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天。
从“草船借箭”的闹剧收场,到今日辰时,仅仅过了三天。
但这三天,对于江夏城内的每一个人来说,却比三年还要漫长。
起初,城头守军还能强作镇定,盯着城外那连绵的营寨,互相鼓劲说“城池坚固,尚可一战”。
可当第二天,那些被张三铁带着工兵营日夜赶工组装起来的巨型投石机,在城外一字排开,并进行了一次“校准射击”后,所有人的心都沉到了谷底。
“轰——!”
一声沉闷的巨响撕裂了清晨的宁静。
一枚磨盘大小的巨石(内部掏空填了火药,虽非高爆,但落地会炸开增加威慑)从超过五百步外呼啸而来,划出一道令人绝望的弧线,精准地砸在江夏西城楼左侧三十步外的城墙上。
没有直接命中城楼,但这比直接命中更可怕。
砖石飞溅,烟尘弥漫。
一段丈许宽的垛口如同被巨人啃了一口,瞬间坍塌下去。
躲在后面的几名士兵连惨叫都没来得及发出,就被掩埋在废墟之下。
恐慌,如同瘟疫般在城墙上蔓延。
这超乎想象的射程和威力,彻底颠覆了他们对攻防战的认知。
这还怎么守?
人家站在你弓箭射程之外,就能把你的城墙一点点拆成废墟!
江面上,王金水的封锁更是密不透风。
任何试图靠近侦察或者想要溜出去的小船,都会被那些如同水中猎犬般的艨艟快船发现、驱赶,甚至直接撞沉。
水门被彻底封死,连只水鸟飞过,都会引来一片警惕的弩箭。
第三天,也就是今天。
当第一缕阳光刺破云层,江夏城的守军看到了他们此生难忘,也彻底击垮他们斗志的景象。
长江,不再是那条奔流不息的大江,它变成了一片移动的、由木材、风帆和钢铁构成的陆地。
王金水的水师主力舰队完成了最后的集结和展开。
超过三百艘大小战船,以旗舰“镇江”号三层楼船为核心,分成前后三列,彻底封死了整个江面。
船与船之间用粗大的铁索连环(非火攻那种死链,而是可快速解脱的战时连接),组成了三道无法逾越的水上城墙。
最前列是加装了铁撞角的艨艟和装备了大型拍杆的斗舰,它们是近战的绞肉机。
中间是主力楼船和装载着床弩、火箭的远程打击舰只。
最后则是游弋的轻型快船和运输补给船。
旗帜招展,刀枪如林,数万水军肃立船头,无声地散发着冰冷的杀气。
与此同时,陆地上。
“咚!咚!咚!”
沉重而富有节奏的战鼓声,从周一木的陆军大营中响起。
伴随着鼓点,无数身穿黑色札甲、手持长戟的步兵方阵,迈着整齐划一的步伐,如同黑色的潮水,从营寨中涌出,在江夏城下迅速展开。
刀盾兵在前,长枪兵次之,弓弩手压住两翼。
阵型变换之间,只有甲叶碰撞的铿锵声和沉稳的脚步声,竟无一丝多余的喧哗。
这种沉默,比任何呐喊都更具压迫感。
在步兵方阵的后方,是已经调试完毕的超过五十架重型投石机和超过两百架大型床弩。
冰冷的炮梢和弩臂在阳光下闪着寒光,如同巨兽张开了满是獠牙的利口。
更后方,是张三铁工兵营最新试制的几十辆“临冲吕公车”的骨架,那庞大的身躯,预示着一旦靠近城墙,将会带来何等毁灭性的攻击。
中军大纛之下,袁大山依旧没有披挂他那身标志性的玄甲,只着一身暗纹锦袍,外罩一件猩猩红的斗篷。
他骑在一匹神骏的黑马上,目光平静地扫视着眼前这座孤城。
白素雅骑着白马在他左侧稍后的位置,一身素白劲装,青丝简单地束起,绝美的面容上带着一丝怜悯,但眼神却异常坚定。
柳如梦、李丽丽、武二石、张三铁等核心班底簇拥左右,人人脸上都写着必胜的信念。
【内心oS:袁大山:好家伙,这场面,比国庆阅兵还带劲!周一木这小子,练兵是真有一套,这阵势拉出去,吓都能吓死几个。王金水那边也搞得跟航母战斗群似的……啧,科技碾压加实力碾压,这仗打得,有点欺负老实人啊。不过,我喜欢!】
他甚至没有下令进行威慑性的齐射。
因为不需要。
这铺天盖地、水陆并进的绝对实力,本身就是最强大的武器。
那无声的军威,如同实质的巨石,已经重重压在了江夏城头每一个守军的心上,压得他们喘不过气,压得他们肝胆俱颤。
城头上,刘备扶着冰凉的墙垛,手指因为过度用力而失去血色。
他望着城外那一直延伸到地平线的黑色潮水,望着江面上那连天蔽日的舰船帆影,望着那些散发着死亡气息的攻城巨兽……
他脸上的血色,以肉眼可见的速度褪去,最终变得如同身上的孝服一样苍白。
他艰难地转动僵硬的脖颈,看向身旁同样面色凝重、羽扇也忘了摇动的诸葛亮,嘴唇哆嗦了半晌,才从喉咙深处挤出一丝带着绝望气息的声音:
“军师……如之奈何?”
这一次,连他自己都听出了这句话里的无力与茫然。
(本章完)
---
【下章预告】
突围!死战!张飞怒吼断后,赵云血染征袍!看草根猛将如何硬撼万人敌!名场面再现,结局能否改写?敬请期待《第186章:翼德断后·子龙七进难救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