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开元二十二年,春。
建业的空气中,弥漫着玉兰花的香气。吴帝孙权,已经稳坐江山两年。这两年,他勤于政事,展现出与兄长孙策截然不同的沉稳与内敛。朝堂之上,无人再敢小觑这位年轻的帝王。
然而,在深夜的御书房里,孙权看着地图上那片由姜小伍主导的、日新月异的帝国版图,心中的不安,却如野草般疯长。
姜小伍,这个名字,就像一道无形的枷锁,牢牢地套在他的脖子上。他手握“格物院”,引领着帝国的技术革新;他掌管“三省六部”,将整个官僚体系运转得如臂使指;他威望军中,连张合、甘宁等猛将都对他心悦诚服。
他就像帝国的影子,无处不在,却又无法触及。孙权知道,只要姜小伍在一天,自己就永远只是一个“守成之君”,而不是真正的“天下之主”。
“必须,拔掉这根钉子。”孙权的眼神,在烛光下显得阴冷而决绝。
但他不能杀他。杀了姜小伍,等于自毁长城,整个帝国都会随之动荡。他需要一个更“温和”,也更“恶毒”的办法。
几天后,孙权在宫中设宴,款待姜小伍。酒过三巡,孙权忽然叹了口气。
“姜相,你为我大吴操劳半生,如今已过而立,却依旧孑然一身。朕,心中实在过意不去。”
姜小伍心中一动,知道孙权又要“赏赐”了。上次是甄姬,这次又会是什么?
“陛下言重了。臣以国为家,不敢有私。”
“不行。”孙权摆了摆手,脸上露出了温和的笑容,“朕的妹妹,尚香,你也认识。她性格刚烈,至今未嫁。朕思来想去,天下英雄,唯有姜相,才配得上她。朕,愿做这个媒人,将尚香许配给你。你们二人,一文一武,一静一动,实乃天作之合。”
孙尚香!
姜小伍的脑中,瞬间闪过那个英姿飒爽、手持长剑、不爱红妆爱武装的少女。他立刻明白了孙权的意图。
这不是赏赐,这是一道华丽的枷锁。
娶了孙尚香,他就成了皇亲国戚,与孙氏彻底绑在了一起。从此,他的一举一动,都将受到孙家的监视。他不再是那个可以超然物外的“相国”,而是孙家的“驸马”。
拒绝,就是公然抗旨,是不给皇帝面子,是不给孙家面子。
接受,就是心甘情愿地走进一个金色的牢笼。
姜小伍看着孙权那双含笑的眼睛,知道他别无选择。
“臣……谢主隆恩。”
### **第三十一章:红妆与剑影,温柔的囚笼**
大婚之日,轰动了整个建业。
皇帝的妹妹,嫁给帝国的第一权臣,这是何等的荣耀。婚礼的规格,甚至超过了当年的皇室亲王。满朝文武,都来道贺,每个人脸上都带着羡慕的笑容。
只有姜小伍自己知道,当他掀开孙尚香的红盖头,看到那张美丽却带着审视和警惕的脸时,他的自由,已经结束了。
洞房花烛夜,没有柔情蜜意,只有一场无声的对峙。
“姜小伍,”孙尚香开门见山,声音清冷如剑,“我哥让你娶我,不是为了让你我幸福,对吗?”
姜小伍没有隐瞒,他点了点头:“陛下希望我能更好地融入孙家,为帝国效力。”
“是监视你吧。”孙尚香一针见血,“我哥不相信你。他让我嫁给你,就是要在你身边,安插一双最锐利的眼睛。”
“那你呢?”姜小伍看着她,“公主殿下,你是他的眼睛,还是你自己?”
孙尚香愣住了。她从小崇拜大哥孙策,对二哥孙权,则更多的是敬畏。她不知道自己该做什么,她只知道,这是皇命。
婚后,姜小伍的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他搬出了自己的相府,住进了皇帝御赐的、比相府更豪华、守卫更森严的“驸马府”。府中,到处都是孙权安插的眼线,从仆人到侍卫,无一不是精挑细选。
孙尚香,果然如孙权所愿,成了他最亲密的“监视者”。她每天都会跟着姜小伍处理公务,旁听他与下属的谈话,甚至翻阅他的公文。
她像一个影子,无处不在。
起初,姜小伍感到了巨大的压抑。他感觉自己的一举一动,都被放在了显微镜下。他无法再像以前那样,与周瑜、沮授等人彻夜长谈,商议国事。因为孙尚香就坐在旁边,用那双清澈的眼睛,静静地听着。
但渐渐地,姜小伍发现,事情似乎有了一些微妙的变化。
孙尚香虽然身负“使命”,但她并非一个没有头脑的工具。她跟着姜小伍,看到了他如何殚精竭虑地推行新政,如何为了一个水利工程的细节而彻夜不眠,如何为了一个寒门学子的遭遇而拍案而起。
她看到了一个不一样的姜小伍。不是那个权倾朝野的权臣,而是一个真正心怀天下的改革家。
一天深夜,姜小伍还在“格物院”的图纸前忙碌。孙尚香端着一碗参汤,走了进来。
“还不睡?”她问。
“这个水力纺织机的齿轮,总是不对劲。若能解决,大吴的丝绸产量,还能再翻一番。”姜小伍头也不抬地说道。
孙尚香看着他专注的侧脸,忽然问道:“你做这一切,到底是为了什么?为了权力?还是为了我大哥的遗愿?”
姜小伍停下了笔,转过身,看着她,认真地说道:“都不是。我做的这一切,只是因为我相信,这个世界,可以变得更好。我希望有一天,这个国家里,再也没有人饿死,再也没有人因为出身而被埋没,每一个孩子,都能有书读,有饭吃。”
他的眼中,闪烁着一种理想主义的光芒,那是孙尚香从未在任何人眼中看到过的。
她的心,莫名地颤动了一下。
### **第三十二章:以身为饵,破局之棋**
开元二十三年,冬。
北方的曹操,在休养生息数年后,再次蠢蠢欲动。他集结大军,声称要“清君侧”,讨伐“权臣”姜小伍。
消息传来,朝野震动。主战派和主和派,吵得不可开交。
孙权在朝堂上,一言不发。他心中,却有一个恶毒的计划。他希望姜小伍主动请缨,去北伐。只要姜小伍离开了建业,离开了他的掌控,他就有无数种方法,可以让他“意外”死在战场上。
然而,姜小伍却上奏,称自己身体不适,请求辞去所有军职,专心在后方辅佐陛下。
孙权的计划,落空了。
他终于意识到,只要姜小伍在建业一天,他就永远无法真正地掌控这个帝国。他必须用更极端的手段。
他决定,对姜小伍,进行最后的清算。
他秘密召集了禁军统领,准备以“图谋不轨”的罪名,抄没驸马府,将姜小伍软禁起来。
然而,他不知道的是,他的每一次密谋,都通过一个意想不到的渠道,传到了姜小伍的耳中。
那个渠道,就是孙尚香。
在经历了长时间的内心挣扎后,孙尚香做出了自己的选择。她选择相信姜小伍,相信他心中的那个理想世界。她不能容忍自己的哥哥,毁掉这样一个真正为国为民的人。
当孙权决定动手的前一夜,孙尚香来到了姜小伍的书房。
“我哥明天要对你动手了。”她直接说道,“他已经准备好了罪名和禁军。”
姜小伍看着她,脸上没有丝毫惊讶。他仿佛早已料到这一天的到来。
“多谢公主殿下。”他站起身,对她深深一揖。
“你……你早就知道了?”孙尚香震惊地问。
“我知道,从我答应娶你的那一天起,这一天,迟早会来。”姜小伍的语气,平静得可怕。
“那你为什么不走?你可以离开建业,去任何地方!”
“我不能走。”姜小伍摇了摇头,“我走了,新政就会半途而废,这个帝国,就会倒退。我花了半生心血建立的一切,不能毁于一旦。”
他走到孙尚香面前,眼中带着一丝歉意,也带着一丝决绝。
“公主,接下来,我要请你,帮我演最后一出戏。”
第二天,天还未亮,禁军统领便率领大军,包围了驸马府。
然而,府门大开,姜小伍和孙尚香,手牵着手,站在门口,仿佛在等待着他们。
“姜小伍!你图谋不轨,陛下有旨,将你捉拿归案!”禁军统领喝道。
就在这时,一个尖锐的声音,从孙尚香口中发出。
“谁敢动他!”
孙尚香拔出了腰间的长剑,横在颈间。
“我乃大吴公主,陛下亲妹!今日谁敢动驸马一根汗毛,我便死在你们面前!我倒要看看,你们如何向天下人交代,如何向九泉之下的先帝交代!”
所有人都惊呆了。他们没想到,公主竟然会用性命来保护姜小伍。
消息,立刻传到了宫中。孙权听到后,气得差点晕过去。他没想到,自己最信任的妹妹,竟然会为了姜小伍,与他反目。
如果孙尚香真的死了,他这个皇帝,将背负“逼死亲妹”的千古骂名。
最终,孙权只能无奈地,下令撤兵。
经此一役,孙权彻底失败了。他不仅没能动得了姜小伍,反而让自己陷入了巨大的政治被动。而姜小伍,则通过孙尚香的“大义”,将自己与皇权,彻底捆绑在了一起。
从此,再无人敢动姜小伍。
当晚,驸马府内,孙尚香看着姜小伍,轻声问道:“你……利用我?”
姜小伍看着她,眼中带着一丝愧疚,也带着一丝温柔。
“是。”他坦然承认,“但我别无选择。公主,从今往后,你或许还是我名义上的妻子,是我身边的监视者。但你,也是我唯一的盟友。”
孙尚香看着他,许久,忽然笑了。那笑容,如同冰雪初融,明媚动人。
“盟友?”她收起长剑,走到他面前,“好啊。那么,我的盟友,我们接下来,该做什么?”
姜小伍看着她,也笑了。
“接下来,”他握住她的手,感受着那掌心的温度,“我们该一起,让这个帝国,变得更好。”
笼子,依旧存在。但笼中的鸟儿,却找到了与养鸟人共存,甚至驾驭养鸟人的方法。
这场由帝王发起的美人计,最终,以一种谁也想不到的方式,宣告失败。而姜小伍,也在这场惊心动魄的博弈中,为自己,也为这个帝国,赢得了最宝贵的喘息之机。
--------------------------------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