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3章:被遗忘的储值卡
【任务编号:012】
· 机主:第十二任 (约 1997年)
· 弃号原因:简单的遗忘,预存话费用尽后,忘记充值而被回收
· 心愿:希望能找到当年那部手机里存着的一张电话号码,联系上那位叫“阿芳”的打工同乡,还她50元钱。
· 状态:待执行
· 愿力需求:300点(当前愿力:6550点)
看着这个任务,林夏感到一种熟悉的无奈。与那些充满戏剧性或深刻时代烙印的弃号原因相比,“简单的遗忘”显得如此普通,却又如此真实。它就像是生活中那些一不小心就被我们弄丢的琐碎承诺,当时觉得不重要,时过境迁后却成了一个小小的疙瘩。
“系统,兑换‘记忆追溯’。”
愿力微动,意识潜入上世纪九十年代末的打工潮中。
---
景象展开,是一个拥挤、嘈杂的建筑工地工棚。空气中弥漫着汗味、尘土味和饭菜的混合气息。一个皮肤黝黑、穿着沾满油漆点旧工服的年轻小伙,正靠在简陋的床铺上,笨拙地摆弄着一部二手手机。他就是第十二任机主,我们叫他小杰。
林夏能感受到他初到大城市的懵懂与艰辛,也能感受到他拥有第一部手机时的那份珍贵与新奇。那部手机是他与老家父母、与散落在城市各处的同乡联系的唯一便捷方式。
记忆片段聚焦:小杰因为刚拿到一笔不多的工钱,请几个关系好的工友在小餐馆吃了顿饭。结账时,同乡阿芳——一个在附近纺织厂打工的姑娘,主动帮他垫付了不够的50元钱。当时小杰拍着胸脯说下次发工钱就还。
他回到工棚,郑重其事地将阿芳的号码存在了手机通讯录里,备注就是“同乡阿芳,欠50元”。
然而,工地生活劳累而混乱。下一次发工钱后,他或是忙于新的活计,或是被工友拉去别处,几次想打电话约阿芳还钱,都因各种琐事耽搁了。他心里总觉得,反正号码存着了,随时可以联系。
直到某一天,他拿出手机想打电话时,发现屏幕漆黑,无法开机。预存的话费用尽,手机已停机。他想着等有空了就去充值,可工地赶工期,日夜加班,这件事就被彻底抛在了脑后。等到他终于想起来,已经是一个月后,号码早已因欠费停机超过时限而被系统回收。
那部手机和里面的SIm卡,被他随手扔进了工地的垃圾堆。连同那个存着的号码,和那笔未还的50元钱,一起被遗忘了。
记忆的终点,是小杰后来辗转听说阿芳回了老家,他想联系却再也找不到人了。那份因为自己的疏忽而欠下的人情,成了他心中一个微小的、却始终存在的遗憾。
记忆追溯结束。
---
林夏回到现实,有些哭笑不得。50元钱,在当年或许不算小数目,但在今天看来微不足道。可这份心意,这份关于诚信的微小执念,却跨越了二十多年,通过系统传递到了她这里。
“线索具现,我需要‘阿芳’的全名和她老家的具体地址。”
【消耗愿力100点。线索具现:根据记忆碎片及同期工友模糊印象,目标‘阿芳’全名可能为‘陈玉芳’,籍贯疑似为h省清河县。无更详细地址。】
信息依旧模糊。只有一个名字和一个县级范围。h省清河县,人口数十万,寻找一个二十多年前的打工妹,无异于大海捞针。
林夏尝试了老方法。她在“山河渡客”上发布了一条寻人信息:《寻找打工同乡陈玉芳:归还二十多年前的50元欠款》。她描述了大概的时间(90年代末)、地点(某建筑工地和纺织厂区域)、人物特征(同乡,名叫陈玉芳,小名可能叫阿芳),以及欠款50元这个关键细节。
这个故事因其平凡和真挚,再次打动了许多人。尤其是那些有过打工经历或了解那个年代的人,纷纷留言并提供线索。h省当地的媒体和社群平台也进行了转发。
几天后,一个来自h省清河县的电话打了过来。对方是一位声音爽朗的中年妇女。
“是林小姐吗?我看到了你们发的寻人信息。”妇女的语气带着惊奇和笑意,“我叫陈玉芳,年轻时确实在那边打过工,也在纺织厂做过。是有个叫小杰的同乡……哎呀,那么久远的事情,你们要不提,我早就忘得一干二净了!就50块钱,他居然还记着?太实在了!”
林夏确认了几个细节,都对得上。她将小杰当年因忘记充值丢失号码、未能及时还钱的缘由解释了一遍,并代表小杰表达了歉意。
“哎哟,这有什么好道歉的!”陈玉芳笑声更大了,“那时候大家都不容易,互相帮衬是应该的。你告诉他,钱不用还了,这份心意比什么都贵重!知道他这么多年还惦记着这点小事,我心里还挺暖和的。”
林夏提出可以通过电子转账将50元(算上利息)归还,被陈玉芳坚决拒绝了。她只说,知道有这个人、这件事,就已经足够了。
林夏尊重了她的意愿。她通过系统,将陈玉芳的谅解、她的笑声、以及那份“心意比钱重”的温暖话语,完整地传递给了那份属于小杰的记忆。
她能感受到,那份微小遗憾的坚冰,瞬间被这质朴的温暖融化,化作了一丝不好意思的挠头和最终释然的微笑。
【任务编号:012 完成!】
【愿力结算:+300点】
【特殊奖励:无】
【新提示:完成基于‘微小诚信’的心愿,‘山河渡客’所承载的‘信任’特质得到强化。】
虽然没有实质奖励,但林夏却觉得心情格外舒畅。这个任务让她看到,遗憾未必总是沉重的枷锁,有时它只是一粒被遗忘的种子,在多年后,只需一句真诚的问候和一份宽容的接纳,便能开出温暖的小花。
“山河渡客”摆渡的,不仅是惊天动地的秘密和刻骨铭心的情感,也包括这些散落在岁月尘埃里,属于普通人的、闪着微光的诚信与善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