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还未亮,公所的门鼓声便急促响起。阿成披衣开门,见是一位面生的中年男子,浑身湿透,怀里紧紧抱着一卷油纸包裹的簿册。
“青掌柜在吗?”他声音发颤,“我是河湾镇的赵三,昨晚茶车被人劫了,货没了,封签还在我手里。”
青娘闻讯从账房走出,见赵三面色苍白,却仍护着簿册,心中先有了几分敬意。她请他坐下,递上热茶:“慢慢说,从出门说起。”
赵三喝了口茶,稳住心神:“我从河湾镇出发,押了十箱春茶,按公所的规程在每箱上加了防伪签。昨夜到了落马坡,遇到一伙人拦路,说是税关查验,我信了,谁知他们把茶车劫走,只留下这几枚封签。”
青娘接过封签,逐一检查。签上的暗纹、凹点、水印一应俱全,编号也与赵三带来的流通簿登记一致。她眉头微皱:“是真签。”
沈行舟这时也到了,听了经过,沉声道:“这不是普通的盗匪,像是熟悉茶路的人。”
青娘点头:“他们要的不是钱,是货。而且他们知道如何避开我们的验签。”
二、现场勘查
吃过早饭,青娘、沈行舟带着两名公所干事与赵三一同赶往落马坡。落马坡是一段狭长的山道,两侧灌木丛生,路面泥泞,车轮痕迹清晰可见。
青娘蹲下身子,仔细观察车轮印:“两轮间距与我们常用的茶车一致,但轮宽略窄,像是改装过的。”
她又在路边的草丛中发现了一片碎布,布上沾有茶汁。沈行舟接过闻了闻:“是新茶的味道,而且是我们今年盲测中评分较高的那一批。”
赵三不解:“他们怎么知道我押的是这批茶?”
青娘站起身,目光在四周扫视:“有人在你出发前就知道了你的货单。河湾镇的茶庄里,除了你,还有谁知道你的行程?”
赵三沉吟片刻,脸色一变:“只有我的账房和一个新来的伙计。”
“伙计?”沈行舟追问,“何时来的?”
“半个月前。说是从城里来的,勤快,字也写得好。”赵三懊悔地拍了下大腿,“我怎么就没多想呢!”
三、设局诱敌
回到公所,青娘立刻召集会议。她将案情简要说明,然后道:“我们不能等他们再动手。今晚,我们设一个局。”
她看向沈行舟:“你去码头联系常与我们合作的脚夫头,让他放出消息,说有一批高评分的春茶将于明夜从落马坡经过。货单要做得像真的一样,封签也用真签,但签背的暗纹断点我们做了细微调整。”
沈行舟点头:“明白。”
青娘又对一名干事道:“你去河湾镇,暗中调查那位新来的伙计,查清他的来历。”
她顿了顿,目光转向赵三:“赵掌柜,你今晚还按原路线走,但车上装的不是茶,而是石头。公所会安排人手在落马坡两侧埋伏。”
赵三有些犹豫:“他们要是不来呢?”
青娘笑了笑:“他们会来的。因为他们已经知道了你的‘货单’。”
四、夜伏落马坡
夜色沉沉,落马坡上静得只能听到虫鸣。青娘与沈行舟分别埋伏在道路两侧的矮树丛中,手中握着短棍。两名公所干事则在前方不远处,装作是赶路人。
亥时过半,远处传来车轮碾压地面的声音。一辆茶车缓缓驶来,车旁跟着三名男子,其中一人正是赵三。
就在茶车进入埋伏圈的瞬间,两侧灌木中突然窜出七八名蒙面人,手持短刀,直奔茶车。青娘一声令下,埋伏的人手同时冲出,与蒙面人缠斗在一起。
蒙面人显然没想到会有埋伏,阵脚大乱。沈行舟身手敏捷,几下便撂倒两人。青娘则一把抓住了试图跳上车的蒙面人,掀开他的面罩——竟是一个二十多岁的年轻人,眼中满是惊慌。
“说!是谁指使你的?”青娘厉声问道。
年轻人支支吾吾,不肯开口。沈行舟将他按在地上,冷声道:“你若不说,就等着去府衙说吧。”
年轻人这才慌了,断断续续地道:“是……是城里柳家商号的二掌柜让我干的。他说只要把货劫了,就给我五十两银子。”
五、柳家的真面目
柳家商号的二掌柜再次被“请”到了公所。这一次,他没有带打手,而是独自一人前来。见青娘与沈行舟,他皮笑肉不笑地抱了抱拳:“青掌柜,又见面了。”
青娘将昨夜擒获的年轻人带到他面前:“二掌柜,这位你认识吗?”
二掌柜的脸色微微一变,但很快恢复平静:“不认识。”
青娘冷笑,将一叠纸放在他面前:“这是你与这位年轻人的往来书信,上面有你的亲笔字。还有,这是你让他在河湾镇潜伏的指令。二掌柜,你还有什么要说的吗?”
二掌柜的额头渗出冷汗。他知道,这一次,他再也狡辩不了了。
沈行舟上前一步,声音低沉:“你为什么要劫我们的茶?”
二掌柜抬起头,眼中闪过一丝狠厉:“因为你们的制度断了我们的财路!你们统一封签、统一价格,我们还怎么赚钱?”
青娘摇头:“我们不是断你们的财路,是断你们的歪路。二掌柜,做生意要讲规矩,你们这样做,最终只会害了自己。”
二掌柜沉默良久,终于低下了头。
六、处置与公告
公所当即做出处置:柳家商号赔偿赵三的全部损失,并向公所缴纳一笔罚金;二掌柜被逐出商号,永不得参与茶路事务;涉案的伙计与蒙面人交由府衙处置。
青娘将处置结果写成公告,贴在公所门口。公告中详细说明了案情经过、处置依据以及公所的立场。她在公告的末尾写道:“公所的制度不是为了束缚谁,而是为了保护每一个守规矩的人。”
公告贴出后,围观的茶商纷纷点头称赞。有人感叹道:“有了公所,我们这些小商家终于有了靠山。”
七、夜谈与别离
夜深了,公所的灯还亮着。青娘与沈行舟并肩坐在槐树下,桌上放着一壶温热的茶。风从树叶间穿过,带来阵阵清香。
“明日,我就要启程去北方了。”沈行舟忽然开口,声音低沉,“父亲来信催了好几次。”
青娘抬起头,眼中闪过一丝不舍,但很快又恢复了平静:“去吧。把我们的制度带去北方,让那里的茶商也知道,做生意可以不靠歪门邪道。”
沈行舟点头:“我会的。”
他从怀中取出一枚小印章,递给青娘:“这是我家商号的副印。你拿着,若是遇到需要我家商号配合的事,就用它。”
青娘接过印章,眼中闪过一丝惊讶:“这太贵重了。”
“你值得。”沈行舟看着她,目光坚定,“青娘,等我回来,我们就成亲。”
青娘的脸颊泛起红晕,她轻轻点头:“好。”
八、尾声
第二日清晨,沈行舟骑着马,从公所门口缓缓出发。青娘站在门口,目送他远去。阳光透过槐树的缝隙洒在她身上,温暖而明亮。
她知道,这一次别离,是为了更好的相聚。茶路漫长,风雨仍在。但只要他们的心在一起,只要制度还在,就没有走不完的路,也没有渡不过的河。
青娘转身回到公所,翻开新的一页互助簿,写下:“公所第一案,结案。”她合上簿册,心中充满了前所未有的笃定。