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灵调和术》全本比残篇厚大近两倍,黄黄的书籍上,写满了小楷,除了符术内容,字字旁边还夹着一些朱笔勾画和批注,应该是前人修炼时的点点心得。
沈若一字不漏的从头到尾看了一遍,越看越是心惊!
全书不仅补充了残篇中缺失的调和法术,还详细记载了五灵根修士炼气化神境界提升到筑基境界的窍窍点,特别是练气期灵力晋升筑基期的融合之法,虽然比较概括,但是记载还算详细。
她没有急于死记硬背,而是拿身上带的空白符纸和朱砂,将全本内容工工整整的抄到符纸上。
手指间灵力微调的运用的恰到好处,朱砂在符纸上留下纤细工整的字迹,还有那一丝不易察觉的灵力波动,这是从《草木诀》里学来的小花样,用草木灵气将朱砂浸渍,字迹保存的时间会更长。
抄到后半本时,太阳已渐渐偏西。沈若收起符笔,将整本符文小心翼翼地放回蓝色匣中,再将匣子照原样放回书架最顶层,这才伸手掏出抄好的符纸,叠成小块塞进贴身的衣襟里。
出了藏经阁时,守阁老者依旧坐在竹椅上,仿佛从未动过。\"看完了?\"老者头也没抬。\"是,多谢前辈。\"沈若躬身施礼。
\"路是你自己的,不用谢我。\"老头翻过一页书,\"送水的活你干了半个月,也该换换工作了。\"
沈若心中一热,\"前辈的意思是...
\"明天,任务堂挂上\"整理藏经阁旧档\"的牌子。\"老头声音没有起伏, \"旧档里有些碎了的玉简,也许对你有帮助。\"
沈若眼睛一亮,忙谢: \"弟子知道了!\"第二天一早,沈若果然看见任务堂任务列表里挂出了一张任务卷轴,任务名称:整理藏经阁旧档,任务奖励:下品灵石三十,任务期限:一个月。
她没有丝毫犹豫的揭了下来。
拿任务的执事见又是她接的任务,不由笑道: \"沈师妹最近跟藏经阁较上了劲?那里的活可都是磨性子的。 \"
\"弟子觉得清静,适合修炼。 \"沈若语气诚恳。藏经阁的旧档都在一层最靠西的一间屋子里,里面放满了一箱箱落满灰尘的木箱,箱子里是碎的玉简和被虫蛀了的旧书。守阁的老者给了她一把钥匙,让她自己来来去去,便不再问她在做什么。
沈若每天的\"工作\",便是将这些旧档分类:能修的碎简挑出来,用特制的灵胶粘合;实在碎的严重的,就记下大意,然后将碎片收拾好;被虫蛀了的旧书,就用驱虫符清理了,再用灵力烘干。
比送水还枯燥,不过沈若爱清闲。
于是乎,几乎已没人用档隔,除了沈若,里面几乎就没什么存档了,于是乎,沈若就拿着竹尺一边整理,一边偷偷的研究起那些被她修复好的玉简来,大部分都是些低级功法残篇,又或者是杂役弟子的修炼心得。
当然,也有偶尔捡漏的可能,比如就在一块残破的玉简上,记载着用五灵根的灵力催动一阶法剑的小心得,正可以补充青玉剑谱的不足,当她整理到第三箱的时候,发现了一块特殊的玉简,浑身漆黑,边缘虽然有些残破,但隐隐浮动着一丝丝土行灵气,上面所刻的不是功法心诀,而是一幅残图,标注着几个灵气节点,其中一个就在黑石岭附近!
\"这是...\"沈若心头一动,记得自己在废矿洞的时候,感知到过那里的土行灵气,这地图标注的,应该就是那些矿脉的节点才对?沈若没有声张,只是将那块玉简拿了出来,放入修复区,又取了些许灵胶,趁着整理的间隙粘了起来,三天后,那张地图大致恢复了完整,除了黑石岭,还有另外两处地方,均在宗门势力范围内,但很少有人踏足。
\"或许找个机会去看看也好。\"沈若将那地图记在心中,又将那块玉简放回旧档箱中-这种东西,放旧档要比带在身上安全的多。
一个月后,沈若修好了近一百块玉简,还有三箱整理好的古籍残片。
守阁老者一看,这些旧档案,分门别类,摆放整齐,不由得也难得夸了一句: \"心思倒是细。\"沈若弯腰领了三十块下品灵石出去,却还惦记着地图上的灵气节点。
练气五层,若真去那些偏僻的地方,还是再提升一些才稳当。
出了藏经阁,沈若回头望了一眼,古朴的阁楼,守阁老者背对着她坐在竹椅上,阳光透过窗棂洒在青石地上。
她忽然想,一定是那时候就看出了她的五灵根,却并没有说,只是这样,不着痕迹地给她一些建议。
\"藏好锋芒,顺天缓行。。。\"沈若喃喃念着,然后握紧衣襟里抄的全本《五灵调和术》。
回了小屋,沈若将抄本放进了铜片空间里,连同那本《草木诀》。铜片空间里的中品灵石还有九十枚二,足够她练到六层。沈若盘膝坐下,拿出一枚中品灵石,依照全本《五灵调和术》的法门运转灵力。
这一次,五系灵力在她丹田内运转得越发圆润,像一个圆圈在不断转动,每一次转动,都有细微的灵气被吸了进去。
窗前的月光悄悄地爬到了窗台上,照着沈若安静的侧脸。她知道,藏经阁的一切,只是她漫漫修仙路上的一个小小的插曲。
而真正的修炼,依旧是要她一步一个脚印,敛声屏气,在那些无人注意的角落里,继续低调而缓慢地提升自己。
那些藏在旧档里的秘密,那些地图上的灵气节点,总会在她强大到可以的时候,成为她脚下新的台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