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锐的行动力如同上紧了发条。三方会谈结束不到四十八小时,他已经筛选并敲定了一家在本市口碑不错、尤其擅长文化类项目的外包技术团队。此刻,在这家名为“灵动代码”的公司会议室里,“非遗纪元”的第一次产品需求会议正在进行。
与会者除了林砚、周锐、沈砚心三位创始人,还有技术团队的项目经理和一名UI设计师。投影屏上展示着“灵动代码”过往的一些案例,界面流畅,设计现代。
周锐作为主要对接人,率先明确了需求:“我们需要的不是一个复杂的电商平台,至少第一阶段不是。核心是一个品牌官网加上一个轻量级的课程预约和小程序。官网要能清晰展示我们的品牌理念、非遗技艺、传承人故事;预约系统要稳定、流畅,支付接口必须可靠。最重要的是——快!我们需要在两周内看到可演示的基础版本。”
技术项目经理是个精干的年轻男子,他快速记录着,点头回应:“明白,周总。基于您的需求,我们建议采用成熟的模版进行二次开发,这样可以最大程度压缩时间。我们这里有几套针对文化类品牌的标准化UI组件库,设计感很强,响应式也做得很好……”
这时,一直沉默的沈砚心开口了,声音不大,却让讨论的焦点瞬间转移:“模版?标准化组件?”他微微蹙眉,目光投向那位UI设计师,“请问,这些标准化组件,是否考虑了非遗元素本身的视觉特性和文化质感?比如,色彩体系是否过于‘网络化’?字体选择是否能够传达出一定的历史沉淀感,而非一味的‘现代简约’?”
UI设计师是一位看起来很潮的年轻女孩,显然没料到会有人如此直接地质疑设计基础,她愣了一下,看向项目经理。
项目经理反应很快,笑着解释:“沈老师您放心,我们的组件库非常灵活,颜色、字体都是可以自定义的。我们完全可以按照您的要求进行调整。”
“不是简单的调整。”沈砚心从随身携带的文件袋里拿出一本他自己整理的视觉参考——不是电子稿,而是打印出来的图片,上面有他手写的笔记。其中有古朴的织物纹样、温润的瓷器光泽、斑驳的木器纹理,以及一些传统色谱。“我希望我们的官网,从第一眼的感觉上,就区别于普通的商业品牌或科技公司。它应该有一种‘温度’,一种‘手作感’,视觉语言上要能呼应我们所代表的那些古老技艺。比如,主色调是否可以参考某些天然染料或矿物颜料的色泽?界面元素的边缘处理,是否可以借鉴一些手工造纸或纺织物的肌理?”
他指向参考图上一处宋刻本印刷的字迹:“甚至字体,我不要求使用难以识别的书法字体,但能否选择一款笔画带有一些金石刻痕或书写笔触感的字库,而不是屏幕上随处可见的黑体、圆体?”
会议室里安静了一瞬。技术团队的人面面相觑,显然,这种深度定制化的、涉及文化细节的要求,超出了他们惯常的“模版+微调”的工作模式。
周锐轻轻敲了敲桌面,将众人的注意力拉回现实:“沈老师的要求我理解,品牌调性很重要。但是,”他看向技术团队,“我们时间紧迫,能否在两周内,在保证功能实现的前提下,满足沈老师提出的这些…嗯…视觉质感的要求?”
项目经理面露难色:“周总,沈老师,如果完全按照这种思路从头定义视觉规范,再进行前端实现,两周时间恐怕……非常紧张。而且成本也会相应增加。”
林砚知道,这是理念落地的第一个具体碰撞点。她适时介入,语气平和却坚定:“各位,我理解技术实现的难度和时间压力。但沈老师提出的方向,正是‘非遗纪元’的核心价值所在——我们卖的不是标准化的工业品,而是独特的文化体验和手作价值。如果我们的官网看起来和任何一个科技创业公司或者快消品牌没有区别,那用户如何相信我们能提供真正有深度的非遗内容?”
她看向技术团队:“我们不需要一步到位做到完美,但基础框架必须符合我们的文化定位。我建议,我们是否可以折中?请设计师基于沈老师提供的视觉参考和核心要求,快速输出1-2套符合我们气质的主视觉方案(包括主色、辅助色、标准字和关键界面元素风格),我们确认后,技术团队就在此基础上,选择最接近的成熟模版进行高程度的定制化开发,优先保证核心页面的质感,一些次要页面或功能可以后期迭代优化。这样既能把握住基调,也能控制时间和成本。”
这个方案既肯定了沈砚心的核心诉求,也考虑了周锐对进度的要求和技术团队的实施难度。
周锐思考片刻,点了点头:“可以,先定调子,再快速推进。功能不能等。”
沈砚心见林砚理解并支持了他的核心关切,也微微颔首,表示接受这个折中方案。
技术团队的项目经理明显松了口气:“好的,林总。那我们接下来就按这个思路走。我们会尽快根据沈老师提供的资料出主视觉方案。”
接下来的会议,进入了更具体的功能讨论。周锐对用户注册、课程浏览、下单支付、后台数据统计等流程提出了明确的功能和效率要求。沈砚心则对“传承人故事”栏目的呈现形式、技艺介绍页面的内容结构(强调必须包含历史渊源、工艺流程、文化寓意等)、以及图片和视频展示的清晰度与格调,提出了细致入微的建议。
林砚在其中协调,确保每一个功能点都服务于整体战略,既满足用户便捷使用的需求,又能准确传递品牌的文化厚度。
会议结束时,窗外已是华灯初上。技术团队带着满满几页需求记录和那份沉甸甸的视觉参考资料离开了。
回程的车上,周锐揉着太阳穴:“跟技术团队打交道就是这样,永远在功能、时间和效果之间博弈。”
沈砚心看着窗外流逝的灯火,淡淡道:“基石若不正,大厦将倾。门面亦是如此。”
林砚没有说话,她靠在座椅上,感觉有些疲惫,但内心却更加清晰。官网的搭建,如同为“非遗纪元”塑造第一个面向世界的面孔。这张脸,不能只有周锐追求的“效率”,也不能只有沈砚心坚守的“风骨”,它必须是两者在碰撞与融合后,诞生的一张既现代又古朴,既亲切又尊贵的独特面孔。
这第一项具体工程的推进,已经让她预见到,未来这条路上,将充满无数个这样的“博弈”与“平衡”。而她要做的,就是确保这艘船,在每一次这样的风浪中,都能调整航向,朝着那个共同的彼岸,稳稳前行。
第38章 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