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日的阳光穿透议事厅新糊的窗纸,在粗糙的地板上投下斑驳的光影。
袁大山没有坐在主位,而是背着手,站在悬挂着简陋冀北地图的墙边,目光沉静地扫过下方几位核心成员。
空气中弥漫着新木的清香和一种无形的、日益凝聚的力量。
军营校场,杀声震天。
尘土在阳光下飞扬。
五百潜渊营士兵分作红蓝两方,正在进行一场模拟攻防演练。
攻方士兵扛着简易云梯,在鼓点中悍不畏死地冲向由木盾和草人组成的“城垣”。
守方士兵依托“城墙”(木架模拟),长矛如林,弓手引而不发。
周一木站在指挥土台上,身姿挺拔如标枪。
他脸上曾经的木讷早已褪尽,只余下军人的冷峻和掌控全局的沉稳。
他目光锐利如鹰隼,扫视着战场每一处细微变化。
“蓝旗左翼!梯子!集中滚木!”
周一木的声音不高,却清晰穿透喧嚣,带着不容置疑的穿透力。
“红旗右队!穿插!断其后路!”他再次下令,时机精准。
令旗挥动,军阵随之变化。
攻方云梯被滚木砸得七零八落,穿插小队如毒蛇出洞,瞬间切断攻方后续梯队。演练胜负立判。
士兵们收队,看向周一木的眼神充满敬畏。
他已是潜渊营无可争议的主心骨,袁大山在军事上最可靠的臂膀。
内心oS(袁大山):周一木…统帅值快摸到80的门槛了!指挥若定,调度有方,有大将之风!潜渊营的骨架,被他撑起来了。军事这块,可以放心交托。
校场另一角,气氛截然不同。
武二石赤裸着精壮的上身,古铜色的肌肉虬结如铁,汗水顺着沟壑流淌。
他正一对一“教导”一个新选拔的陷阵营苗子。
“软蛋!没吃饭吗?!刀要这样握!腰马合一!砍出去要带着拧劲!懂不懂?!”
武二石的吼声炸雷般响起,震得人耳膜嗡嗡作响。
他一脚踹在那新兵大腿外侧,力道十足却不伤筋骨。
新兵被踹得一个趔趄,疼得龇牙咧嘴,却咬着牙,眼神凶狠,更加拼命地调整姿势,挥刀劈砍!
武二石这才满意地点点头,蒲扇般的大手拍在新兵肩上,差点把人拍趴下:
“对!就这狠劲!记住!上了战场,不是你死,就是他亡!怂了,就等着被剁成肉酱!”
他像一头不知疲倦的凶兽,在训练场上来回巡视,目光所及之处,无人敢懈怠。
他已是潜渊营锋利的刀尖,陷阵破敌的象征,对袁大山的忠诚刻进了骨子里。
内心oS(袁大山):武二石这莽夫…武力逼近80!天生的陷阵猛将胚子!忠诚勇猛,悍不畏死。有他在,冲锋陷阵就有了定海神针。就是这练兵方式…忒粗暴了点!不过,乱世用重典,也合适。
情报室内,幽静而紧绷。
柳如梦坐在一张堆满竹简,麻纸和炭笔的案几后。
室内光线微暗,只有她面前一盏小小的油灯跳跃着。
她秀气的眉微微蹙起,指尖在一张画满奇怪符号和地名的麻纸上缓缓移动,时而提笔在旁边添注几笔。
几个穿着不起眼灰布衣的“信鸽”安静地立在下方,等待指令。
“赵国豪强李氏,私兵约三百,囤粮于西山坳…标记‘丙’级威胁,动向不明。”
柳如梦的声音清冷平静,条理清晰,“黑山张燕部,右路渠帅王当,近日与常山流寇‘一阵风’接触频繁…标记‘乙’级,重点探查其意图。”
她将处理好的情报卷起,盖上特制的泥印(简陋密码),递给其中一个信鸽。
“幽州方向,公孙瓒白马义从似有南下迹象…此讯模糊,标记‘丁’级,继续查证来源。”
她又对另一人道。
信鸽领命,悄无声息地退下。
柳如梦揉了揉眉心,眼底有淡淡的青影,却掩不住那份日益精进的缜密与洞察。
她是潜渊城暗处的眼睛和耳朵,情报网络在她手中悄然织就,医疗卫生的担子也从未放下。
内心oS(袁大山):柳如梦…智力突破70了!情报梳理抽丝剥茧,医疗调度井井有条。心思缜密,是块搞情报和后勤的好料子。潜渊城能安稳发展,她居功至伟。
内政房内,算盘声噼啪作响。
李丽丽坐在一张堆满账簿和物资清单的案几后。
她拨弄算筹的手指快得几乎出现残影,嘴里念念有词:
“…铁矿场本月产出铁锭一百二十石…工坊消耗…农具打造…军械补充…结余…”她秀眉时而舒展时而紧蹙,精明干练写在脸上。
“盐场新出细盐两石…入库…按户配给…预留军需及伤患…”
她笔下不停,同时还能分心对旁边一个负责登记的年轻文吏道:
“新入流民三百七十五口,按城主令,壮劳力优先分派铁矿、筑城,妇孺按素雅姑娘那边名册,安排进盐场、衣坊、识字班!户籍务必当日录清!”
她思路清晰,语速飞快,将庞大繁杂的户籍、税收(象征性)、物资调配工作处理得井井有条。
她是潜渊城运转的钱粮管家,效率的核心推动者之一。
内心oS(袁大山):李丽丽…智力魅力双双接近70!内政一把好手!精明强干,条理分明。钱粮户籍后勤,交给她打理,省心!这丫头,天生就是管家的料。
工坊区,热火朝天,烟尘弥漫。
张三铁站在一座新搭建的巨大水轮模型旁,脸上沾满油灰,眼窝深陷,却亢奋得手舞足蹈。
他对着几个工匠头目吼得唾沫横飞:
“…这里!水流冲击叶片的力道不够!角度!角度得调!还有这传动轴!太糙!摩擦太大!力气都耗在磨轴上了!用桐油!多抹!再试试!老子就不信搞不定这水力鼓风!”
不远处,铁匠老赵拿着一把新出炉的环首刀胚,兴冲冲跑过来:
“张头儿!您看!按您说的新淬火法子打的刀胚!这成色!这硬度!”
张三铁一把抓过,手指弹了弹刀身,又用一块铁料用力划了一下刀锋,听着那清脆的金石之音,布满血丝的眼睛爆发出骇人的精光:
“好!有门!继续试!记录火候时间!差一丝都不行!”他转头又冲另一队人吼:
“盐棚那边素雅姑娘要的细陶片铺底!弄好了没?快去!别耽误晒盐!”
他像一颗永不熄灭的炭火,燃烧着自己,也点燃了整个工坊区的创造力。
从城墙棱堡到引水渠,从土高炉到新式农具,再到如今的水力鼓风机,改良兵器,制盐工艺…所有技术难题在他这里汇聚,碰撞,突破。
他是潜渊城不断自我强化的技术核心与动力引擎。
内心oS(袁大山):张三铁!政治工程双双突破70!真正的工造大匠!技术狂人!执行力爆表!没有他,那些图纸就是废纸!他就是潜渊城从无到有、由弱变强的脊梁骨!
妇孺学堂,窗明几净,书声琅琅。
白素雅站在一群妇人和孩子面前。
她换下了便于劳作的粗布衣,穿着一身素净的浅青色衣裙,更衬得肌肤如玉,气质温婉。阳光洒在她身上,仿佛自带柔光。
“来,跟我念,‘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
她声音轻柔悦耳,如同山涧清泉。
“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稚嫩和略显生涩的女声跟着响起,充满认真。
瑶瑶坐在第一排,小脑袋晃着,念得格外起劲。
白素雅脸上带着温柔而坚定的笑意。
她不仅仅是教识字,更是在传递一种希望,一种对安稳生活的向往。
她的“素雅仙子”之名早已传开,不仅仅是因为她的美丽和医术,更是因为她发自内心的善良和对妇孺的关怀,成了潜渊城凝聚民心的温暖象征。
下课后,她并未休息。
带着几个妇人走进旁边一间挂满新制冬衣的屋子。
她仔细检查着每一件棉衣的针脚和厚度,柔声叮嘱:
“这批冬衣是给矿场和隘口值夜兄弟的,棉絮一定要絮匀实,针脚要密,挡风御寒马虎不得。”
她的身影出现在盐棚指导过滤卤水,出现在临时医舍安抚伤患,出现在新开垦的田边了解收成…无处不在,润物无声。
她与袁大山并肩而行时,那份默契与深情,更是羡煞旁人。
内心oS(袁大山):素雅…琴琴…魅力突破70!这块璞玉,终于绽放出夺目光彩!民生教化,凝聚妇孺,抚慰人心…她做的,是铸魂的工作。有她在,这冰冷的乱世之城,才真正有了温度,有了让人誓死守护的“家”的感觉。得妻如此,夫复何求?
袁大山的目光缓缓扫过这几位核心班底。
他们各司其职,独当一面,如同精密的齿轮,推动着潜渊城这架新生的机器隆隆向前。
从最初的流离失所,到如今的根基渐固,他们每一个人,都伴随着这座城,浴火重生,脱胎换骨。
内心oS(袁大山):左膀右臂…都齐了!都成了能独当一面的大才!周一木掌军,武二石陷阵,柳如梦掌情报后勤,李丽丽管内政钱粮,张三铁主工造技术,素雅凝聚人心民生…这草台班子,终于磨砺成型了!潜渊城的根基,稳了!…尤其是素雅…她的成长,最是让我惊喜和欣慰。前路艰险,但有你们在,我心甚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