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和律》的修订工作刚刚步入正轨,那本贴满彩色便签的律法书还在刑部和大理寺官员手中传阅,引发阵阵惊叹(或头疼)时,我们精力旺盛的皇后娘娘,已经马不停蹄地开启了她的下一个“国家重点民生项目”——女子学堂全国推广计划。
御书房内,苏晚晚铺开了一张巨大的大景舆图,手里拿着几面代表已建成、在建和计划中女子学堂的小旗子,神情专注得像是在部署一场至关重要的战役。
萧景玄处理完一批紧急军报,抬头就看到他的皇后正对着舆图比比划划,嘴里还念念有词:
“京城总部已运营稳定,好评如潮……嗯,可以作为样板间。”
“江南富庶,思想相对开放,第一批分校就定在这里!苏杭扬三州,各先搞一个‘旗舰店’!”
“北方民风彪悍……得找个切入点,或许可以从教授医护、纺织这些实用技能开始?”
“西南那边……阻力估计最大,得派个能镇得住场子的‘分校校长’去……”
萧景玄:“……” 【旗舰店?分校校长?她到底是在办学,还是在开酒楼连锁?】
他放下朱笔,走到她身边,看着那张被插上不少小旗子的舆图,问道:“进展如何?”
“一切尽在掌握!”苏晚晚头也没抬,信心满满,“前期调研和选址工作基本完成,现在就差最后一步——朝堂官宣,资金到位!”
她终于抬起头,眼睛亮得惊人:“陛下,明天朝会,咱们就把这‘女子学堂推广计划’的提案给过了吧?”
萧景玄看着她那“快去搞定他们”的眼神,沉默了一下。他知道,这事儿绝不会像她说的那么轻松。“恐有非议。”
“有非议就对了!”苏晚晚浑不在意,“没非议说明咱们的改革力度不够大!陛下您想啊,咱们在南州试点成功,培养出了女医官、女账房,甚至还有能参与机械改良的女工匠,这不都证明了女子受教育的好处吗?这可是实打实的政绩!”
她掰着手指头数:“一来,提升国民素质;二来,解放女性生产力,促进经济发展;三来,减少社会不稳定因素(比如拐卖妇女);四来,能为朝廷培养更多元化的人才……这简直是一本万利,利在千秋的大好事啊!”
【当然,最重要的是,】她内心补充,【我看那些老古板不爽很久了!凭什么女孩子就不能读书明理?我偏要给他们看看!】一股混合着正义感和恶作剧心态的情绪,通过灵犀力准确地砸向萧景玄。
萧景玄被她这理直气壮又带着点小任性的理由弄得有些无奈,但不得不承认,她前面列举的那些好处,确实切中要害。南州的成果,他也亲眼所见。
“朕知晓。”他淡淡道,“明日朝会,朕会提及。”
“光提及可不行!”苏晚晚抓住他的胳膊,开始灌输“谈判技巧”,“陛下,您得拿出气势!这不是在征求他们意见,这是在宣布国家政策!态度要坚决,立场要坚定!要是有人哔哔赖赖……”她做了个手起刀落的手势,“您就用帝王威严碾压他!”
萧景玄看着她那跃跃欲试、恨不得亲自上场辩论的样子,觉得明天朝会恐怕不会太平静。
果然,次日朝会,当萧景玄宣布将拨出专款,在全国各州府逐步推广设立女子学堂,并将其纳入官学体系进行管理时,朝堂瞬间炸开了锅。
如同冷水滴入了热油锅。
首先跳出来的依旧是几位以“扞卫道统”自居的老臣。
“陛下!万万不可啊!”一位白发老御史痛心疾首,“女子无才便是德!让女子抛头露面,入学读书,此乃牝鸡司晨之兆,败坏风气,动摇国本啊!”
苏晚晚在珠帘后翻了个白眼,内心吐槽:【又是这套!能不能换个新鲜点的词?‘牝鸡司晨’这顶帽子都快被你们用包浆了!】
另一位老臣紧随其后:“陛下,女子职责在于相夫教子,恪守内闱。若都去读书,何人织布?何人生育?长此以往,人伦崩坏,国将不国啊!”
【呵,】苏晚晚冷笑,【按照您这逻辑,男人都去读书科举,何人种地?何人当兵?这国家不也早完了?双标狗!】
她的吐槽精准地“投喂”给萧景玄。
萧景玄端坐龙椅,面沉如水,听着底下慷慨激昂的反对声,以及耳边苏晚晚毫不留情的“弹幕吐槽”,感觉像是在同时观看一场正剧和一场闹剧。
他等几位老臣说得差不多了,才缓缓开口,声音不高,却带着不容置疑的威压:“南州女子学堂设立两载,可曾见风气败坏?可曾见人伦崩坏?”
老臣们一噎。南州?那地方天高皇帝远,消息闭塞,他们还真不太清楚。
萧景玄继续道:“据南州奏报,女子学堂开设后,当地女医增多,婴孩存活率提升;女账房、女工匠出现,坊市效率增益;女子识文断字,民间纠纷反降。此乃‘动摇国本’,还是‘稳固根基’?”
他每说一句,底下反对的声音就弱一分。事实胜于雄辩。
但仍有顽固派不死心:“陛下!纵然南州可行,各地风俗迥异,岂能一概而论?强行推广,恐引民怨!”
这时,珠帘后传来了苏晚晚温和却清晰的声音:“这位大人所言极是。”
众人一愣,连萧景玄都微微侧目,以为她转了性。
只听苏晚晚继续说道:“正因各地风俗迥异,才更需朝廷引导,移风易俗,教化万民。若因‘恐引民怨’便固步自封,那我大景与故步自封的前朝,又有何异?陛下与诸位大人励精图治,开创这‘景和盛世’,难道就是为了守着旧规矩,一成不变吗?”
她语气轻柔,话语却像软刀子,直接扣下了一顶“阻碍盛世发展”的大帽子。
那官员脸色一白,连忙躬身:“臣……臣绝非此意!”
苏晚晚趁热打铁:“至于民怨……大人多虑了。咱们并非强制所有女子入学,而是‘鼓励’与‘提供机会’。愿意让女儿读书识字、学门手艺的家庭,朝廷给他们这个机会。认为女子不该读书的,朝廷也尊重其选择。这怎么就会引起民怨了呢?难道大人认为,我大景的百姓,都是不明事理、不懂好歹的愚顽之徒吗?”
又一顶“诋毁百姓”的帽子轻飘飘地飞了过去。
那官员冷汗都下来了,连连摆手:“臣不敢!臣不敢!”
几个回合下来,反对的声音被帝后二人一个用事实碾压,一个用逻辑和话术带帽子,打得七零八落。
萧景玄看着底下噤若寒蝉的群臣,心中莫名闪过一丝舒畅。他发现,有苏晚晚在,对付这些言官,似乎……变得简单了。
“既然众卿无异议,”萧景玄一锤定音,“此事便如此定下。着礼部、工部协同办理,各州府需积极配合。所需款项,由户部统筹划拨。”
“臣等……遵旨。”大臣们稀稀拉拉地应着,感觉像是打了一场憋屈的仗。
退朝后,苏晚晚心情大好,回到凤仪宫就开始起草《关于女子学堂标准化建设与管理的指导意见(试行)》,内容包括校舍标准、师资要求、课程设置(分基础文化课和职业技能课)、甚至还有校服样式参考图……
萧景玄过来时,就看到她案头又堆起了一摞写满娟秀字迹和奇怪图示的纸张。
“看来,你是真的要当这‘教育部长’了。”萧景玄看着那厚厚的“指导意见”,语气带着一丝调侃。
“那当然!”苏晚晚头也不抬,“要么不做,要做就做最好!我得给各地的‘分校’定好标准,不能砸了咱们‘景和女子学堂’这块金字招牌!”
她抬起头,眼中闪着梦想的光芒:“陛下,您等着看吧!用不了几年,咱们大景就会出现女诗人、女画家、女医生、女商人……甚至女官!到时候,看谁还敢说女子无才便是德!”
萧景玄看着她充满干劲的样子,仿佛看到了未来帝国教育界被她搅动的风云。他拿起那份“指导意见”翻了翻,看到里面连“鼓励体育课,强身健体”和“定期组织郊游,开阔眼界”都写了进去,嘴角不禁微微上扬。
这女子学堂,或许真的会如她所愿,成为这“景和盛世”里,一道最与众不同、也最充满希望,的风景。
而他,很乐意成为这道风景的守护者。
至于那些还在私下里嘀嘀咕咕的老臣……
萧景玄想,或许可以让他们家的适龄女孩,第一批入学?
想必,那画面一定很有趣。
(陛下,您学坏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