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番外篇:棋盘之外,天外来客**
建安二年,夏。
许都的暑气,像一床厚重的棉被,压得人喘不过气。司空曹操的府邸里,气氛比天气更加沉闷。
刚刚,一封来自前线的军报,像一盆冰水,浇灭了曹操心中所有的火焰。他倾巢而出,南下征讨张绣,却在宛城,遭遇了奇耻大辱。长子曹昂、爱将典韦,皆战死沙场,他自己也狼狈逃回。
“主公,请息怒。”谋士郭嘉,跪坐在曹操对面,他的脸色因饮酒和熬夜而显得苍白,但那双眼睛,却依旧亮得惊人,仿佛能看透人心,“胜败乃兵家常事,宛城之败,非战之罪,实乃天意。如今之计,应是安抚军心,重整旗鼓,而非自怨自艾。”
曹操猛地一拍桌子,震得酒杯嗡嗡作响:“奉孝!你说得轻巧!昂儿没了,典韦也没了!朕的心,在滴血啊!”
就在这时,一名亲卫,神色慌张地跑了进来。
“主公!大事不好!后院……后院天降异象!”
“什么异象?”曹操眉头一皱。
“一个……一个穿着奇装异服的男人,从天而降,掉进了主公的荷花池里!”
曹操和郭嘉对视一眼,都从对方眼中看到了惊疑。这等荒诞之事,闻所未闻。
“带路!”
两人来到后院,只见荷花池边,已经围了一圈侍卫。池中央,一个穿着蓝色“工装服”、浑身湿透的年轻男人,正狼狈地爬上岸,嘴里还不停地咒骂着。
“我靠!这什么鬼地方?系统出错了?还是我做梦呢?”
他抬起头,看到了曹操和郭嘉,愣了一下。随即,他的目光,落在了曹操那标志性的胡子和郭嘉那病弱却锐利的眼神上。
“等等……这……这不会是……曹操和郭嘉吧?”男人喃喃自语,随即,他的脸上,露出了难以置信的、狂喜的表情,“卧槽!真的是!历史诚不我欺!”
这个男人,就是姜小伍。他刚刚在自己的时代,进行一次“时空穿梭”的初步实验,没想到,坐标错误,直接把他扔到了三国时代。
“你是何人?竟敢擅闯司空府!”曹操厉声喝道。
姜小伍回过神来,他看着眼前这位传说中的枭雄,非但没有害怕,反而兴奋了起来。他知道,自己来到了一个,可以尽情施展拳脚的,最波澜壮阔的舞台。
“在下姜小伍,乃一介方外之人,略懂一些经天纬地之学。”他拱了拱手,语气轻松得像是在和邻居打招呼,“曹司空,郭军师,别来无恙啊?”
郭嘉的眼睛,瞬间眯了起来。此人言语古怪,气度从容,绝非常人。他轻咳两声,对曹操说:“主公,此人或许……与那‘天降异象’有关。”
曹操审视着姜小伍,心中充满了警惕和好奇。他挥了挥手:“将他带下去,好生看管。奉孝,你我,需要好好谈谈。”
### **第一计:釜底抽薪,断袁术之根基**
当晚,曹操的书房里,灯火通明。
“主公,此人……不简单。”郭嘉喝了一口酒,缓缓说道,“他身上没有半分武艺,却毫无惧色。他看我们的眼神,不像在看权臣,倒像在看……故人。”
“故人?”曹操不解。
“一种……超越了身份的,平等的审视。”郭嘉说,“而且,他说他懂‘经天纬地之学’,我信。”
就在这时,门外传来亲卫的报告:“先生(姜小伍)说,他有平定天下之策,愿说与主公听。他还说,他知道主公下一步,想打谁。”
曹操和郭嘉心中一震。曹操下一个目标,正是盘踞在寿春,刚刚称帝的袁术。此事,仅有几人知晓。
“让他进来!”
姜小伍大摇大摆地走了进来,一屁股坐下,自己倒了杯酒:“曹司空,我知道你想打袁术。但你不能直接打。”
“哦?为何?”曹操来了兴趣。
“袁术虽是草包,但寿春城坚,粮草充足。强攻,必是血战,即便胜了,也是惨胜。届时,北边的袁绍,西边的刘表,随时可能给你背后来一刀。你耗不起。”
姜小伍伸出三根手指。
“我给你三条计策,你任选其一。上策,叫‘釜底抽薪’。袁术称帝,最大的依仗是什么?是江淮地区的盐铁之利。你派一支精兵,不走大路,绕道水泽,直扑他的盐铁产地海盐和合肥。一把火烧了,再派人散播谣言,就说他的钱粮,被天火烧光了。他军心一乱,不攻自破。”
“中策,叫‘借刀杀人’。袁术称帝,天下共愤。你以朝廷名义,联络江东的孙策,许他好处,让他从东边攻打袁术。你再从北面压制,袁术首尾不能相顾,必败。”
“下策,就是围城打援,硬碰硬。此乃下下策,我劝你别用。”
曹操听完,呆立当场。这三条计策,尤其是“釜底抽薪”,直指要害,比他和郭嘉商议的任何计划,都更加狠辣,更加有效。
他看向郭嘉,发现郭嘉也正用一种看怪物的眼神,看着姜小伍。
“先生……高见!”曹操深吸一口气,对着姜小伍,深深一拜,“不知先生,愿不愿助我?”
姜小伍笑了:“可以。不过,我有个条件。我要一个‘顾问’的头衔,不参政,不领军,只出主意。而且,我的话,你得听。”
“好!孤答应你!”
最终,曹操采纳了“釜底抽薪”之计。一支奇兵,果然成功焚毁了袁术的盐铁基地。消息传回寿春,袁术大军的士气,瞬间崩溃。曹操趁机大军压上,势如破竹,轻松击败了袁术,为他统一北方,扫清了第一个大障碍。
### **第二计:金蝉脱壳,解白马之围**
建安五年,官渡之战前夕。
袁绍大军南下,兵锋正盛。他派大将颜良,围攻白马,曹操兵力不足,处境危急。
曹操的大帐里,一片愁云惨淡。
“颜良勇冠三军,如何可破?”曹操来回踱步。
郭嘉病得更重了,他靠在榻上,剧烈地咳嗽着,却依旧在思考对策。
姜小伍在一旁,悠闲地嗑着瓜子。
“别急嘛。”他说,“袁绍这个人,优点是色厉内荏,缺点是好大喜功,还喜欢听好话。颜良虽然勇猛,但有勇无谋。”
他走到地图前,指着白马。
“解白马之围,不能用‘解’,要用‘救’。”
“什么意思?”曹操和郭嘉同时问道。
“你们想,如果你直接派兵去白马,就是和颜良硬碰硬,正中袁绍下怀。但如果你声东击西呢?”
姜小伍的眼中,闪烁着智慧的光芒。
“你公开宣布,要率主力,渡过黄河,直捣袁绍的老巢——黎阳。袁绍是个多疑的人,他一定会分兵回防。他分兵,白马的压力,自然就小了。”
“等他分兵之后,你再派一员猛将,率轻骑,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突袭白马。颜良没想到你会来这一手,必然防备松懈。此战,必胜!”
“这……这是金蝉脱壳之计!”郭嘉猛地坐了起来,眼中爆发出前所未有的光芒,“好计!好计啊!”
曹操采纳了姜小伍的计策。他果然率军佯攻黎阳,袁绍中计,分兵。随后,曹操派关羽,率五百精骑,直奔白马。
关羽于万军之中,斩颜良首级,袁军大乱,白马之围,遂解。
此战之后,曹操对姜小伍,几乎是言听计从。而郭嘉,则彻底把姜小伍,当成了自己的“知己”和“老师”。两人经常彻夜长谈,从兵法谋略,到天下大势,再到一些姜小伍口中的“科学原理”。
郭嘉发现,姜小伍的脑子里,仿佛装着一个宇宙。他知道的,太多了。
### **第三计:十面埋伏,定官渡之胜**
官渡之战,进入了最关键的相持阶段。
曹操兵少粮缺,几乎要支撑不住。他甚至动了退兵的念头。
“主公不可!”郭嘉拖着病体,苦苦劝说,“袁绍虽强,但内部不和,谋士不和,此乃必败之兆。再坚持一下,必有转机!”
姜小伍在一旁,叹了口气:“奉孝,你说得对,但没说到点子上。”
他看着曹操:“曹司空,我知道你缺粮。我也知道,袁绍的粮草,都囤积在一个叫乌巢的地方。”
曹操和郭嘉,同时瞪大了眼睛。
“你……你怎么知道?”曹操惊道。
“我算出来的。”姜小伍神秘一笑,“袁绍为人,谨慎多疑。他一定会把粮草,放在一个他认为最安全,离大本营又不远的地方。乌巢,地形隐蔽,最符合他的性格。”
“所以,别等了。等许攸来投靠?等老天爷下雨?等不起了!”姜小伍的语气,变得严肃起来,“你亲自,率一支精兵,伪装成袁军,夜袭乌巢!一把火,烧了它!”
“此战,不叫夜袭,叫‘十面埋伏’。”
“你派人,在乌巢周围,四处点火,虚张声势,让袁绍搞不清你到底有多少人。你再派兵,埋伏在他可能派来增援的路上。他只要敢动,就让他有来无回!”
这是一个极其大胆,极其冒险的计划。一旦失败,曹操就将全军覆没。
曹操看着姜小伍那自信的眼神,又看了看病榻上,同样用眼神鼓励他的郭嘉,他一咬牙,下了决心。
“好!就听先生的!孤,亲赴乌巢!”
那一夜,火光冲天。
曹操亲自率军,成功焚毁了袁绍的全部粮草。袁军大乱,曹操趁势出击,取得了官渡之战的决定性胜利。
此战,奠定了曹操统一北方的基础。
战后,庆功宴上,曹操亲自为姜小伍斟酒,举杯道:“先生一计,胜过雄兵百万!孤敬先生!”
郭嘉也端着酒杯,走到姜小伍面前,他看着眼前这个来自未来的朋友,眼中充满了感激和敬佩。
“奉孝,此生能识君,足矣。”
姜小伍与他们碰杯,一饮而尽。他看着眼前这两位历史名人,心中感慨万千。
他知道,历史的车轮,已经被他轻轻地拨动了一下。但他也知道,曹操的雄心,郭嘉的才华,才是这个时代真正的主角。
他只是一个过客,一个棋手。
但他很庆幸,自己能在这盘,名为“三国”的棋局上,落下如此精彩的几颗棋子。
而属于他的,真正的传奇,才刚刚开始。
--------------------------------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