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若不再耽误时间,继续埋头松土。只是这一次,她的动作轻快了许多,连额角的汗水似乎都带着一丝甜意。小心翼翼地守护着自己的秘密,一边干活,一边在心里盘算着空间的用法
夕阳西下,金色的余晖洒在灵田上,给碧色的土壤镀上了一层温暖的光晕。沈若终于松完了最后一片土,她擦了擦汗,看着翻整一新的灵田,露出了欣慰的笑容。
她把锄头收进空间,又检查了一遍四周,确认没人注意到自己的异常后,才背着空无一物的背篓,脚步轻快地向杂役院走去。
路上遇到同院的人,对方奇怪地看了她一眼:“沈若,今天怎么这么早回来?背篓里也没东西啊?”
沈若心里一紧,随即镇定地笑了笑:“今天活计做得快,背篓放在田里了,明天再去拿。”
对方也没多想,随口应了一声就走了。
沈若松了口气,其他人还没有回来,加快脚步回到了屋里。关上门,插上插销,她才彻底放下心来。
她走到桌边,看着桌上放着的一小袋糙米和几个铜板,集中意念,心里默念“收”。
下一秒,桌上的糙米和铜板就消失了。沈若立刻切换到空间视角,看着角落里整齐摆放的糙米袋和铜板,还有旁边的锄头、石子和手巾,脸上露出了满足的笑容。
她又试着把自己身上穿的外衣脱下来,也收进了空间,再取出来,依旧完好无损。
“太好了……”沈若激动地握紧了拳头。
她知道,从今天起,她的人生将会不一样了。这块意外得来的铜片空间,就像一道光,照亮了她在这个陌生世界的前路。虽然她现在还是个没有修为的凡人,还是要为了生计辛苦劳作,但她有了别人没有的底牌,有了更多的可能。
沈若走到窗边,看着窗外渐渐暗下来的天空,星星已经开始在天边闪烁。她的眼神坚定而明亮,轻声说道:“不管未来有多难,我都要好好活下去,而且要活得越来越好。”
夜色渐深,屋里渐渐安静下来。沈若躺在简陋的木板床上,却没有丝毫睡意。她在意识里一遍遍地熟悉着那个属于自己的空间,感受着那种掌控一切的奇妙感觉。
她不知道这块铜片到底是什么来历,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功能,又为什么会选中自己。但这些都不重要了,重要的是,她拥有了它,拥有了在这个世界立足的最大资本。
有了这个秘密,继续住大通铺有诸多不便。明天记得找赵管事,看看能不能找一个单间自己住。
隔天她早早起床,找到了赵管事。
在付出了一块下品灵石的代价之后。赵管事给她安排了靠灵田边缘的一间小破木屋。
沈若推门进去看着只有一张木床,一个柜子,一张桌子和一把椅子的十几平破旧小木屋,内心松了一口气,终于有自己独立的空间了。
这天沈若蹲在灶台后,借着柴火的微光数着空间里的灵石。灰蒙蒙的立方体空间里,五十七块鸽子蛋大小的灵石整齐码在角落,莹润的乳白色光晕在静止时间里凝着,像落满了细碎的星星。
她指尖在意识里划过最顶上那块灵石,冰凉的触感顺着神魂传来。这是她攒下的第五十天多的成果,自从发现背包能每天“复制”出一块灵石,她就没敢懈怠过。
如今五十七块灵石在空间里叠成小小的方块,沈若深吸口气,把最后一块刚从背包里倒出来的灵石收进去。她摸了摸胸口,铜片融入血脉后留下的浅痕早已淡去,可每次触碰,都能清晰感觉到空间里灵石的温润灵力。
“该去藏经阁了。”她对着灶膛里的余烬轻声说。
外门弟子的住处离藏经阁有两刻钟的路。沈若换上那件浆洗得发硬的灰布弟子服,把磨破边的布鞋往紧勒了勒。一路上警觉得看向四周怕被别人发现,她要从杂役院到藏经阁。路过演武场时,几个练剑的弟子正挥着木剑呼喝,晨光里的剑气扫得她鬓角发颤。她低下头加快脚步,袖口下的手指却悄悄蜷起——等拿到功法,她也能像他们这样引气入体,不用再怕被路过的修士不小心带起的灵力掀个趔趄。
藏经阁的木门比她想象中矮,黑沉沉的桐木上刻着歪歪扭扭的符文,风一吹就发出“吱呀”的呻吟。守阁的是个留着山羊胡的老头,正趴在案几上用算盘珠子算账,听见脚步声抬起头,浑浊的眼睛在她身上溜了一圈:“要换什么?”
“前、前辈,我想换引气入体的吐纳功法。”沈若紧张得手心冒汗,说话都带了颤音。她在山下听杂役们说过,藏经阁的老头最是难缠,去年有个弟子少带了两块灵石,被他用戒尺抽了手心。
老头从算盘后摸出个厚厚的册子,哗啦啦翻到中间:“《基础吐纳诀》,五十块下品灵石。”他抬眼瞥了沈若一眼,“带来了?”
沈若赶紧点头,借着案几的遮挡,用意念从空间里取出灵石。五十块乳白色的石头刚落在桌面上,就发出细碎的碰撞声,温润的灵气在干燥的空气里荡开一圈涟漪。老头的眼睛亮了亮,手指在灵石上敲了敲,又拿过一块对着光看了看,才慢悠悠地从架子上抽出本泛黄的小册子。
“拿好。”册子递过来时,沈若差点没接住。封面上的字迹已经模糊,“基础吐纳诀”五个字像是用朱砂写的,摸上去有点硌手。她刚想道谢,老头已经低头拨弄起算盘,珠子碰撞的脆响里,他闷闷地丢下一句:“功法只能自己看,外传打断腿。”
沈若抱着册子快步走出藏经阁,直到拐过墙角看不见木门了,才敢靠在石壁上喘气。怀里的小册子薄薄的没什么分量,可她摸着封面,心跳得像要撞碎肋骨。近两个月月来在灵田松土时的酸痛,在洗衣时冻红的手指,还有每天夜里数着空间里灵石入睡的期待,此刻都化作温热的潮水漫过心口。
回到自己那间只有一张木床和柜子破桌的小屋,沈若反手插上门,把册子小心翼翼地放在桌上。阳光从窗棂漏进来,在纸页上投下细碎的光斑,她凑近了才看清,第一页上画着个盘膝而坐的小人,周身用虚线画着气流的走向。
“吸气时意守丹田,呼气时引气归元……”她轻声念着,指尖划过那些略显潦草的字迹。文字很浅显,像是怕杂役弟子看不懂,连丹田的位置都用红笔圈出来,旁边还歪歪扭扭写着“肚脐下三寸”的小字。
沈若脱了鞋盘膝坐在床上,按照图上的姿势摆好。起初背脊挺得僵硬,没过片刻就开始发酸,她咬着牙坚持,眼睛紧紧盯着书页上的口诀。试着深吸一口气,山间草木的清香混着泥土味钻进鼻腔,她努力想让气息往下沉,可气到胸口就卡着不动了,憋得她脸颊发烫。
“不对……”她皱着眉翻过一页,看到下面用小字写着“初练者可借灵石辅助”。眼睛一亮,赶紧从空间里取了块灵石握在手心。
灵石的凉意顺着指尖传来,比在空间里触摸时更清晰。她再次吸气,这次试着把注意力放在手心的灵石上,想象着那股凉意顺着手臂往身体里钻。奇妙的事情发生了——原本卡在胸口的气息像是被什么东西牵引着,慢悠悠地往下滑,经过小腹时,她突然感觉像是有颗小石子落进了水潭,漾开一阵细微的麻痒。
“成了!”沈若激动得差点跳起来,连忙稳住心神继续吐纳。她不敢用太多灵气,每次只引一点点,等那股麻痒散去再引下一次。窗外的日头渐渐偏西,屋里的光线越来越暗,她却浑然不觉,直到肚子饿得咕咕叫,才发现天已经擦黑了。
摊开手心,那块灵石的光晕比早上淡了些,边缘也蒙上了层灰。沈若赶紧把它收进空间,又取了块新的出来。她这才发现,空间里的七块灵石少了一块——刚才在藏经阁付了账,现在只剩六块了。
“得省着点用。”她摸着册子边角,心里盘算起来。每天背包能复制一块,只要不浪费,灵石只会越来越多。她把册子小心翼翼地放进空间最里面,紧贴着铜片融合的神魂处,那里最安全,连时间静止都带不走纸页的温度。
接下来的日子,沈若贿赂了赵管事把灵田的活计排在清晨和傍晚,白天的时间全用来练吐纳。她发现灵石辅助确实事半功倍,只是每天用一块灵石,能让气息在丹田多转两个周天。半个月后,当她握着的灵石不再发灰,而是彻底失去光泽变成普通石头时,丹田处的麻痒感已经凝成了一颗米粒大小的气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