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和元年的第一个大朝会,是在一种微妙而新奇的气氛中开始的。
文武百官们发现,龙椅旁那道珠帘后,皇后娘娘的身影不再是象征性的点缀,而是如同御座上的陛下一样,成为了这大殿之中理所当然的存在。更让他们不习惯的是,皇后面前居然也摆了一张小巧的御案,上面放着笔墨纸砚,甚至还有一沓裁切整齐的……便签?
萧景玄依旧是那副冰山脸,玄色龙袍衬得他威仪天成,只是若有人细看,便能发现他眼底深处藏着一丝几不可察的……生无可恋。
【她到底从哪里想出来这么多稀奇古怪的玩意?】听着身旁苏晚晚内心欢快的哼唧声,萧景玄感觉自己的太阳穴又开始隐隐作痛。
苏晚晚今天心情很好。她特意挑了一身庄重又不失明媚的宫装,脸上带着恰到好处的微笑,努力让自己看起来像那么回事。但内心早已活跃得像只准备登台表演的土拨鼠。
【各部门注意!主播……啊不,本宫已就位!灯光师准备!音响师准备!第一届景和朝堂工作会议暨年度规划启动大会,现在开始!】她脑内的弹幕疯狂滚动。
首先发言的是户部尚书,一位圆滚滚、看起来就很“富态”的老大人。他捧着玉笏,开始汇报去年的财政收支情况,言辞枯燥,数据繁琐。
大臣们听得昏昏欲睡,连萧景玄都几不可察地调整了一下坐姿。
唯有珠帘后的苏晚晚,听得格外认真。她一边听,一边拿起毛笔,在自己特制的“会议纪要”上写写画画,偶尔还贴上一张彩色便签作为重点标记。
【嗯,农业税收占比35%,商业税收28%……商业这块还有很大提升空间嘛。】
【啧,军费开支这么大?得想办法开源节流,或者让兵部自己搞点创收?】
【官员俸禄支出……哇哦,养这么多闲人吗?看来KpI考核迫在眉睫啊!】
她脑内的吐槽和分析如同弹幕般飞过,偶尔几个特别“大逆不道”的念头,比如“闲人”,会精准地砸向旁边的萧景玄。
萧景玄面无表情地听着户部尚书的汇报,手指却在龙椅扶手上轻轻敲击了一下,示意自己收到了她的“弹幕”,并默默记下了“商业提升”和“KpI考核”这两个关键词。
户部尚书终于汇报完了,期待地看向陛下,等待指示。
萧景玄按照惯例,目光扫过群臣,准备点人评议。
就在这时,珠帘后传来一个清越温和的声音:“王尚书。”
户部尚书王大人一愣,连忙转向珠帘方向躬身:“老臣在。”
“方才听王尚书所言,去岁江南织造上缴丝绸五十万匹,但库存积压竟有八万匹之多?”苏晚晚翻着自己做的笔记,语气带着纯粹的疑惑,“本宫听闻,海外番商对我朝丝绸极为追捧,往往溢价数倍求购。为何宁可积压在库房生虫,也不愿设法销往海外,换取真金白银,充盈国库呢?”
王尚书张了张嘴,下意识地想用“祖制”、“官营不便与民争利”等套话搪塞,但对上皇后那双清澈又仿佛能看透人心的眼睛,话到嘴边又咽了回去,额头微微见汗:“这个……回娘娘,海外贸易风险甚大,且需船队……”
“船队现成就有啊,”苏晚晚接口道,笑眯眯地看向队列中某个位置,“沈卿家,听闻皇家海运司新造的五艘宝船即将下水,可有余力承运部分丝绸?”
被点名的海运司都督沈墨言出列,他如今已是朝堂新贵,俊朗的脸上带着沉稳与干练。他恭敬回道:“回娘娘,宝船确已完备,正需货物试航。若户部有意,海运司愿效犬马之劳。”
王尚书:“……” 【这、这怎么就直接跳到承运了?!】
苏晚晚又看向王尚书,笑容依旧和煦:“王尚书,您看,船的问题解决了。风险嘛,朝廷与海运司可共担,收益按比例分成。既能消化库存,又能赚钱,还能扬我国威,一举三得,何乐而不为呢?”
她语气轻松,像是在讨论今天午饭吃什么,而不是在决定数十万匹丝绸和巨额国库收入的去向。
王尚书被这完全不按套路出牌的节奏打懵了,下意识地看向龙椅上的陛下。
萧景玄心中扶额,面上却沉稳如山:“皇后所言,颇有见地。王爱卿,沈爱卿,此事着你二人会后详议,拟定章程呈报。”
“臣……遵旨。”王尚书晕乎乎地退了回去,感觉自己的世界观受到了一点冲击。
朝会继续。
接下来是工部汇报水利工程。工部尚书是个技术型官员,汇报得极为详细,哪里需要修缮,哪里需要新建,预算多少,工期多长……
苏晚晚听得认真,又在她的“会议纪要”上贴了好几张便签。
【这个堤坝设计有点落后啊,抗洪标准不够。】
【预算里人工费占比太高,能不能引入一些简单的机械,比如滑轮组省力?】
【工期排得太满,没考虑雨季影响,风险太大。】
她一边听,一边将这些优化建议通过灵犀力,精准地“投喂”给萧景玄。
于是,在工部尚书汇报完毕,期待陛下决断时,朝臣们惊讶地听到,一向在具体工程细节上不多言的陛下,竟然开口指出了几处非常专业的问题:
“李爱卿,朕观此堤坝设计,于此处迎水面或可考虑增加消能设施,以抗冲击。”
“预算之中,人工开支浩繁。工部可曾研习过将作院新制的几种省力器械?或可一试。”
“此外,工期安排过于紧凑,未虑及南方雨季。需预留缓冲时日,以防不测。”
工部尚书李大人听得目瞪口呆,背后冷汗涔涔。陛下……陛下何时对水利工程如此精通了?!句句都点在要害上!他连忙躬身:“陛下圣明!是臣等考虑不周!臣回去后立刻按陛下旨意修改方案!”
萧景玄淡淡“嗯”了一声,端起茶杯抿了一口,掩饰内心的不自在。
【这都是她的主意。】他无奈地想,感觉自己像个传声筒。
苏晚晚在珠帘后憋笑憋得辛苦。【看把你能的,萧工头!】她恶意地给他起了个新外号。
萧景玄端茶杯的手几不可察地抖了一下。
一场朝会下来,大臣们感觉比以往累了十倍。不仅要应对陛下的天威,还要时刻准备着回答珠帘后那位不按常理出牌的皇后娘娘提出的各种“何不食肉糜”式……哦不,是看似天真、细思却极有道理的问题。
更让他们心惊的是,陛下似乎与皇后娘娘默契十足,往往皇后刚提出一个想法,陛下便能立刻领会,并给出更具体的执行方向。这种“一个红脸一个白脸”,不,是“一个提问一个拍板”的组合拳,打得他们措手不及,许多沿用多年的旧例和推诿之词,在这对帝后面前,竟有些无处遁形。
退朝的钟声响起时,不少老臣都暗暗松了口气,感觉自己像是刚被架在文武火上烤了一遍。
回到御书房,萧景玄屏退左右,揉了揉眉心,看向一旁正兴致勃勃整理她那叠五颜六色“会议纪要”的苏晚晚。
“感觉如何?”他问。
“还行!”苏晚晚抬起头,眼睛亮晶晶的,“信息量有点大,需要消化。不过初步摸清了几个部门的做事风格和……嗯,‘摸鱼’程度。”她晃了晃手里贴满便签的纸,“看,这都是待办事项和优化建议!”
萧景玄看着她那堪比作战地图的“会议纪要”,沉默了一下:“……日后在朝堂上,那些……过于活泼的念头,收敛些。”
【朕的耳朵,快要起茧了。】他的心声带着浓浓的无奈。
苏晚晚凑过去,笑嘻嘻地挽住他的胳膊:“知道啦知道啦,下次我尽量在心里默念,不‘外放’打扰陛下您思考国家大事!”
萧景玄看着她狡黠的笑容,知道自己这话说了等于白说。他叹了口气,目光落在她那些便签上,语气缓和下来:“不过……你提出的几点,确实切中要害。”
尤其是关于考核官员、提升效率的想法,与他这些年的感受不谋而合。
苏晚晚得意地扬起下巴:“那当然!专业对口嘛!陛下,您就等着瞧好吧,咱们的‘景和盛世优化方案’,这才刚刚开始内测呢!”
她仿佛已经看到,在这座古老的宫殿里,一场由她主导的、轰轰烈烈的“管理制度升级”和“思想观念刷新”正在拉开序幕。
而朝堂上那些尚且懵懂的大臣们还不知道,他们即将面临的,不是风花雪月,也不是腥风血雨,而是来自现代管理学的降维打击,以及一位热衷于给他们“工作流程打补丁”和“思想动态写评语”的魔鬼……哦不,是天使皇后。
萧景玄看着身边摩拳擦掌、准备大干一场的妻子,眼底深处最后那点无奈也化为了纵容和一丝隐隐的期待。
这朝堂,或许真的会因为她的到来,变得……很有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