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遗纪元”总部会议室里,正进行着关于“非遗本源”计划第一阶段落地情况的复盘会。气氛虽然依旧严肃,但已没有了月前那种如履薄冰的窒息感。沈砚心正在汇报课程修订的进度,周锐则针对暂停扩张后,如何优化现有校区运营效率提出方案。
就在这时,会议室的门被轻轻敲响,赵小满探进头来,脸上带着一丝不同寻常的兴奋,又混合着些许不确定。她快步走到林砚身边,压低声音说了几句,并将手中的一份纸质文件递了过去。
林砚接过文件,快速浏览着,眉头先是微蹙,随即舒展开来,眼中闪过一丝讶异,最后沉淀为一种深思的神色。
与会的高管们都注意到了这小小的插曲,目光好奇地投向林砚。
“各位,我们收到了一个意想不到的合作邀约。”林砚放下文件,目光扫过众人,语气平静中带着一丝微妙,“是国内顶流的新式茶饮品牌——‘茶言观色’。”
会议室里出现了一瞬间的静默,随即响起几声压抑不住的吸气声。
“茶言观色”?那个以国风美学、文艺格调和病毒式营销横扫年轻消费群体,门店遍布全国各大商圈,常年占据社交媒体话题榜的茶饮巨头?
这和“非遗纪元”目前的画风,似乎……跨度有点大。
“他们想怎么合作?”周锐立刻反应过来,身体下意识地前倾,职业本能让他瞬间看到了其中蕴含的巨大流量潜力。经历了之前的危机,他比任何人都更渴望能有一个强力的外部契机,来加速品牌的复苏和市场的重振。“茶言观色”庞大的年轻用户群和恐怖的线下流量,无疑是眼下最具诱惑力的资源。
林砚将文件推向桌子中央,示意大家传阅:“他们提出了一个初步构想,希望进行一场深度的品牌联名。不仅仅是我们常见的产品包装联动,他们希望将非遗元素深度融入他们下一季度的核心产品和整体营销 campaign 中,打造一个‘非遗茶叙’的主题。”
文件在众人手中传递,上面是“茶言观色”市场部草拟的初步方案,涉及联名限定饮品、特色杯身设计、线下主题店打造、社交媒体互动等多个层面,预算投入相当可观,显示出极大的诚意。
“这是好事啊!”一位运营负责人忍不住出声,“‘茶言观色’的用户画像和我们想要吸引的年轻、有一定审美和文化需求的群体高度重合!这简直是送上门来的精准流量入口!”
“没错,”另一位市场部高管附和,“他们擅长制造热点,如果能借助他们的势能,我们‘非遗本源’的新形象可以最快速度触达目标人群,对冲之前负面舆论的残留影响!”
会议室里开始弥漫起一种兴奋的情绪。危机之后,这样一个来自顶级流量品牌的主动邀约,无疑是一剂强心针。
然而,一个冷静的声音打破了这种逐渐升温的气氛。
“我反对。”
沈砚心抬起头,脸色是惯常的沉静,但眉宇间锁着一抹清晰的忧虑。他手中拿着那份方案,指尖点在“茶言观色”那充满设计感、但也明显偏向快消风格的Logo上。
“诸位,我们刚刚经历了一场什么?”沈砚心的声音不高,却让现场的嘈杂瞬间安静下来,“我们刚刚因为被指责‘商业化过度’、‘快餐化’而险些翻船。‘非遗本源’计划的核心是什么?是回归深度,是重塑文化调性!”
他看向林砚,又环视众人,语气加重:“‘茶言观色’是什么?是快消品,是追求极致效率和翻台率的行业。他们的产品生命周期以周、以天计算,他们的营销追求的是瞬间的爆发和话题性。这与我们刚刚确立的‘慢功夫’、‘人心活’的理念,本质上是相悖的!”
他拿起方案,指着其中关于“限时联名”、“爆款打造”、“社交媒体裂变”等字眼:“看看这些关键词。与这样的品牌深度绑定,哪怕形式再巧妙,也很容易让公众刚刚对我们建立起来的‘认真做文化’的信任,再次被打上‘追逐流量’、‘迎合市场’的标签。我们好不容易从‘快餐化’的泥潭里拔出脚,难道又要主动跳进另一个名为‘快消’的漩涡吗?”
沈砚心的话,像一盆冷水,浇熄了刚刚燃起的兴奋之火。众人面面相觑,不得不承认他的担忧极有道理。刚刚修复的、脆弱的品牌形象,确实经不起又一次的定位混淆。
周锐眉头紧锁,反驳道:“砚心,你的顾虑我理解。但我们不能因噎废食!合作的关键在于我们如何把控。‘茶言观色’的流量是实实在在的,只要我们能在合作中占据主导,确保非遗文化的呈现是高级的、有深度的,这完全可以是一次双赢!这能让我们用最小的成本,最快地告诉市场——‘非遗纪元’回来了,而且变得更好!”
“如何确保主导?在快消品牌的节奏里,我们有多少话语权去坚持所谓的‘深度’?”沈砚心毫不退让,“当他们的KpI是销量和声量时,我们的文化坚持会不会成为他们眼中的‘障碍’?到时候,妥协的会是谁?”
会议室内,刚刚缓和不久的气氛,再次因为截然不同的理念而变得紧张起来。一边是巨大的流量诱惑和市场机遇,一边是坚守文化调性与品牌长线的原则问题。
所有人的目光,再次投向了始终沉默的林砚。
她指尖轻轻敲击着桌面,看着那份承载着机遇与风险的方案,又看了看争论双方。沈砚心的坚守,周锐的进取,她都理解。
“茶言观色”的橄榄枝,翠绿诱人,却也带着快消行业特有的、不容忽视的锋芒。
接,还是不接?
第215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