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远志已死!!!贼首——伏诛!!!”
“降者——不杀!!!”
袁大山的怒吼如同九天惊雷,裹挟着阵斩敌酋的无上凶威和100统帅的恐怖威压,狠狠砸在风雨飘摇的战场上!
那高举的、怒目圆睁的头颅,在黎明前最深的黑暗和瓢泼大雨中,成为了压垮黄巾军斗志的最后一根稻草!
帅旗周围,距离最近的黄巾兵,亲眼目睹了主将被一刀枭首的恐怖景象,那喷涌的鲜血和无头的尸体,如同噩梦烙印在脑海!
他们脸上的狂热瞬间被无边的恐惧取代!
“程帅…死了!真死了!”
“跑…快跑啊!魔鬼!他是魔鬼!”
“降了!我降了!别杀我!”
崩溃如同瘟疫般以帅旗为中心,瞬间扩散!
靠近帅旗的黄巾兵最先丢掉手中简陋的兵器,发出惊恐的哭喊,如同没头的苍蝇般四散奔逃,只恨爹娘少生了两条腿!
这股恐慌的浪潮如同决堤的洪水,迅速席卷了整个黄巾军阵!
“堡主威武!!!”
矮墙缺口处,目睹这一切的周一木激动得浑身颤抖,用尽全身力气嘶吼出来!
这声呐喊如同点燃引信的火星!
“堡主威武!!!”
“杀啊!杀光黄巾贼!!!”
原本苦苦支撑,疲惫不堪的潜渊守军和预备队,瞬间爆发出山呼海啸般的怒吼!
所有的疲惫、伤痛、恐惧都被这惊天逆转和堡主的神威所驱散,转化为滔天的战意和复仇的怒火!
在周一木(统帅接近70的潜力被彻底激发)的指挥下,他们如同猛虎下山,从缺口处蜂拥而出,不再是固守,而是追亡逐北!
将那些崩溃逃窜的黄巾兵如同砍瓜切菜般斩杀!
“哈哈哈!痛快!痛快!”
武二石狂笑着,如同人形凶兽,挥舞着那根粗大的房梁(上面的火已被雨水浇灭),在溃兵中横冲直撞,每一次挥舞都带起一片腥风血雨!
他武力接近70的狂暴力量,在此刻得到了淋漓尽致的宣泄!
(oS:二石这莽夫,杀红眼了!不过…干得漂亮!)
内外夹击!不,是单方面的屠杀!数千黄巾军彻底失去了组织,变成了待宰的羔羊。
聪明点的早已扔掉武器,跪倒在泥泞中,高举双手,涕泪横流地哭喊:
“饶命!好汉饶命啊!”反应慢的,则被汹涌的反击浪潮瞬间吞没。
风雨渐渐停歇,天边露出一丝惨淡的鱼肚白。
持续了半夜的疯狂喊杀声,金铁交鸣声,逐渐被震天的欢呼,垂死的哀嚎,绝望的求饶和伤者的呻吟所取代。
坞堡之围,解了!
袁大山随手将程远志那颗死不瞑目的头颅扔在地上,溅起一片泥浆。
他拄着沾满血污的环首刀,微微喘息着,环视着这片修罗场般的战场。
(主要是精神高度集中后的疲惫,体力消耗对他100武力而言不算什么),
他目光扫过那些跪地投降,瑟瑟发抖的黄巾俘虏,
扫过堆积如山的尸体(大部分是黄巾兵),
扫过己方兄弟们在欢呼后,默默收敛袍泽尸首时那悲戚却带着希望的面孔,
最后落在那些燃烧的,破损的坞堡建筑上。
(oS:赢了!终于特么的赢了!)
一股巨大的疲惫和劫后余生的庆幸感涌上心头,但瞬间就被更强烈的情绪取代:那是胜利的狂喜和对未来的野望!
“周一木!”
袁大山的声音带着大战后的沙哑,却依旧沉稳有力。
“在!堡主!”
周一木浑身浴血,但精神亢奋,快步跑到袁大山面前,眼中是毫不掩饰的狂热崇拜。
“立刻组织人手:
第一,救治我方所有伤员,不惜代价!柳如梦、白素雅全权负责!”
袁大山目光扫向角落,看到白素雅(琴琴)正和柳如梦一起,不顾疲惫地在伤员中穿梭,动作麻利地进行着包扎,她那沾着血污和泥水的侧脸,在晨曦微光中显得格外圣洁。
(oS:琴琴…辛苦了。)
“第二,收押所有投降的黄巾兵!收缴兵器,分开看管!胆敢反抗者,格杀勿论!”
“第三,武二石!带人清理战场!清点所有缴获!武器、盔甲、粮草、钱财…一粒米、一把刀都不许漏掉!”
(oS:发家致富,就在此刻!)
“第四,张三铁!立刻评估坞堡损毁情况!尤其是防御工事!优先抢修!”
“第五,收敛我方阵亡兄弟的遗体…厚葬!”
袁大山的语气沉痛下来,“他们是潜渊的功臣!名字,一个都不能少!”
一连串的命令清晰下达,周一木大声应诺,立刻转身去执行。
整个战场迅速从混乱转向有序的收尾工作。
很快,初步的战果统计就报了上来。
武二石咧着大嘴,兴奋地汇报:
“堡主!发了!真发了!
缴获完好的环首刀,长矛加起来快上千把了!
虽然大多是破铜烂铁,但修修也能用!
弓有几十张,箭矢更是堆成了小山!
粮草…好家伙!
程远志这厮抢了不少啊!
光是粟米就有上百石!
还有不少腌肉!钱财…铜钱有几大箱,还有些散碎银子!”
(oS:上千把武器!上百石粮食!这波血赚!程远志,谢谢你送的快递!)
周一木也补充道:
“俘虏…初步清点,跪地投降的就有近两千人!
其中精壮者不下七八百!”
他看向那些被看押着,面黄肌瘦,眼神麻木的俘虏。
(oS:近两千张嘴…压力山大!但…也是宝贵的劳动力啊!开荒、修城、挖矿…用处大了去了!)
袁大山听着汇报,看着忙碌的众人,看着在柳如梦和白素雅照料下,得到救治的伤员,
看着张三铁已经开始带人清理废墟,规划修复,看着武二石带人将缴获的物资一车车运回堡内…
一种前所未有的踏实感和成就感油然而生。
(oS:潜渊堡…守住了!不仅守住了,还狠狠咬下了一块肥肉!)
他抬头望向东方,晨曦终于刺破了最后一丝黑暗,金色的光芒洒落在满目疮痍却又生机勃勃的战场上。
“袁大山阵斩程远志!”
“潜渊堡大破数千黄巾!”
“流民堡主乃神人也!”
这样的消息,注定会随着溃逃的黄巾兵和幸存的流民之口,如同长了翅膀的风,迅速传遍冀州大地!
潜渊之名,将不再是默默无闻的流民据点,而是一股在黄巾风暴中逆势崛起,阵斩渠帅的新兴力量!
溃败的阴霾已然散去,新生的曙光,正照耀在浴血重生的潜渊堡之上。
而袁大山,站在废墟与晨曦之中,目光投向了更远的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