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关于历史、人性与选择的全新故事,它将探讨一个核心问题:如果给了英雄一个“外挂”,他还会是那个英雄吗?
---
#
**【第一幕:雨夜的来客】**
**场景:** 姜小伍的工作室,一个堆满历史文献和旧地图的阁楼。窗外,雨声淅沥。
姜小伍,一个在历史圈小有名气的独立学者,刚刚结束了一场关于“三国人物性格悲剧”的线上讲座。他正准备关门,风铃响了。
一个身穿深色中山装的男人站在门口,雨水打湿了他的肩膀。他面容清癯,双耳垂肩,眼神里没有现代人的浮躁,只有一种深入骨髓的忧郁和坚毅。
“请问……这里是‘姜氏史学’吗?”他的声音温和而沙哑。
“是的,先生。我们已经下班了。”姜小伍礼貌地回答。
男人没有离开,而是走进来,目光扫过墙上挂着的《三国鼎立形势图》。他的手指轻轻拂过“蜀汉”那片小小的疆域,微微颤抖。
“先生对三国很感兴趣?”姜小伍有些好奇。
“我……就是从那里来的。”男人缓缓转过身,直视着姜小伍的眼睛,“我叫刘备。”
姜小伍愣了一下,随即笑了:“先生真会开玩笑。现在玩角色扮演的,都这么投入了吗?”
刘备没有笑。他从怀里掏出一样东西,放在桌上。那是一枚小小的、用粗麻绳穿着的铜钱,样式古朴,上面篆刻着“直百五铢”四个字。铜钱的边缘,还沾着些许干涸的、暗红色的泥土。
“这是建安十九年,我在成都铸的钱。”刘备轻声说,“它沾着长坂坡的土,也沾着……我兄弟们的血。”
姜小伍的笑容凝固了。他拿起那枚铜钱,一种无法言说的历史厚重感扑面而来。他研究过无数文物,但没有一件,能带给他如此强烈的“在场感”。
“你……想做什么?”姜小伍的声音变得干涩。
“我看过你的讲座。”刘备说,“你说,我一生‘仁德’,却也因‘仁德’而错失良机,最终夷陵大败,托孤白帝城,让蜀汉基业毁于一旦。你说,那是我的性格悲剧。”
姜小伍点头,那是他最核心的观点。
“我想请你……送我回去。”刘备的眼中第一次燃起了火焰,“带着这里的记忆,回到夷陵之战的前夜。给我一次机会,让我拯救我的将士,拯救我的国家。”
---
**【第二幕:现代的洗礼】**
姜小伍花了三天时间,才终于接受了这个荒诞的事实。他没有时间机器,也没有超能力。但他有一个疯狂的想法。
“我无法‘送’你回去,”姜小伍对刘备说,“但或许,我可以‘教’你回去。我让你体验这个时代,让你把它的‘记忆’,刻进你的灵魂里。”
于是,一场前所未有的“现代文明速成班”开始了。
姜小伍没有先给刘备看史书,而是带他去了国家博物馆。站在巨大的玻璃展柜前,刘备看到了自己亲手铸造的“直百五铢”,看到了记载着他功过的《三国志》残卷。他看着后世的人们,或崇敬,或惋惜地评说着他的一生,沉默不语。
接着,姜小伍带他去了大学的历史系课堂。一位白发苍苍的教授正在讲“夷陵之战”。
“……刘备的失败,是战略上的急躁,更是情感上的崩溃。他忘记了隆中对的初衷,将一场国仇家恨,变成了一场不计后果的复仇。这是英雄的悲歌,也是君主的不成熟。”
刘备坐在最后一排,像个学生一样,听得脸色发白,双手紧握。
“这……就是后人对我的看法?”他问姜小伍。
“是的,很残酷,但很真实。”姜小伍回答。
然后,姜小伍打开了笔记本电脑,为他播放了电影《集结号》。当看到谷子地为牺牲的战友们追讨荣誉时,这个半生戎马的帝王,第一次流下了眼泪。
“原来……原来后世人,是这样看待牺牲的。”他哽咽道,“他们不为功名,只为记住。”
最后,姜小伍带他去了最繁华的商业中心,看着川流不息的人群,看着孩子们在公园里无忧无虑地奔跑。
“玄德公,你看。”姜小伍指着这一切,“这就是你毕生追求的‘仁德’的终极形态。一个能让百姓安居乐业,不必再流离失所的世界。你为之奋斗的,不是皇位,不是地盘,而是这个。”
刘备看着眼前的景象,眼神从最初的震撼,慢慢变成了前所未有的坚定。他明白了,他的“仁德”没有错,错的是实现它的方式。
---
**【第三幕:归去的礼物】**
一个月后,姜小伍觉得,时机成熟了。
“你准备好了吗?”姜小伍问。
“我准备好了。”刘备的眼神清澈而深邃。
姜小伍没有用什么玄妙的法阵。他只是带着刘备回到了他最初出现的那条小巷,递给他一个背包。
“这些,是我送你的礼物。”
刘备打开背包,里面没有神兵利器,没有未来武器。
第一件,是一套高精度的《三国时期全境军事地图》和一本《三国志》白话文全集。
“知己知彼,百战不殆。但记住,历史是人写的,它会告诉你结果,但不会告诉你过程。”
第二件,是一个太阳能充电宝和一部存满了资料的平板电脑。里面有《孙子兵法》与《战争论》的对比分析,有现代农业、水利、冶金的入门科普视频,有基础的卫生防疫知识。
“这是‘知识’。比黄金更珍贵,但需要你用智慧去把它变成现实。”
第三件,是一支录音笔,里面存着姜小伍录下的,现代各种声音:孩童的笑声、市场的喧嚣、工厂的轰鸣、清晨的鸟鸣……
“这是‘希望’。当你感到绝望时,听听它。记住你为何而战。”
最后,姜小伍拿出一枚小小的U盘,挂在刘备的脖子上。
“这里面,只存了一部电影——《集结号》。送给你,也送给关将军和张将军。”
刘备郑重地接过背包,对着姜小伍,深深一揖及地。
“先生之恩,备……不知何以为报。”
“不用报我,”姜小伍扶起他,微笑着说,“去报答那些在历史上为你而死的英魂吧。去创造一个,让他们不会遗憾的历史。”
刘备转身,走进小巷深处。他的身影在雨幕中渐渐变得模糊,最终消失不见。空气中,只留下一句轻飘飘的话语。
“备,此去,必不辱命。”
---
**【尾声:史书的空白】**
姜小伍的生活恢复了平静。只是,他时常会打开历史论坛,发现一个奇怪的帖子在疯传。
帖子标题是:【有没有人觉得,历史上的夷陵之战很奇怪?】
帖子里写道:“我最近在研究一些地方志,发现一个很诡异的记载。说刘备在夷陵之战前,突然下令全军后撤三十里,然后花了半个月时间,在长江沿岸修建了大量隐蔽的工事和避雨所。当时陆逊的斥候都看不懂他在干什么。”
“更奇怪的是,大战爆发后,史书记载蜀汉‘尸横遍野’,但同一时期,一个叫鱼腹县的县志却提到,有大量‘着玄甲’的士兵,在夜里偷偷收敛阵亡将士的遗体,并一一刻木为名,火化后送回故乡。这完全不符合古代战争的惯例啊!”
“最最离谱的是,战后刘备并未一蹶不振,而是立刻在白帝城颁布了《蜀汉将士抚恤令》,详细规定了阵亡者家属的田亩、钱粮补偿,甚至子女的教育问题。这法令……太超前了,简直像现代法律。”
姜小伍看着这些帖子,笑了。
他知道,历史没有改变。夷陵之战,刘备还是输了。蜀汉,最终还是灭亡了。
但是,在某个不为人知的角落里,一个叫刘备的男人,用他从未来带回的记忆和礼物,为他那场注定的悲剧,涂抹上了一抹最温暖、最人性的亮色。
他没有赢得天下,但他赢回了属于一个君主的、最后的仁德。
在正史的宏大叙事之外,那片被遗忘的角落里,成千上万的英魂,终于得到了安息。而那,就是刘备带回给他的时代,最好的礼物。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