘的人类,甚至可能包括外星人,就隐藏在我们身边。唉,这次回去,质疑我的人恐怕会更多了。”
霍思雁看着自己拍下的照片,这些记录谁能相信是拥有五千年历史的东华部落留下的?不知道的还以为是在哪个旅游区拍的呢。
她把石碑上的文字全部拍了下来,打算带回去和易教授一起研究,或许还能发现更多线索。
分卷阅读591
曹阳说:“雁妞,那些东华人虽然聪明,成功躲过了我们的视线,但我们不也成功避开了他们,还闯进了他们的老巢?”
霍思雁点头:“是啊,当初听你说要出海,我实在无法理解。那么大的风浪,简直跟送死没什么区别。那些在海边生活了几百年甚至上千年的渔民,都不会选择在这种时候出海的。”
曹阳笑道:“那是因为他们缺乏冒险精神,一味遵循老一辈的教诲,内心充满恐惧。而这正是东华部落想要的效果——让人们彻底畏惧。而我,恰恰抓住了这个关键点。最危险的地方,往往就是最安全的地方,就像我们现在所在的位置。”
正文 曹阳和霍思雁的讨论颇有收获,似乎揭开了东华部落的秘密。
东华部落从未消失,他们一直存在,并且延续至今。
与此同时,胖子等人在石屋中搜寻,突然胖子大喊:“这里有火!这里有火!”
众人立刻围了过去,果然看见灶膛里还有火星,似乎有被扑灭的痕迹,火星上覆盖着不少炉灰。
胖子断定:“我敢肯定,这里一定还有人,绝对还有人在这里生活。”
曹阳点头:“没错,确实有人。东华部落从未消失。”
接着,曹阳把他和霍思雁的发现告诉了大家,众人这才恍然大悟。如果不是曹阳这次冒险在风浪期出海,大家可能都要空手而归了。
或许可以尝试打盗洞,但在几百米深的海底作业,难度简直堪比登天。
此外,人在海中各项机能都会衰退,尤其东华部落的人全居于地下,一旦他们从内部封死入口,便极难进入。
**四周遍布居住区,石屋形制大致相仿。
东华部落似乎仍遵循平均分配的原则。
胖子提议:“我们四处搜搜,说不定能逮个活口。”
曹阳摇头:“不必找了,石屋里肯定找不到人。你们没发现吗?就算东华部落的食物和淡水耗尽,他们的衣物呢?炊具呢?也全都不见了。就连717那家有火光,既然生火,锅碗又在哪里?难道用手抓食?这说明我们的一举一动,其实都在他们的监视之下。从踏入巨石阵开始,我们就已暴露无遗,所以他们才能完美避开搜索,让我们一无所获。此时若分散搜寻,反而危险。我们既知东华部落存在,更须谨慎,绝不能减员。他们虽是华夏子民,如今是敌是友尚未可知。我们终究是闯入者,他们必然怀有敌意。”
胖子追问:“那怎么办?难道退走?东华部落可有不少宝贝,逢墓必盗才是我们的风格。”
曹阳斥道:“胖子你疯了!这可不是古墓,是活生生的人,那是抢劫。墓里是死人,取死人之物是让宝物重见天日;若抢活人,他们可能会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