腊月廿八的青石村,飘着零星的雪花,染坊的天井里却暖意融融。青娘站在账房的窗前,看着院里晾晒的最后一匹茜红布——布面上落着薄薄一层雪,像撒了把碎玉,衬得那红色愈发鲜亮。账房桌上摊着厚厚的账本,从春到冬的收支明细密密麻麻,最后一行“全年盈利纹银三百二十两”的字迹,被她用红笔圈了出来,格外醒目。
“青娘掌柜,府城的张掌柜派人送年礼来了!”老周的声音从院外传来,带着几分喜气。青娘转身走出账房,只见染坊门口站着两个伙计,身后的马车上堆着满满的礼盒,有府城特产的糕点、腊肉,还有两匹上等的丝绸。为首的伙计看到青娘,连忙上前拱手:“青娘掌柜,我家掌柜让我给您拜年,还说年后想跟您商量扩大合作的事,准备把草木染布卖到府城周边的州县去。”
青娘笑着接过礼盒,让学徒端来热茶:“多谢张掌柜惦记,也麻烦你替我向他拜年。年后我会亲自去府城,和他详谈合作的事。”伙计喝了茶,又说了几句吉祥话,便赶着马车离开了。
老周看着马车上的年礼,感慨道:“青娘掌柜,您看咱们染坊这一年的变化多大啊!去年这个时候,咱们还在愁染料不够,今年不仅赚了钱,还把生意做到了府城和邻县,连张掌柜都主动要跟咱们扩大合作。”
青娘点点头,心里也满是感慨。她走到账桌前,翻开账本,对老周说:“咱们今天把这一年的事盘点一下,也规划规划明年的打算。今年咱们的生意能做好,多亏了乡亲们的帮忙和各位合作伙伴的信任。明年咱们不能只满足于现状,得把草木染做得更大,让更多人知道青石村的草木染。”
老周连忙凑过来,认真听着。青娘指着账本上的记录说:“今年咱们主要做了三件事:一是解决了原料短缺的问题,通过开垦荒坡、和村民签订收购协议,保证了染料的供应;二是扩大了生产规模,和县城的三家染坊合作,还招了村里的乡亲们来做工;三是创新了产品,把刺绣和草木染结合起来,推出了刺绣草木染布,很受市场欢迎。”
“明年咱们要在这三件事的基础上,再做些新尝试。”青娘顿了顿,继续说道,“第一,咱们要在村里建一个草木育苗基地,培育优质的蓝草、野艾和茜草品种,不仅能保证咱们自己的原料供应,还能把种苗卖给周边的村子,让更多人种植草木,咱们再统一收购,形成产业链。第二,咱们要在府城开一家自己的布庄,专门销售草木染布和刺绣草木染布,这样不仅能提高利润,还能直接了解市场需求,及时调整产品。第三,咱们要编写一本《草木染工艺手册》,把咱们的染布技术记录下来,传给更多人,也能让想学草木染的人有章可循。”
老周听得眼睛发亮,连忙说:“青娘掌柜,您的想法太好了!建育苗基地和开布庄,我都支持。编写工艺手册的事,我也能帮忙,帮您整理资料、抄写内容。”
青娘笑着说:“好,那咱们就分工合作。建育苗基地的事,我让陈砚负责,他懂些农业知识,也认识邻县农业园的赵老园主,可以请教他的意见。开布庄的事,我亲自去府城考察选址,争取年后就能开工装修。编写工艺手册的事,就辛苦你了,咱们一起把手册编好。”
正在这时,陈砚从外面回来了,身上落着一层雪花。他看到青娘和老周在账房里商量事,便走了进来:“你们在聊什么呢?这么热闹。”
青娘把刚才的规划跟陈砚说了一遍,陈砚高兴地说:“建育苗基地的事,我早就想跟你提了。赵老园主之前跟我说过,他有一些优质的草木品种,可以送给咱们试种。咱们建个育苗基地,不仅能培育种苗,还能研究新的染料配方,说不定能染出更多颜色的布。”
青娘点点头:“我也是这么想的。咱们的草木染现在主要是蓝、绿、红三种颜色,要是能染出黄色、紫色、棕色等更多颜色,产品种类就更丰富了,市场竞争力也更强。”
陈砚从怀里掏出一个布包,递给青娘:“我今天去深山里考察,发现了一种黄色的野花,叫黄檗,听说用它的树皮可以染黄色。我采了一些回来,咱们可以试试能不能用它做染料。”
青娘打开布包,只见里面装着一些黄色的树皮和几朵黄色的小花。她拿起树皮闻了闻,有一股淡淡的清香。“太好了!咱们明天就试试用黄檗染布,要是能成功,咱们的草木染又多了一种颜色。”
第二天一早,青娘就和陈砚在染坊里尝试用黄檗染布。他们按照染蓝草的方法,先把黄檗树皮切碎,放在大铁锅里熬煮。煮了一个时辰后,锅里的水变成了淡黄色,散发出一股清香。青娘把白布放进锅里,慢慢搅拌,让布充分吸收染料。一个时辰后,她把布捞出来,晾在院子里。
等布晾干后,大家都围了过来,只见原本白色的布变成了淡淡的黄色,像初春的迎春花,格外好看。李大叔忍不住赞叹道:“青娘掌柜,陈砚兄弟,你们太厉害了!真的染出黄色的布了!这颜色真好看,肯定能卖个好价钱。”
青娘也很高兴,她说:“这只是初步尝试,咱们还要调整熬煮时间和染料浓度,争取染出更深、更均匀的黄色。以后咱们还要多去深山里考察,寻找更多能做染料的草木,丰富咱们的产品颜色。”
接下来的几天,青娘和陈砚又尝试用黄檗染出了不同深浅的黄色布,还把黄色和蓝色、红色搭配起来,染出了绿色和紫色的布。村民们看到这些五颜六色的草木染布,都很兴奋,纷纷说要多学些染布技术,以后也能帮着染坊做更多的活。
腊月三十这天,村里举行了一场热闹的除夕晚会。村民们在染坊的天井里搭起了戏台,请了县城的戏班子来唱戏。大家围坐在戏台周围,吃着瓜子、糖果,看着精彩的戏曲,不时发出阵阵掌声和欢呼声。
青娘和陈砚也坐在人群里,看着大家幸福的笑容,心里满是温暖。陈砚握着青娘的手,轻声说:“青娘,这一年你辛苦了。明年咱们要做的事还很多,但我相信,只要咱们一起努力,一定能把草木染做得更好,让青石村的草木染传遍天下。”
青娘靠在陈砚的肩上,笑着说:“是啊,只要咱们一起努力,没有什么做不到的。明年咱们建育苗基地、开布庄、编工艺手册,还要染出更多颜色的布,让更多人喜欢上草木染。我相信,青石村的草木染一定会越来越有名,乡亲们的日子也会越过越红火。”
晚会进行到一半,李大叔突然站起来,大声说:“乡亲们,今天咱们能过上这么好的日子,多亏了青娘掌柜!是她带着咱们开染坊、做买卖,让咱们能挣到钱,还帮咱们解决了很多困难。我提议,咱们一起敬青娘掌柜一杯,祝她新年快乐,也祝咱们青石村的草木染越来越好!”
“好!”村民们纷纷站起来,举起手里的酒杯,向青娘敬酒。青娘也站起来,举起酒杯,对大家说:“乡亲们,谢谢大家的支持和信任。咱们能有今天的好日子,是大家一起努力的结果。新的一年,咱们继续齐心协力,把草木染做得更大更强,让青石村成为远近闻名的草木染之乡!”
说完,大家一起干了杯里的酒,天井里响起了阵阵欢呼声。戏台上的戏曲还在继续,歌声、笑声、掌声交织在一起,汇成了一首欢乐的新年赞歌。
夜深了,晚会渐渐散了。青娘和陈砚并肩走在回家的路上,雪花已经停了,天空中挂着一轮明月,洒下清冷的光辉。路边的灯笼还亮着,映得路面一片通红。
陈砚看着青娘,轻声说:“青娘,明年咱们的事情会很多,会很辛苦,但我会一直陪着你,支持你。不管遇到什么困难,咱们都一起面对。”
青娘笑着说:“我知道。有你在身边,我什么都不怕。明年咱们一起建育苗基地、开布庄、编工艺手册,一起把草木染做得更好。我相信,只要咱们坚持下去,青石村的草木染一定会成为一段传奇,被后人记住。”
陈砚紧紧握着青娘的手,两人相视一笑,眼里满是对未来的憧憬。他们知道,未来的路还很长,或许会遇到很多困难和挑战,但只要他们一起努力,坚守初心,就一定能实现自己的梦想,让青石村的草木染香飘万里,传遍天下。
回到家后,青娘坐在桌前,拿起笔,在纸上写下了“明年计划”四个大字。她看着窗外的明月,心里暗暗发誓,一定要把这些计划一一实现,让草木染在青石村生根发芽,茁壮成长,成为永远的骄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